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吴琚行书寿父帖页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吴琚行书寿父帖页 |
时代 | |
门类 | 书法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002895-9/10)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吴琚行书寿父帖页❖图片
吴琚行书寿父帖页❖简介
《寿父帖》页,南宋,吴琚书,纸本,行书,纵32.9厘米,横48.9厘米。
吴琚“性嗜书”,学米芾能神似。此帖为其行书代表作之一,乃淳熙末年为官襄阳时谈论宦途境况的一封尺牍。《墨缘汇观》评为“初视之以为米书”。收于清宫旧藏《法书大观》册内,钤有清代安岐印章。
释文:
比总总附书,谅只在下旬可到。途中收十月三日手笔并诗,深以为慰。示喻已悉,襄州之行,非所惮也。不谓以常式辞免,就降改命。辞难避事,何以自文?不知阅古之意如何?今必有定论矣。十九日入京西界,交割安抚司职事,廿日方得改差。札子已具辞免,且在郢州境上伺候回降。若省札更迟数日,则已到襄阳。郢去襄只二百余里,江陵亦然。岁晚客里,进退不能,势须等候月十日方见次第。地远,往返动是许时,远宦非便,殆此类也。旅中灯下作此,言不尽意。余希加爱,不宣。十月廿日,琚上。寿父判寺寺簿贤弟。
相关知识科普
吴琚
吴琚(生卒年不详),字居父,自号云壑,南宋汴梁(今河南开封)人。吴益子,高宗皇后侄。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以镇安节度使留守建康府,迁少保,世称“吴七郡王”。寡嗜好,日临锺、王帖以自娱。陶宗仪《书史会要》称“琚字画类米芾,以词翰被遇孝宗,大字极工。”董其昌评“琚书自米南宫外一步不窥”。著《云壑集》,刻《玉麟堂帖》。《宋史》有传。
米芾
米芾(1051—1107年),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祖籍山西太原,后迁襄阳(今湖北襄樊),晚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曾任地方官,宋徽宗时任书学博士,擢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精书画,绘画擅长水墨山水,作泼墨云山,自云:“信笔作之,多烟云掩映,树石不取细意,似便已。”(米芾《画史》)创“米家山”。他善用墨法,董其昌评:“老米画难于浑厚,但用淡墨、浓墨、泼墨、积墨、焦墨,尽得之矣。”(《容台别集》)所创“米点山水”意过于形,极富笔墨情趣,使山水之格为之一变。书法初宗二王、颜真卿,后博采众长,自成一家。用笔变化多端,有“八面出锋”之誉,结体欹侧多姿,具真率自然之趣,为宋代“尚意”书风的代表书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并称“北宋四大家”。
《墨缘汇观》
中国书画著录书。清安岐编著。正编四卷,法书、名画各二卷;续编二卷,法书、名画各一卷。正编法书著录始自三国魏钟繇《荐季直表》、西晋陆机《平复帖》,止于明代董其昌;名画著录始自晋顾恺之《女史箴图》、隋展子虔《游春图》,止于明代董其昌。记载作品内容、纸绢,摘录题识、印章。所录宋代以前之画颇多考订。间有论及画家之笔墨或画法特色,可资鉴别真赝。续录一卷名画始自晋顾恺之书《洛神赋》并图卷,而迄明陆治《种菊图》止,凡121种,亦多名品。续编仅载标题,略记大概。两编所收书画大都为著者自藏,间有求售而未购之物。是书鉴裁精审而有卓见,颇资参考。
《法书大观》册
《法书大观》册,集唐宋元法帖12种,其中包括著名书家王献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苏轼、米芾、吴琚、赵孟頫等人的代表作品。
安岐
安岐(1683—1745年以后),字仪周,号麓村,别号松泉老人。先世为朝鲜人,后入八旗籍,居天津。其父是康熙年间津门大盐商,家资甚富。安岐酷嗜古今书画名迹,在津建沽水草堂,书斋名古香书屋,中贮历代名家翰墨,一时有“收藏之富,甲于海内”之誉。乾隆七年(1742年)60岁时,他将积累数十年之书画札记汇成一帙,共六卷,名《墨缘汇观》。其藏品后多归入乾隆内府。主要鉴藏印有“仪周鉴赏”、“安岐之印”、“安氏仪周书画之章”、“安仪周家珍藏”、“朝鲜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