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2012艺术品秋拍五问:在衰落中如何寻出路

时间 : 10-08 投稿人 : 小俐 点击 :

一拍即合

拍场风谲云诡,在经历了去年春拍的高峰、秋拍的惨淡、今年春拍的回调后,逐渐呈现在唱衰中寻路的趋势。各拍行参与者,因身在其中,自有一番身临其境的切身体会。“一拍即合”栏目即为他们搭建平台,围绕艺术市场的现状、热点、前景等,与广大藏友分享当下拍场心得。

拍场五问

刘尚勇,现任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晓刚、方力君等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动辄以千万计,而中国传统书画作品总体价位却不能比肩,是当代艺术远高于传统艺术吗?还是幕后另有推手?

当代艺术的幕后管家推手是谁?这个话题很吸引人,市场各方参与者都会感兴趣。换句话来说,这个话题可以引申为:当代艺术家是如何获得准入证的?或者更通俗一点:什么力量将其推入市场和怎样被市场认可逐渐成为艺术大师的?

2005年,荣宝拍卖曾组织过“中国画当代风貌”专场。以往当代画都是在一级市场——画廊交易,直接进入二级市场——拍行拍卖,荣宝可能是第一次。随后其他拍卖公司也都开辟了这一领域,直到今天。2012年,荣宝又做了“新人新水墨”专场,依然在推新人。类似的专场,取得的效果不错。我们就以当代绘画艺术为例子来探讨这一话题。

首先,应该清楚一点,幕后推手会选择什么类型的当代绘画?当今,随着美术教育的普及、信息化社会的传播,美术技法方面的信息很容易破解,因而,曾经为古人信奉和推崇的绘画技法,在现代的价值考量似乎没太大意义。也就是说,我们在今天,不会再简单地以“细”、“像”等词汇来评价一幅绘画作品;甚至更直白或者极端一点,在市场表现上,价位相差悬殊的绘画作品,其技法的差别却并不一定很大。那么,是什么导致其市场反映不同呢?我觉得,最终的差别在于境界、格调、观念。当代艺术,时髦的观念、时尚的格调,才是唯一的,是不可复制的,这恰是幕后推手会选择的。

解决了“选择谁”的问题后,接下来可以探讨幕后推手“是谁”了。早年,绘画作品是政治文化性居第一,艺术性委居第二。那些以反映人民生活、反映社会变革和建设为旨归的绘画作品,理所应当受到执政者、政府阶层的青睐、关注和肯定。因而,当时的艺术,幕后推手是政府阶层。如今是商业社会,当代艺术呈现出与以往很不同的风貌。纵览当今艺术世界,我们会发现,怀疑、批判、否定、激进等才是艺术潮流。这一潮流,对当下过着安逸生活的人们,很有吸引力。有吸引力的地方,就有经济利益产生。此时,唯恐天下不乱的“资本”就介入进来。资本总能制造爆炸点,总能制造惊涛骇浪,当代艺术就在这惊涛骇浪里被推进了。资本——这一幕后推手介入市场,一系列问题便可以解释了。

当代艺术,投还是不投?

正上所说,无激进,不当代。以怀疑和批判为特色的当代艺术,容易吸引人,却缺乏建设性。建设性需要时间的检验和过程的积累,一般来讲,传统的、经典的、许多艺术家为之努力的,都是有建设性的。而批判性,只在一时一地吸引人。当今这一浮躁社会,人人愿意做批判,不愿做建设。当代艺术的批判性,在短时间内很讨巧,但会随着批判、质疑的被纠正,而失去吸引点,不再被关注。当代艺术,通常又与时尚相关,时尚是潮流,但同时有“时效性”这一致命缺点。这意味着如果当代艺术不关注人类根本话题、不提出建设性的话语,就无法成为经典,就很容易失去市场。

有些画家,为了短时出位,吸引眼球,可能需要出手这一类型的作品,然而也不能保证其效果,因为这一路数很容易被其他画家以更出位的方式超越。出位不能成为经典。想要做一个建设性的画家,除了长时期地往一个方向、一个目标行进外,别无其他。

投资的目的是赚钱,那么为了最大效果地实现这一目标,投资物必须是稳定的、不断增值的,而不是瞬息万变的、不稳定的。当代艺术、时尚艺术,时效性强,不稳定,都决定了其投资兑现的时间较短,一过了时效期,就很难兑现投资。因此,投资一定要选择经典。同时,投资一定要选择市场中有其不同阶段作品、能够全方面展示其艺术过程的作家,比如齐白石。怕就怕有些画家偶有创作,过后又了无踪迹,投资这一类画家就存在风险。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那么当代艺术就没有大师吗?所有历史大师在当时不都是当代吗?这个我不敢定论,也许会有,比如毕加索在当时就不被经典认可,但这毕竟凤毛麟角。要说当代艺术的意义,或许在公共收藏领域,可作为当代艺术博物馆的一件展品为后人记录历史等。我记得,多年以前,美国一个展览上,一个装满了电视机、时尚杂志、假发等生活垃圾的杂物桶买了30万美元。这个垃圾箱有艺术性吗?我们看不出来。值得投资吗?我们也看不出来。它的意义可能在于向后人记录、展示了一个曾经只有享受、消费的时代。

当代艺术的投资指数不大,但当今,拍行还会不断推出一些年轻画家的原因是考虑到刚性需求、文化消费。如今,艺术原作进入家庭已成为一个趋势,年轻画家的作品与时代贴近,其审美心理也比较接近等先天条件,决定了其有一定的需求市场,但不是投资市场,这个需特别分清。

当代画市场,好还是不好?

这个很难说,因为答案不掌握在某个人,而是掌握在市场风向,市场风向又是难以把握的。我也经常会遇到一些画家,画不错,但就是没有市场。他很苦恼,找我寻求答案,我也苦苦冥想过。后来,我在毛泽东的《延安文艺座谈会》里找到了一些启示,即“文艺的根本问题是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或许,今天的人们对特定时代的讲话精神颇有微词,但我觉得至少这一根本问题的表述,是直到当下依然适用的。

通俗地说,如果你作画是为了自己,比如自娱自乐、或者显示绘画技能、亦或是为了艺术里程碑的某种纪念,那么只能由你自己埋单,不能希求别人的认可,哪怕你是付出了全部的生命热血和精力;又如果你是为政府的某项工程、某项历史事件作画,那么理应该由政府埋单,怕只怕政府为你买了单,你又不愿做“御用画手”;又如果你的作品是为市场而画,那么要明白,市场需要的不一定是最好的,而是最适合的。比如,一个新房业主需要买画装饰房间,他文化水平中等,只需要与他欣赏水平对等的画作即可。比他欣赏水平、理解力水平都高的画家,如果不能按照他的需求“俯就”,那么,即便画再有高超的艺术,新房业主都不会买账的。

若有些画家需要市场,但又不肯为市场需求俯就,一心想要寻找与自我相契的对象,这就需要画廊、拍行等平台来完成了。画廊或拍行会服务特定人群、分析市场定位等,但要寻找相契相合的买家也不是件易事,也需要反复摸索和不停调整。以荣宝“新人新水墨”专场为例,我们初步设定的购买对象为城市白领阶层、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等月收入在万元以上的人群,他们有文化消费需求,花上千元购画也还承担得起。该专场的成交率是60%-70%,证明前期产品研发的大方向还是对的,之后需要做得只是一些升级和细化。在此,商业起了很好的佐证作用。但假若,前期市场定位不够准确和清晰,导致大部分画作流拍了,只能说产品研发失败了。这也是一个长期摸索的过程。

当今社会,一个画家不要以为自己技法高超,就会得到市场认可,这是两码事。技法当然是第一的,但是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是更重要的。

当代艺术征集,难还是不难?

征集拍品是拍行的关键,只有征集到拍品才有拍卖可言,然而现在征集难的问题已经着实存在了。我认为,这跟各拍行的市场定位相关。市场定位不同,所需的拍品类型就不同,遇到的困难也就大小不一。比如有些拍行,将市场定位于明星拍品,即知名度高、可能创造天价、很吸引人眼球的拍品。但寻找明星拍品的过程就比较艰辛,有时不得不挥师海外、在全世界范围内搜罗,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如果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寻求到心仪的,当然很了不起,不仅可提升拍行的知名度,而且对市场也是一种刺激。但随着艺术品价格的攀高,拍行不得不面临“惜售”的问题。明明在征集中找到了心仪的,但卖家却不肯出售,或者送拍人价位过高,以至于拍行不敢保证收益。同时,在明星拍品的遮盖下,同一拍行中的普通拍品显得黯然无光,送拍人觉得受到了冷落。他们似乎更愿意将拍品送到不以明星路数为追求的拍行中。

正是看到了定位于明星拍品的困难和代价,有些拍行采取了反方向的征集策略,不征集明星拍品,而以普通拍品为主,比如荣宝。相比于创造市场,我似乎更喜欢自然、自发、自在的市场,即由需要自发产生的市场,我把它称作“刚性市场”。我前面也举过例子,一些新房业主,需要消费文化装饰生活空间,这一需要就是自在的。这一市场也是永远存在的。这一市场定位下,征集拍品似乎没有征集明星拍品困难重重。比如2005年荣宝“中国当代画风貌”专场,都是当代年轻人的画,征集容易,而成交率也不低,从那一专场中走出的画家:王明明、刘大为、史国良、冯远等等,在今后发展也是不错的。所以,征集困难大小,从自身来说,还是定位的问题吧。

当代艺术移师香港,天堂还是地狱?

香港是商业城市,商业活动便利、政策宽松、税率低,有很大商业空间。因而近年,一些内地大拍行纷纷挥师香港开拓市场,是一种商业的敏锐,并非偶然。

移师香港,可能令一些内地城市不服气,比如北京。北京堪称艺术品交易第一中心,在全世界经济低迷时,北京还能异军突起,以高数量的成交额创造艺术品交易奇迹,着实令人惊讶;且一开始在确立艺术品中心时,就有“北京和香港谁更适合”的艺术之争。最后之所以确立北京成为华人艺术品交易中心,是考虑其有独特优势:对本土文化的研究能力、民族文化的理解能力等。但是,北京的市场又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首先是艺术品单一。交易艺术品大多是中国固有经典,少量涉及亚洲,西方、欧美、俄罗斯的油画作品则甚少涉及。而在中国经典中,字画较多,瓷器、刺绣、铜器较少,市场支撑点单薄。只有中国本土艺术的市场,有着某种狭隘性,支撑点单一的市场难免偏激、狭隘,一旦资源枯竭,这一市场也很容易不稳。而世界知名艺术品交易市场,比如纽约,会涉及亚洲、非洲、欧美等各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容量大、包容性强。其次是北京的本土文化优势被打折扣。一系列诸如汉代玉凳、金缕玉衣的丑闻,逐渐使这一原本根基薄弱的市场愈加动荡。

动荡的市场,需要重新开辟,但为什么是香港?我们可以与上面北京面临的问题做对比。香港是一个有包容性的城市,不仅可容纳亚洲艺术,还可吸纳世界艺术,不仅中国书画有市场,其他艺术门类也有需求;同时,香港政府很懂得经营文化,他们明白文化不是附着在仿古一条街、仿古大厦等内地一些政府常用的文化套路上,而是附着于人上。他们很善于打造文化明星,以人的力量来吸引人,改变思维,为人服务,从而激发文化需求。

有人说,海关查税是导致拍行纷纷移师香港的主要原因。我觉得,并非如此。在出现海关查税之前,内地市场已经出现回调,拍卖成交额仅为去年的50%,说明市场已经出现泡沫,海关查税仅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束稻草而已。

也有人说,内地拍行移师香港并非明智之举,香港有老牌的明星拍行——苏富比、佳士得,内地拍行拿什么与其竞争?或许是自寻死路。我觉得,市场不是固定的,容量也不是固定的,内地拍行去香港不是“瓜分”旧有市场,而是去开拓更大市场。如果不是抱着这样的思维和情怀,去了之后肯定会很痛苦。如果带着与老牌拍行竞争的心态,抱着你死我活的态度,则会走入死胡同。去香港,势必要换一种思维和战略布局。

相关文章

  • 中国嘉德明清古典家具拍卖成交1.53亿元人民币[图文]
    中国嘉德明清古典家具拍卖成交1.53亿元人民币[图文]

    中国嘉德2018年秋季拍卖会暨25周年庆典拍卖于11月20日在嘉德艺术中心敲响振奋人心的第一槌。一件件精美的拍品,一场场热烈的拍卖,一个个振奋人心的成绩,为这次美妙的艺术盛宴注入了蓬勃的活力,也汇聚成中国嘉德“成长·元年”最辉煌的起点。“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专场群星闪耀,精彩绝伦,两件巨制破亿,六件杰作拍价过千万元。潘天寿指墨之王《无限风光》以2.875亿元成交,创下潘天寿个人作品拍...

    1293 美术作品拍卖查询 艺术品报道
  • 艺术市场的春天不在数字里[图文]
    艺术市场的春天不在数字里[图文]

    常书鸿的油画《重庆大轰炸》在此次拍卖会上以940万港元成交。苏富比秋拍“70后”艺术家成绩斐然,但业内人士认为—艺术市场的春天不在数字里(附照片)香港苏富比2014年秋季拍卖会日前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呈献的3200件珍品,涵盖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中国书画、当代文人艺术、二十世纪中国艺术、当代亚洲艺术、现代及当代东南亚艺术,以至珠宝、钟表及洋酒。昨日,在&ldqu...

    781 美术作品拍卖百科 艺术品新闻
  • 北京正道2016春拍将推出当代玉器臻品拍卖会[图文]
    北京正道2016春拍将推出当代玉器臻品拍卖会[图文]

    程磊 和田青花水墨天成四倭角杯2016年7月3日,北京正道将在北京昆仑饭店举办当代玉器臻品拍卖会。本次推出的是由当代玉雕名家创作的一组器皿件作品,风格明显,各具特色:程磊女士的四倭角杯将和田青花的韵味运用到了极致,俞挺的薄胎蕉叶纹手炉亦为值得称道,杨文双的螭龙执柄壶的器型较为秀美,杨光的香炉既可把玩亦可实用,张春风的碧玉石瓢壶用料尤为细腻,形制亦为精妙,值得藏家关注。杨光 和田墨玉如意兽面纹香...

    522 美术作品拍卖市场 艺术品拍卖
  • 张晓刚血缘系列有望成佳士得拍卖重头戏[图文]
    张晓刚血缘系列有望成佳士得拍卖重头戏[图文]

    2011-2012部分张晓刚“血缘”系列作品香港拍卖情况张晓刚《血缘—大家庭:全家福2号》在今年4月香港苏富比以5218万港元成交张晓刚:《血缘系列:大家庭》(1999),估价为1200万-1800万港元5月26-27日,香港佳士得“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以及“亚洲当代艺术(日间拍卖)”的锤音即将...

    704 美术作品记录 艺术品拍卖知识
  • 网上拍卖处于野蛮生长期 上半年或发布网拍规程[图文]
    网上拍卖处于野蛮生长期 上半年或发布网拍规程[图文]

    网上拍卖处于野蛮生长期拍卖是什么样的场景?也许您会想到,金碧辉煌的大厅内,竞买人高声吆喝着价格,拍卖师确认着竞价,“一次、两次、三次”,槌落价定。但在大家熟知的网络上也隐藏着一个一般人并不那么熟悉的交易圈子:电脑前来自世界各地的竞拍者对拍卖品竞相出价,成交金额动辄上亿元,土地、加油站、房产、银行股权、国画、裸钻等随时可能会被拍走。网上拍卖会没有吆喝没有槌声,但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网拍势...

    1062 美术作品新闻 艺术品拍卖百科
  • 香港苏富比继续发力古代书画:石涛精品亮相[图文]
    香港苏富比继续发力古代书画:石涛精品亮相[图文]

    石涛《黄砚旅度岭图》(局部) 新浪收藏讯 随着香港苏富比中国古代书画部于今年成立,苏富比将于今季秋拍正式把中国古代书画再度引进亚洲拍场,成为该板块于纽约以外之另一拍卖中心。是次香港中国古代书画秋拍将于10月5日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呈献逾五十件名家珍品,总估价逾6,300万港元/800万美元*。作品上迄宋元瑰宝,下至明清翰墨,书画兼备。其中宋元册页四开,殊为难得;清四王、四僧等作品,流传有...

    1704 美术作品拍卖资料 艺术品行情
  • 联盟领跑华夏——联盟专拍第三季50万收官[图文]
    联盟领跑华夏——联盟专拍第三季50万收官[图文]

    华夏收藏网于6月11-12日举行的联盟专拍第三季总成交额为近50万元,11件拍品拍出了超万元的价格,总出价超过 2500余次,超过前两次专拍的出价总次数。近 80%拍品以超越高估价成交。标王为一只清代五彩神仙人物故事画缸,经过26次出价最终拍出了4.5万元。本次联盟专拍第三季保持了联盟商户的拍品规模与质量,总成交额呈稳定态势,总成交率也十分喜人,拍场内更是藏家济济,尤其是在拍卖预展期进行“奔跑...

    1934 美术作品拍卖市场 艺术品拍卖
  • 纠结的宋画拍卖[图文]
    纠结的宋画拍卖[图文]

    现藏日本京都东福寺的宋画无准师范像。日僧圆尔弁圆入宋求法,拜在杭州径山寺的无准师范门下。回国创立东福寺时,圆尔带回了无准师范的顶相图(肖像画),后两人的肖像画都成为东福寺镇寺之宝。中国寺庙收藏的佛教题材绘画反因朝代更迭等原因毁坏殆尽。宋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成熟期,也是高峰期。画家多、画法多、传世作品多。从战国至唐,流传至今的绘画作品一共不过百件,而宋朝一个朝代就有千余件。美国人对中国画的兴趣...

    269 美术作品拍卖查询 艺术品报道
  • 毕加索《斜躺的裸体》将首次拍卖[图文]
    毕加索《斜躺的裸体》将首次拍卖[图文]

    澎湃新闻获悉,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的《斜躺的裸体》(Femme NUECouchée),是毕加索为他的情人缪斯玛丽‧特雷斯·沃尔特(Marie-Thérèse Walter)画的抽象派裸体肖像,下个月将首次拍卖,届时可能会以预估价超过 6000 万美元的价格售出。玛丽‧特雷斯被誉为毕加索的“Golden Muse”,1932年以她为原型的创作佳作迭出,包括《梦》《坐在窗边的...

    902 美术作品行情 艺术品拍卖资料
  • 香港苏富比珍稀佳酿洋酒拍卖 总成交额达216万美元[图文]
    香港苏富比珍稀佳酿洋酒拍卖 总成交额达216万美元[图文]

    单一纯麦威士忌麦卡伦(Macallan)1945至1986年垂直酒款总成交额达1,372,000港元/175,897美元香港,2016年1月30日,苏富比亚洲区洋酒部主管贝安霖(Adam Bilbey)于拍卖后表示:“珍稀佳酿”拍卖是香港苏富比本年首场洋酒拍卖,成绩令人鼓舞。拍场内座无虚席,亚洲藏家表现出强烈兴趣。不同价位的经典波尔多及布艮地酒区佳酿,均广受买家欢迎。此外,所有威士忌拍品全数成交...

    630 美术作品拍卖 艺术品拍卖市场
  • 袅袅婷婷话香插[图文]
    袅袅婷婷话香插[图文]

    人类对香的喜好,正如对美的选择,都是与生俱来的天性。那沁人心脾的香的分子,一朵一朵飘荡在空中,被我们俘获,芳香的不仅仅是鼻翼,更是身心。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我们的民族记忆被重新唤醒,古代香道也在一定范围内得到长足的发展,引起不少人的关注与喜爱。其实香道之于普通百姓,并不如想象那般神秘遥远,活色生香的生活,也是人人都该享有的,而各种民俗亦能触摸到香道的身影,比如端午节...

    1463 美术作品拍卖百科 艺术品新闻
  • 嘉德大观近现代夜场总成交逾6.22亿元 张大千过亿[图文]
    嘉德大观近现代夜场总成交逾6.22亿元 张大千过亿[图文]

    11月12日晚,中国嘉德2016年秋拍“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在北京国际饭店圆满收槌,包括中傅抱石、张大千、齐白石、吴湖帆等二十世纪名家佳作的104件拍品最终实现总成交额6.22亿元,成交率72%,成交价超千万的拍品总数达到12件。本场举槌开始就有数件拍品以溢价数倍成交,为大观近现代夜拍取得了开门红,其中林风眠约1.3平尺的《山居图》以89.7万元成交,超最低估价11倍。在成交价前十的...

    1442 美术作品拍卖资讯 艺术品拍卖资讯
  • 上海驰翰春季拍卖4月25日举槌[图文]
    上海驰翰春季拍卖4月25日举槌[图文]

    幽山远景(黄宾虹)上海驰翰2013春季拍卖会将于4月23日、24日在上海大酒店(上海市黄浦区九江路505号四楼)预展,4月25日在上海大酒店拍卖。此次拍卖除延续去年秋拍中的范扬专场、近现代及古代书画专场、当代书画专场、紫玉金砂专场之外,也将进一步扩充内容,推出孙中山黄兴文献专场和生态艺术之盆景专场。4月,众多主题专场及精彩拍品将一同亮相,拉开2013年上海驰翰春季拍卖的大幕,为广大藏家献上一场...

    1483 美术作品行情 艺术品拍卖资料
  • 伦敦苏富比:两件弗朗西斯培根画作同台竞艳[图文]
    伦敦苏富比:两件弗朗西斯培根画作同台竞艳[图文]

    拍品之一:弗朗西斯·培根《自画像》(1975)据伦敦苏富比拍卖行方面消息,由艺术大师弗朗西斯·培根分别于1975年创作的《自画像》以及1980年创作的《三联自画像习作》两件画作将于2015年7月1日现身伦敦苏富比当代艺术之夜晚拍专场,单件画作的价值皆高达1500万英镑(约1.42亿元)。  伦敦苏富比方面介绍,即将上拍的该两件弗朗西斯·培根画作来自于私人藏家之手,近40年来一直未曾现身公众...

    1600 美术作品拍卖 艺术品拍卖市场
  • 五十年代的张大千与傅抱石[图文]
    五十年代的张大千与傅抱石[图文]

    张大千《仙山楼阁》上世纪五十年代张大千侨居巴西时追摹唐人作品开创了新的泼彩画法的《仙山楼阁》、傅抱石壮游写生的系列画作、董其昌的二十页曾被故宫博物馆收藏的《书画合璧山水小景册》等近日将在嘉德春拍亮相。据介绍,2020年的嘉德春拍“大观”之夜中,备受关注的无疑两组秘藏多年的张大千和傅抱石精品。《仙山楼阁》为张大千家属于大风堂旧箧中检得,是张大千追摹唐人作品《仙山楼阁》之作,为张大千侨居巴西时...

    1870 美术作品报道 艺术品拍卖查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