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彩漆嵌铜活鼓字盘钟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彩漆嵌铜活鼓字盘钟 |
时代 | |
门类 | 钟表仪器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183185)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彩漆嵌铜活鼓字盘钟❖图片
彩漆嵌铜活鼓字盘钟❖简介
彩漆嵌铜活鼓字盘钟,清乾隆,通高63厘米,面宽37厘米,厚16厘米。
木质钟壳,上髹黑漆,漆地上彩绘卷草纹。钟边框、边角处包镶铜镀金神像及卷草纹。钟体正面下方左右两女神各举一手托举钟盘,两女神之间有一小天使。钟盘中央錾刻铜镀金卷草纹,周边镶白地蓝数字珐琅盘一周,较一般钟表上的数字盘鼓且大。钟盘上半部开光处有“乾隆年制”四字款,下半部有两个弦孔。此钟有走时、报时两套系统。钟体下承4个铜镀金杯形足。
从此钟的造型及所嵌铜装饰可以判断其为清宫造办处做钟处用欧洲钟的外壳添配钟盘、钟的构件后组装而成。改造钟表是乾隆时期做钟处的主要任务之一,造办处活计档中常见乾隆帝授意给钟壳添配钟穰的谕旨。此钟除添配钟盘、钟穰外,还在原钟壳的黑漆上加绘了彩色卷草纹。
相关知识科普
卷草纹
瓷器纹饰,又称卷叶纹或卷枝纹,宜于作各种器物的辅助纹饰。
卷草
17、18世纪传入中国的一种装饰花纹。俗称西蕃莲,如果没有花朵,则称为卷草。
包镶
包镶指用一般木材造胎骨、以薄片硬木造贴面的家具工艺。
錾刻
金属工艺的一种。即用工具剔除地纹,使纹饰轮廓线凸起。錾金工艺技法早在商代就已出现,到清代,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金属工艺品上。
珐琅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琺瑯”,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的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料)同属硅酸盐类物质。中国古代习惯将附着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称“釉”;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而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则称为“珐琅”。 金属胎珐琅器则依据在制作过程中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
开光
我国传统装饰技法之一。即为使器物上的装饰变化多样或突出某一形象,往往在器物的某一部位勾勒出某一形状(如扇形、蕉叶形、菱形、心形、桃形、圆形等)的空间,其内饰以图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