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方维仪蕉石罗汉像轴 - 故宫绘画藏品

10-20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方维仪蕉石罗汉像轴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方维仪蕉石罗汉像轴
时代
门类 绘画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00718)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方维仪蕉石罗汉像轴❖图片

方维仪蕉石罗汉像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方维仪蕉石罗汉像轴❖简介

蕉石罗汉像轴,清康熙元年(1662)方维仪绘,纸本,水墨,纵65厘米,横29.3厘米。

此为闺阁画家方维仪78岁高龄时所作。图绘二罗汉坐蕉荫奇石下,芭蕉因空心在佛教中常被用来比喻身心虚幻不实,石头在文人画中象征坚贞,该图以蕉石为背景,一虚一实,富有禅意。图中线条简劲流畅而不失清秀柔和,墨色清淡,与画家温婉的女性气质相符。


相关知识科普


罗汉

梵文Arhat的音译阿罗汉之简称。又译为“应真”,或又称“尊者”,是释迦牟尼的弟子,小乘教修行的最高果位。罗汉受佛之嘱,常住世间,守护佛法,“得一切世间诸天人供养”。 罗汉像最初是依照佛教经典所造,侍立在释迦两侧的比丘(和尚)像,即阿难、迦叶。后又创造出十六、十八和五百罗汉像,有木雕、泥塑、石刻,以及铜和铁的金属铸造,也见于绘画和织绣。 南朝梁天监时画家张僧繇曾画十六罗汉,见《宣和画谱》。自唐初玄奘译出《法住记》,十六和十八罗汉像逐渐盛行。传唐代卢楞伽画有十六应真,五代贯休和张玄都曾画十八罗汉像。杭州烟霞洞五代时有十六罗汉像,经宋人添加了神僧和布袋和尚(俗称大肚弥勒)。寺庙中也盛行十八罗汉像的供奉。

文人画

亦称“士夫画”,泛指中国古代社会中文人、士大夫创作的绘画,以区别于民间和宫廷绘画,在北宋经苏轼、文同等人倡导,遂大行其道。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标举“士气”,讲求笔墨情趣,强调神韵,并重视文学修养,对绘画中意境的表达以及水墨写意等技法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

相关文章

  • 任熊麻姑献寿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任熊麻姑献寿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麻姑献寿图》轴,清,任熊绘,绢本,设色,纵162.3厘米,横86.2厘米。“麻姑献寿”是中国流传很广的神话传说。相传麻姑是位朴实而美丽的民间女子,她死后成为仙女,住在蓬莱仙岛。每年德高望重的西王母过生日时,麻姑都要用灵芝草酿成仙酒献给西王母做寿礼,麻姑也由此被西王母封为“女寿仙”,因此民间为妇女祝寿时常常绘《麻姑献寿》的图画相赠以示祝福。图绘身着红披风的麻...

    1830 麻姑 任熊 蓬莱 灵芝 费丹旭 改琦 仕女
  • 顾安幽篁秀石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顾安幽篁秀石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幽篁秀石图》轴,元,顾安绘,绢本,墨笔,纵184厘米,横102厘米。署款“东淮安定之”。下钤“顾定之印”等印3方。画幅左侧有明代张绅题记。此图绘数竿青竹在清风晨露中绰约多姿的体态。顾安在创作上力求表现竹子“清且真”的物态风神。“清”是指竹子不卑不亢、清高脱俗的内在品性,它是元代文人画家所追求向往的君子品德;“真”是指竹子清瘦隽逸、披霜戴雪的外在形貌,强调竹...

    1205 顾安 张绅 赵孟頫 内府
  • 吴昌硕荷花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吴昌硕荷花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荷花图》轴,清,吴昌硕绘,纸本,设色,纵163.4厘米,横47.5厘米。右上方以篆书自题:“石师泼墨,往往如此。乙巳秋中吴俊卿。”钤“吴俊之印”白文印。乙巳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吴昌硕时年62岁。图绘荷塘小景。荷叶以泼墨法绘出,墨分五彩,浓淡相宜;荷花以胭脂加水晕染,得娇艳欲滴之貌。构图盈满,层次鲜明,画风新奇。...

    1976 吴昌硕 泼墨法 五彩
  • 王时敏秋山白云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王时敏秋山白云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秋山白云图》轴,清,王时敏绘,纸本,设色,纵96.7厘米,横41厘米。图绘烟云浩渺、林木葱郁的雨后山景。据款题而知,此图是作者有感于“三伏生秋”之意于盛夏的雨后仿元人黄公望笔意所作的秋景图。王时敏自明崇祯五年(1632年)辞官归里后便潜心于对宋、元诸家绘画的研究,期间创作了大量摹仿黄公望的作品,此图便是其中一幅深得黄氏“浅绛”画风的力作。其笔法松秀灵动,色...

    812 王时敏 黄公望 浅绛 庞莱臣
  • 禹之鼎桐禽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禹之鼎桐禽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桐禽图》轴,清,禹之鼎绘,纸本,墨笔,纵109.5厘米,横48厘米。本幅左上自题:“余摹蓝田叔先生《得子图》非一本矣。乙亥立秋后二日,偶于京邸,因秋实老堂翁谈及故园风景,又属(嘱)写此幅,感其嗜痂,不知愧耳。广陵禹之鼎识。”钤“慎斋禹之鼎印”、“广陵涛上渔人”印二方。乙亥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禹之鼎时年49岁。从自题中得知画家此年寓居京师。此图用...

    1234 禹之鼎 蓝瑛
  • 《洪洋洞》 - 故宫绘画藏品
    《洪洋洞》 - 故宫绘画藏品

    《洪洋洞》,清晚期,绢本,设色,纵56厘米,横56厘米。又名《孟良盗骨》。孟良奉杨延昭之命前往辽邦洪羊洞盗取杨父骸骨,焦赞暗随冀以相助,因洞内黑暗,孟良误以为敌,用斧将焦劈死,发现后惊悔欲绝,乃将遗骨托付老兵程宣带回宋营,自刎于洞外。杨延昭闻耗痛悼不已,重病而亡。京剧、秦腔、汉剧等剧种均有此剧目。故事见《杨家将演义》。...

    276 京剧 秦腔
  • 黄慎芦花双雁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黄慎芦花双雁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芦花双雁图》轴,清,黄慎绘,纸本,设色,纵211厘米,横61厘米。画幅自题:“半山经雨带斜晖,向水芦花映客衣。云外可知君到处,寄书须及雁南飞。”钤“黄慎”白文印、“瘿瓢”朱文印各一方。“半山经雨带斜晖,向水芦花映客衣”,秋雨之后,江面上雾气迷濛,带着雨水的芦叶在风中摇曳。两只大雁棲息在芦叶下,眼睛紧闭,畏缩着身子,头埋藏在羽毛中,透露出山雨过后的丝丝寒意。...

    1113 黄慎 华嵒
  • 禹之鼎西郊寻梅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禹之鼎西郊寻梅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西郊寻梅图》轴,清,禹之鼎绘,绢本,设色,纵129.8厘米,横66.3厘米。款题:“履中先生命写放翁诗意,漫拟马和之笔法请正。时康熙四十八年冬月都下客窗之作。广陵禹之鼎敬记。”钤印“慎斋禹之鼎印”(白文)、“广陵涛上渔人”(朱文)。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禹之鼎63岁。此图根据南宋诗人陆游《西郊寻梅》诗意而作,画中之人便是款题中所说的“履中先生”——满洲...

    435 禹之鼎 马和之 陆游 达礼 总督
  • 郎世宁等《乾隆雪景行乐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郎世宁等《乾隆雪景行乐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绢本,设色,纵289.2厘米,横197厘米。本幅款署“乾隆戊午嘉平月奉勅,臣郎世宁、唐岱、陈枚、孙祜、沈源、丁观鹏恭画”,“臣世宁”白文印,“恭画”朱文印。乾隆戊午嘉平月为乾隆三年(1738)十二月。此图描绘了乾隆皇帝父子尽享天伦之乐的情景。图中阴霾的天空下,瑞雪初止,苍松翠竹在白雪的映衬下更显盎然生意。虬曲生姿的枝干上,朵朵凌寒怒放的红梅分外惹人注目。弘历...

    1309 郎世宁 唐岱 陈枚 沈源 丁观鹏 乾隆皇帝
  • 十犬图册 - 故宫绘画藏品
    十犬图册 - 故宫绘画藏品

    清,佚名,绢本,设色。纵37.2厘米,横23.3厘米此图册为乾隆时期的宫廷画家所绘,表现猎犬“守则有威,出则有获”,“骨相多奇,仪表可嘉”的主题。画法工整,具有一定的程式。对开有内廷侍臣陈邦彦、王图炳、励廷仪、张廷玉、蒋廷锡、张照、薄海等书写的《山海经》及晋傅休奕的《走狗赋》、唐杜甫的《天狗赋》等诗赋。...

    1145 内廷 陈邦彦 张廷玉 蒋廷锡 张照 杜甫
  • 乾隆皇帝主位喜容像轴 - 故宫绘画藏品
    乾隆皇帝主位喜容像轴 - 故宫绘画藏品

    乾隆皇帝主位喜容像轴,清,佚名绘,绢本,设色。...

    882 乾隆皇帝
  • 弘历盘山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弘历盘山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盘山图》轴,清乾隆,弘历绘,纸本,墨笔,纵162厘米,横93.5厘米。盘山史记于汉,盛建于唐,极于清,自然山水、古寺名园荟萃于此。清乾隆皇帝曾经先后游历盘山32次,留下了有关盘山的诗文1366首,甚至有“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一说。    此幅画作表现盘山全景,构图雄浑饱满。图仿学元代和明代画法,皴点并施,层次丰富,纯用墨笔,秀润苍郁。乾隆皇帝热衷书道,...

    1148 倪瓒 董其昌 八徵耄念之宝 五福五代堂 天子之宝 太上皇
  • 汪士慎春风三友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汪士慎春风三友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春风三友图》轴,清,汪士慎绘,纸本,墨笔,纵77.5厘米,横37.9厘米。款识:“春风三友。青衫书屋士慎。”钤“近人汪士慎”白文印。所谓“三友”即“四君子”中的梅、兰、竹。汪士慎将它们置于野外陡峭的山崖之中,沐浴着春风,自由顽强地生长。此图在布局上突出一种“生长的动势”。画面先采用半边取景,右下部分画两块倾斜的岩石,石面上长满浓密的野草,一株梅树从两石之间...

    1407 汪士慎
  • 汪士慎梅花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汪士慎梅花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梅花图》轴,清乾隆,汪士慎绘,纸本,墨笔,纵85厘米,横32厘米。梅花因其耐寒的品性为历代文人所推重,遂为文人画家喜爱的题材。此图绘梅花数枝,坚实挺立,梅干盘曲,苍劲多姿。画法以挥写为主,极少皴染,笔意清秀,墨色妍雅,给人以神清气爽之感。在“扬州八怪”中,诸家多善画梅,笔下梅花各具韵致。金农曾评价汪士慎画繁枝梅花“千花万蕊,管领冷香,俨然灞桥风雪中”,由是...

    398 汪士慎 扬州八怪 金农
  • 华喦白描仕女画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华喦白描仕女画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白描 仕女画》轴,清,华嵒绘,绢本,墨笔,纵82厘米,横32.2厘米。署款:“临汀华嵒。”下钤“华嵒”印1方。此图绘一端庄文弱的女子,低头垂目,双手笼袖,侧身坐于藤木秀榻上。侍女手捧书函正急步送上前来。此幅属小景致人物画,没有繁复的情节和深刻的创作思想,只是侧重于展示女性的外在形象美。构图奇巧,画幅的上半部没有一笔字画涂抹,人物及款题均置于下半部。大面积的...

    1726 白描 仕女 华嵒 文人画 李公麟 陈洪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