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程正揆江山卧游图卷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程正揆江山卧游图卷 |
时代 | |
门类 | 绘画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124229)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程正揆江山卧游图卷❖图片
程正揆江山卧游图卷❖简介
《江山卧游图》卷,清,程正揆绘,纸本,设色,纵23.8厘米,横210厘米。
“卧游”一语出自南朝刘宋时期(420—479年)的画家宗炳,他平生喜好出游,后因病而隐居,于是他将自己游历过的地方画成图画,悬于室内观赏,自谓“卧以游之”。1642年, 39岁的程正揆决意创作《江山卧游图》卷,至死,共画了500卷之多,集中了他一生所作山水画中的精华。此卷是其中第435卷,绘自然山川之胜景。画家截取了山体的中部进行描写,营造出一种独特的狭长视角,将人物置于山腰行走,俯瞰江水,仰眺长空,平视可见山涧自上而下的流泉。景随步迁,生动写实。笔法朴拙放逸,设色淡雅。在当时摹古风气笼罩下的画坛,程正揆堪称是一位具有新意的画家。
相关知识科普
卧游
所谓“卧游”,是指在家里欣赏山水画。
程正揆
程正揆(1604—1676年),字端伯,号鞠陵,晚号青谿道人,湖北孝感人。明崇祯四年(1631年)登进士第,入清后官工部右侍郎。早年得董其昌指授,以枯笔山水见长。与石谿并称“二谿”。
宗炳
宗炳(375-443年),字少文,南阳涅阳(今河南镇平)人,寓居江陵(今属湖北)。精书画,妙琴理,极赋才气。自东晋末至南朝宋元嘉中期,朝廷屡次委任官职,俱辞不就。一生唯好观山游水,陶冶性情,时称高士。晚年因病居于江陵,自恨不能再涉足山水,遂将平生所游之地绘于居室之壁,自称:“澄怀观道,卧以游之”。著有《画山水序》,是早期山水画论的重要文献。
山川
山川指山岳、河流和平野。方志类书中常将“山川”列为一目,用以记载某一地区的形胜,诸如:山脉、河流、湖泊、池沼、津梁,以及与山川有关的森林、矿藏、名胜、景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