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讷绍先《空城计》唱片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讷绍先《空城计》唱片 |
时代 | |
门类 | 生活器具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257727)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讷绍先《空城计》唱片❖图片
讷绍光《空城计》唱片
讷绍先《空城计》封套
讷绍先《空城计》唱片❖简介
讷绍先《空城计》唱片,民国,直径30厘米。清宫旧藏。
唱片黑胶木质,百代公司出品,正、背两面分别收录了著名的京剧净角讷绍先演唱的《空城计》和《草桥关》。20世纪初,留声机进入中国。不久,清宫里接受了这一新生事物。伴随着留声机在宫中的使用,小朝廷购买了大量的唱片供溥仪欣赏。这些唱片是由百代、胜利等公司灌制的,内容既有京剧、梆子戏,又有器乐演奏,还有外国歌曲。其中最多的是百代公司录制的京剧粗纹唱片。故宫收藏的百代唱片收录了当时众多京剧演员所演唱的剧目,其中更是不乏名角、名段,史料价值弥足珍贵。
相关知识科普
京剧
京剧: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京剧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两次合流:秦徽合流与徽汉合流。徽班自乾隆年间进京后,以唱二黄调为主,时值京腔(高腔)、秦腔已先行流入北京,徽班在演唱二黄、昆曲、梆子、啰啰诸腔的基础上,兼容并蓄,秦腔班的演员有些加入徽班,形成徽、秦两腔合作的局面。道光年间,汉调(又称楚调)进京,汉调的西皮调与二黄调第二次合流。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京师梨园出现一番新的气象,领班的主要演员由旦角变为生角,剧目以老生为主,唱、做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