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剔红梵文荷叶式盘 - 故宫漆器藏品

11-28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剔红梵文荷叶式盘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剔红梵文荷叶式盘
时代
门类 漆器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07869)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剔红梵文荷叶式盘❖图片

剔红梵文荷叶式盘 | 故宫漆器藏品

剔红梵文荷叶式盘

剔红梵文荷叶式盘 | 故宫漆器藏品

剔红梵文荷叶式盘内底纹饰

剔红梵文荷叶式盘 | 故宫漆器藏品

剔红梵文荷叶式盘盘底蛇腹断纹

剔红梵文荷叶式盘❖简介

剔红 梵文荷叶式盘,高2.6厘米,长23.9厘米,宽15.3厘米。

盘椭圆荷叶形,椭圆形足。盘内心作六瓣莲花形开光,内雕梵文,开光两旁伴莲花。盘内壁浅浮雕 缠枝莲承八吉祥纹,压于方格锦纹地上。盘背纹样基本相同,唯八吉祥纹改为杂宝纹。足内刀刻填金“大明宣德年制”竖行六字款。

此盘造型规范,刀工精微,磨工细腻,荷叶边翻卷自如,生动自然,为明代早期果园厂 雕漆的代表作,其造型、图案以及款字均反映出宣德时雕漆的特点。盘底髹黑退光漆,漆质坚美,断纹条条相迭如蛇腹下纹,俗称蛇腹断,是我们断定漆器年代的依据之一。


相关知识科普


剔红

雕漆品种之一,又名“雕红漆”或“红雕漆”。此技法成熟于宋元时期,发展于明清两代。明黄成《髹饰录·坤集·雕镂第十·剔红》中写道:“剔红,即雕红漆也。……宋元之制,藏锋清楚,隐起圆滑,纤细精致。”其法常以木灰、金属为胎,在胎骨上层层髹红漆,少则八九十层,多达一二百层,至相当的厚度,待半干时描上画稿,然后再雕刻花纹。一般以锦纹为地,花纹隐起,华美富丽。根据漆色的不同,有剔红、剔黄、剔绿、剔黑、剔彩、剔犀之分,其中以剔红器最多见。

梵文

亦称“梵字”、“梵语“、“梵书”,是印度古代的一种语言文字。相传为大梵天王所造,梵天创造了梵文字母。梵文是印欧语系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同时对汉藏语系有很大的影响。其南北发展各异,行于北者多方形,行于南者多圆形。

开光

我国传统装饰技法之一。即为使器物上的装饰变化多样或突出某一形象,往往在器物的某一部位勾勒出某一形状(如扇形、蕉叶形、菱形、心形、桃形、圆形等)的空间,其内饰以图纹。

浮雕

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

缠枝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之一。所绘花朵系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枝叶相互缠绕,构成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的图案,统一中寓变化。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和缠枝宝相花等多种纹样。

缠枝莲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形式之一。其绘花朵上下周转,枝叶相互缠绕成图案形式,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等。以莲花为主题者,称缠枝莲。莲花是随佛教的传入而在中国的工艺品上流行开的。魏晋南北朝时佛教艺术在中国大为盛行,莲花便作为佛的象征而广泛出现在中国的工艺品上。南北朝时瓷器上的莲花瓣装饰十分普遍,成为这一时期瓷器装饰的标志性的纹样。此后,莲花就成为瓷器装饰中最普遍的纹样之一。

八吉祥

八吉祥,即法轮、海螺、宝伞、天盖、莲花、宝瓶(罐)、鲤鱼、盘长八种吉祥物。

杂宝纹

由古代一些常用的吉祥物所组成的纹饰。通常有珠、钱、磬、祥云、方胜、犀角杯、书、画、红叶、艾叶、蕉叶、鼎、灵芝、元宝、锭等。

磨工

雕漆主要工艺之一。指刻完花纹后,打磨边缘,使器物光润圆滑而无棱角。明中期以前的作品大多施磨工,嘉靖、万历时期出现变化,锋棱显露,至乾隆时形成了刀锋犀利的一派风格,施加磨工的雕漆作品大大减少。

果园厂

永乐十九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御用监”便在皇城内设置了御用漆器作坊果园厂。元代雕漆名匠张成之子张德刚被召进京,“面试称旨,即授营缮所副” ,掌管果园厂漆器的生产。因此,明永乐、宣德时期,果园厂的雕漆保持了元代张成、杨茂雕漆“浑厚圆润,藏锋清晰,磨工大于雕工”的特点。果园厂遗址今不存,据文献记载,在西安门内,棂星门迤西,约为现在西什库之东的灵境胡同一带。

雕漆

髹漆工艺之一,亦称刻漆。其工艺技法是在胎体上层层髹漆,少则几十层,多则百层以上,然后在漆上雕刻花纹。其胎以木质居多,漆色有红、黄、绿、酱等。

退光漆

黑漆经加工所产生的一种光泽效果。其作法是用生漆经过反复曝晒成为熟漆,再将熟漆髹饰在器物上经打磨退光而成。其特点是光彩内敛,乌黑发亮。

蛇腹断

漆器表面出现的断裂,据南宋赵希鹄《洞天清录集》记载,漆器断纹有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裂断等多种,其中蛇腹断最为常见,其特征为“断纹较长,节节相似,如蛇腹下纹”,故名。

相关文章

  • 彩绘漆透雕座屏 - 故宫漆器藏品
    彩绘漆透雕座屏 - 故宫漆器藏品

    彩绘漆透雕座屏,战国楚,高13.2厘米,宽49厘米。此屏出土于荆州江陵天星观一号战国楚墓,木胎,由凸形座和长方形屏两部分组成。屏中间用立木分隔,两侧各透雕一龙,龙相背,尾相连,瞪目,吐舌,屈身,蜷爪,作欲腾状。座屏通体髹黑漆。底座正、背斜面阴刻云纹,座两端侧面及立木饰三角云纹。所有纹饰均用红、黄、金三色彩绘。...

    716 透雕 透雕座屏 阴刻
  • 剔红菊花纹圆盘 - 故宫漆器藏品
    剔红菊花纹圆盘 - 故宫漆器藏品

    剔红 菊花纹圆盘,明永乐,高4.2厘米,口径29厘米,足径22厘米。清宫旧藏。盘圆形,漫浅式,圈足。盘内黄漆素地上满雕朱漆菊花,外壁亦环雕菊花纹。外底髹赭色漆,左侧近足处针划“大明永乐年制”行书款。永乐朝漆器上花卉纹的装饰多为奇数布局,3朵者均匀分布,等距间隔。5朵、7朵者,中央为一大朵,其余略小,均匀地分布在四周,其间以翻转的花叶衬托,或间有含苞待放的花蕾...

    1350 剔红 菊花纹 内黄 黄漆素地 花卉
  • 戗金彩漆万福凤盘 - 故宫漆器藏品
    戗金彩漆万福凤盘 - 故宫漆器藏品

    戗金彩漆万福凤盘,清乾隆,高3.3厘米,口径29.2×19厘米。盘长方形委角,浅腹微鼓,平底,矮圈足。通体采用戗金彩漆技法装饰花纹。内壁如意形开光绘折枝 花卉纹,开光外装饰填漆卍字锦地。外壁绘素地暗八仙纹。内底以填漆龟背锦纹为地,中部上方装饰蝙蝠衔卍字结,下方有一朵盛开的牡丹,其花蕊被刻划成一个团寿字。牡丹花左右两边的枝蔓上各有一只翩翩飞舞的凤凰。外底髹红漆...

    733 戗金 委角 开光 折枝 花卉 填漆 锦地 暗八仙
  • 剔红观瀑图圆盒 - 故宫漆器藏品
    剔红观瀑图圆盒 - 故宫漆器藏品

    剔红观瀑图圆盒,明永乐,高7.2厘米,口径22.5厘米。清宫旧藏。盒蔗段式,子母口。盖面雕山水楼阁图,一长者坐于庭院中观赏山间飞瀑,为观瀑图意。盒壁环雕俯仰的花卉纹。外底髹赭色漆,边沿针划“大明永乐年制”行书款。明永乐朝雕漆器中山水人物题材多为观瀑、携琴访友、游春、宴饮图等内容,以表现文人的志趣和情怀,这大概与明初禁止官民在器用服饰上使用“古先帝王、后妃、圣...

    1420 剔红 蔗段式 花卉 雕漆
  • 剔黄寿春图圆盒 - 故宫漆器藏品
    剔黄寿春图圆盒 - 故宫漆器藏品

    剔黄寿春图圆盒,清中期,高12.5厘米,口径32.3厘米。清宫旧藏。盒圆形,盖微隆起,矮圈足。通体髹黄漆,盖面饰圆形开光,内刻方格“卍”字锦作地,雕一聚宝盆,其内袅出霞光万道,上托硕大的“春”字,“春”字上又开一圆光,其内文鹿陪伴寿星坐在松树之下,取“春寿”之意,“春”字两旁双龙环抱。盖与器壁各有四个菱形开光,内以云纹为地,压雕轮、螺、伞、盖、莲花、罐、鱼、...

    1122 开光 圆光 寿星 菱形开光 八宝 锦地 杂宝纹 雕漆
  • 黑漆描金山水楼阁图手炉 - 故宫漆器藏品
    黑漆描金山水楼阁图手炉 - 故宫漆器藏品

    黑漆描金山水楼阁图手炉,清雍正,通高14厘米,长18.4厘米,宽12.9厘米。清宫旧藏。手炉呈不规则却十分对称的长圆形,提梁弯曲的形状与炉身的造型相协调。炉身四面开光,两两相对。开光内黑漆地,其上以金漆描绘不同的山水图景。画面构图讲究,布局疏朗,远山近石、亭台楼榭、草木飞鸟都描绘得细致入微,宛如工笔画,风光旖旎的山水图虽浓缩于方寸之间,却透露出飘渺深远的意境...

    300 黑漆描金 描金 手炉 开光 金漆 缠枝 花卉 錾花
  • 黑漆嵌螺钿间描金职贡图长方盒 - 故宫漆器藏品
    黑漆嵌螺钿间描金职贡图长方盒 - 故宫漆器藏品

    黑漆嵌螺钿间描金职贡图长方盒,清初,高6.8厘米,长40厘米,宽30厘米。盒长方形,平盖面,盖面以薄螺钿加描金制成一幅《职贡图》,中部为殿堂,四周花树,远处群峰隐现,白云飘逸,画面下部为一座三孔洞桥,桥上人头攒动,有驱象、牵狮、捧珊瑚、拉骆驼者等27人,形态各异,熙熙攘攘的大道直通上部殿堂。图案以浑金作层峦叠嶂,壳沙 填嵌树木,以金彩勾出天上的卷云纹,云中露...

    1779 嵌螺钿 螺钿 描金 薄螺钿 珊瑚 浑金 壳沙 填嵌
  • 剔彩山水人物琮式盒 - 故宫漆器藏品
    剔彩山水人物琮式盒 - 故宫漆器藏品

    剔彩山水人物琮式盒,清乾隆,高16厘米,口径22厘米。盒作天盖地式,内圆外方,髹红、黄、绿三色漆,盖面以楼台殿阁、古松、山石、仙桃为背景,描绘五位老者率领几个推车、举旗、捧花篮的小僮前去祝寿,车上放置的一桶万年青寓意一统万年。盒盖的立墙雕献花祝寿图,其两侧刻各种篆书寿字96个。北京故宫收藏的琮式盒共两件(一对),每件盒内放置彩漆小套盒四个。此件盒内的四个套盒...

    959 剔彩 套盒 八宝 磨工 雕漆 佛手 玉琮 良渚文化
  • 剔黑开光花鸟纹梅瓶 - 故宫漆器藏品
    剔黑开光花鸟纹梅瓶 - 故宫漆器藏品

    剔黑 开光花鸟纹梅瓶,高28.7厘米,腹径18.9厘米。清宫旧藏。瓶小口,丰肩,圈足。通体以朱漆刻锦地,上雕黑漆花纹。颈部为灵芝纹,肩部为转枝花,腹部一周四开光,内雕四季花鸟,腹下为海水异兽纹,各部分均以弦纹界隔。口及足部均镶以铜镀金边饰。无款。此瓶造型端正挺拔,线条优美。通身以弦纹界出多个区域,分别雕饰多种花纹,还用了锦上添花、红黑对比的手法,更兼花纹细密...

    423 剔黑 开光 梅瓶 锦地 灵芝 弦纹 雕漆
  • 黑漆嵌螺钿云龙纹大案 - 故宫漆器藏品
    黑漆嵌螺钿云龙纹大案 - 故宫漆器藏品

    黑漆嵌螺钿云龙纹大案,高87厘米,长197厘米,宽53厘米。案平头式,四足内收,是明代的一种流行式样。通体髹黑漆嵌螺钿云龙纹。案面嵌5条飞龙,蜿蜒云中,案其余部位均饰龙戏火球纹,嵌制精细。案底面以螺钿嵌“大明万历年制”六字款。嵌螺钿漆器,是取材于各种贝壳天然色彩与光泽最佳的部位,分层剥离并磨制后镶嵌于漆器上作为装饰。明代名漆工杨明在《髹饰录》中注道:“壳片古...

    1446 嵌螺钿 螺钿 龙纹 镶嵌 杨明 髹饰录 厚螺钿
  • 剔红五老祝寿图圆盒 - 故宫漆器藏品
    剔红五老祝寿图圆盒 - 故宫漆器藏品

    剔红五老祝寿图圆盒,明嘉靖,高12厘米,口径24.4厘米。清宫旧藏。盒圆形,平盖面。通体绿漆刻云纹锦地,朱漆雕花纹图案。盖面饰松云山石,五仙人分持桃实、花杖、葫芦、卷轴、灵芝,从灵芝中升起一缕轻烟,向上蟠绕成草书“寿”字,为群仙祝寿之意。盖、器外壁分别雕云龙纹和海水云纹。足内正中刀刻填金楷书“大明嘉靖年制”竖行六字款。此盒雕刻精细,刀法快利,锋棱显露,人物表...

    602 剔红 锦地 灵芝 群仙祝寿 龙纹 雕漆
  • 剔红花卉诗句图笔筒 - 故宫漆器藏品
    剔红花卉诗句图笔筒 - 故宫漆器藏品

    剔红 花卉诗句图笔筒,清乾隆,高12.5厘米,口径12厘米。清宫旧藏。笔筒呈五瓣形葵花式口,直壁,下承五矮足。通体髹黄漆地,压雕以朱漆花卉为主题的纹样。随筒壁形作五开光,以拐子纹相隔,开光内雕黄漆回纹 锦地,其上分别压雕折枝水仙、桂花、梅花、菊花和兰花图案,并配有标明主题的乾隆御制诗句。雕有水仙图案的内刻有“伊人生面开,别有五君子。如语松柏竹,共梅复如此。御...

    1970 剔红 花卉 笔筒 开光 拐子纹 回纹 锦地 折枝
  • 剔红曲水流觞图圆盘 - 故宫漆器藏品
    剔红曲水流觞图圆盘 - 故宫漆器藏品

    剔红 曲水流觞图圆盘,明晚期,高2.5厘米,口径14.4厘米,足径11.5厘米。盘敞口,浅腹,平底。盘心雕曲水流觞图,图中有名士十人,有的年老,有的年少,可以与王羲之《兰亭集序》“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对应。盘内壁装饰龟背锦地花鸟纹,外壁装饰锦地花卉纹。外底髹黑漆,左侧刀刻填金“大明嘉靖年制”楷书款。此器髹漆较厚,有一定磨工,但仍同元末明初髹漆肥厚、雕刻圆润的...

    722 剔红 曲水流觞 王羲之 锦地 花卉 磨工 织造
  • 剔红枫叶秋虫图盒 - 故宫漆器藏品
    剔红枫叶秋虫图盒 - 故宫漆器藏品

    剔红枫叶秋虫图盒,清乾隆,通座高8.5厘米,口径13.5-10.5厘米。清宫旧藏。盒枫叶式。通体朱漆雕枫叶细密的筋脉作锦地,压雕秋蝉、蝈蝈各一。盒内髹黑漆,内底刻楷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盒下承枫叶形座,边刻海水及莲瓣纹。清代雕漆重刻工而轻磨工,乾隆时雕刻尤为精工纤巧。当时雕漆的新风格往往通雕锦纹而不多加装饰,或锦地面积增大,缩小花卉草虫等纹饰。此盒即利用...

    1422 剔红 锦地 莲瓣纹 雕漆 刻工 磨工 花卉 雕工
  • 莳绘芦雁图委角方盒 - 故宫漆器藏品
    莳绘芦雁图委角方盒 - 故宫漆器藏品

    口径8.6X9.3厘米,底径高4.6厘米。盒木胎,作四方委角式,子母口扣合,盖面微隆,边角圆润。盖面采用薄高莳绘、平莳绘等技法,细腻描绘了一双栖息在秋日苇塘边的鸿雁,或伏身鸣唳或曲颈向天,雁羽、雁蹼与苇叶纤毫毕现,萧萧清冷之气跃然而出。与我国流行《秋鸿》《平沙落雁》等琴曲一样,日本和歌中也有咏叹秋雁之作,芦雁图题材也常见于日本器物上。...

    1683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漆器藏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