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蓝透明珐琅描金喜字把镜 - 故宫生活器具类藏品

12-28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蓝透明珐琅描金喜字把镜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蓝透明珐琅描金喜字把镜
时代
门类 生活器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80346)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蓝透明珐琅描金喜字把镜❖图片

蓝透明珐琅描金喜字把镜 | 故宫生活器具类藏品

蓝透明珐琅描金喜字把镜❖简介

透明珐琅 描金喜字把镜,清晚期,通长27.9厘米,宽12.5厘米。清宫旧藏。

把镜由镜身、镜柄两部分构成。镜身呈椭圆形,正面为玻璃镜,用以照面;镜背以珐琅彩“卍”字纹为地,中间嵌“囍”字,四周环绕八宝纹。沿镜边嵌透明蓝珐琅描金花卉镜圈,用以固定镜面、镜背。镜柄为棍状直柄。镜身、镜柄由卷草孔雀绿染牙和刻瓜式珊瑚珠衔接。柄底端嵌铜镀金箍并系有带珊瑚珠的黄丝线穗。

此镜是清代晚期广东进呈朝廷的贡物。制作中选用玻璃、铜、金、象牙及珊瑚等多种材质,并施以画珐琅、透明珐琅、描金、画彩、象牙雕刻及染色、铜镀金錾刻镶嵌等工艺,将把镜制作的造型美观,色彩艳丽,纹样生动,寓意吉祥,反映了清晚期广东制镜的工艺水平。


相关知识科普


透明珐琅

又名烧蓝,由欧洲传入。此种工艺是在金、银、铜胎上涂透明珐琅料,以低温烧成。其过程多是在器表錾刻纹饰,然后涂抹蓝、绿、紫、黄、白等各种釉色,或加贴金、银花片等,透过珐琅呈现出光彩夺目、华丽璀璨的效果,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清代,仅在广州有制作,故又名广珐琅。

珐琅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琺瑯”,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的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料)同属硅酸盐类物质。中国古代习惯将附着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称“釉”;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而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则称为“珐琅”。 金属胎珐琅器则依据在制作过程中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

描金

瓷器装饰手法之一。其工艺是以毛笔蘸调和好的金粉,在烧好的瓷器上描绘图案花纹,然后入炉经低温烘烧而成。描金创烧于北宋定窑,南宋人周密《志雅堂杂钞》记载:“金花定碗用大蒜汁调金描绘,然后再入窑烧,永不复脱。”用大蒜汁调和金粉是利用其天然的粘性。明清的景德镇御窑厂亦常用描金装饰颜色釉瓷器,如著名的宣德鲜红釉描金器、弘治黄釉描金器、乾隆窑变釉描金器等。

珐琅彩

彩瓷品种之一。系清代康熙晚期在康熙皇帝的授意下,将铜胎画珐琅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创烧的彩瓷新品种。以雍正、乾隆时期的产量最大,乾隆以后即少有制作。乾隆时期,宫中收藏的珐琅彩瓷器曾集中存放在端凝殿,据档案记载有400多件。按照清代宫廷档案记载和珐琅彩瓷器原盛匣之标识,珐琅彩瓷器之正式名称应为“瓷胎画珐琅”。珐琅彩瓷器是专供帝后玩赏的艺术品,宫廷控制极为严格。制作它所需要的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提供,运送到宫廷后,在皇帝的授意下,于内务府造办处珐琅作由宫廷画家精心彩绘,宫廷写字人题写诗句、署款,最后入炭炉经600℃左右焙烧而成。 珐琅料是一种人工烧炼的特殊彩料,雍正六年(1728年)以前需依赖从欧洲进口,雍正六年以后,清宫造办处已能自炼20余种珐琅料,而且色彩种类比进口彩料更为丰富,遂使珐琅彩瓷器的生产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康熙时期的珐琅彩瓷器多以胭脂红、蛋黄及蓝色作地,还有一类特有的在宜兴紫砂胎上画珐琅彩的器物。典型雍正、乾隆时期的珐琅彩瓷器是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珍品,是中国古代彩瓷工艺臻达顶峰时期的产物。那些形状看似普通的珐琅彩盘、碗、瓶等,已摆脱被用作餐具的功能,纯属能给人们视觉带来美的享受的艺术珍品。

八宝

佛前供器,藏文称之为“八吉祥相”。由法轮、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罐、金鱼、盘肠八件组成。每件供器含义不同:轮代表佛说大法圆转,万劫不息;螺代表菩萨果妙音吉祥;伞代表张弛自如,曲覆众生;盖代表遍覆三千,净一切乐;花代表出五浊世无所染;罐代表福智圆满,具完无漏;鱼代表坚固活泼,能解坏劫;肠代表回环贯彻,一切通明。因为八宝寓意吉祥,所以成为我国传统工艺中的主要纹饰。

花卉

古建筑彩画绘画的一种题材。清代中期之前多画绿叶子花卉,清代晚期画黑叶子花卉。

卷草纹

瓷器纹饰,又称卷叶纹或卷枝纹,宜于作各种器物的辅助纹饰。

卷草

17、18世纪传入中国的一种装饰花纹。俗称西蕃莲,如果没有花朵,则称为卷草。

染牙

将象牙雕刻成所需物件,再行染色加工,所成之器称为“染牙”。

珊瑚

珊瑚是由生长在海里的一种低级腔肠动物珊瑚虫分泌出来的大量石灰质堆积而成,多呈树枝状,断面有同心层状花纹。其化学成分为碳酸钙,主要以方解石的形式出现,硬度为3.5—4,比重为2.60—2.70。不耐酸碱。珊瑚主要有红、白、绿、紫等颜色,其中以颜色纯正的红珊瑚为上品。

珊瑚质地细腻柔韧坚实,可用来雕刻工艺品或镶嵌首饰,还可入药。在亚洲,珊瑚的主要产地在日本到台湾一线海域,海南岛及西沙群岛亦有出产。

清代,一、二品官员的顶戴都是用红珊瑚制成。

画珐琅

金属胎珐琅工艺之一。作法是先在红铜胎上涂白珐琅,入窑烧结后,在其平滑的表面以各色珐琅料及金绘画图案,再经焙烧而成。这种工艺晚于錾胎和掐丝珐琅,是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在欧洲画珐琅工艺的影响下烧制成功的。

錾刻

金属工艺的一种。即用工具剔除地纹,使纹饰轮廓线凸起。錾金工艺技法早在商代就已出现,到清代,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金属工艺品上。

镶嵌

我国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铸造铜器时,在需镶嵌部位表面铸成线槽,将松石、红铜片或金银丝、片嵌入凹槽,再打磨平滑。镶嵌工艺始于二里头文化时期,在春秋时期较盛行。

相关文章

  • 玻璃胎画珐琅西洋仕女图鼻烟壶 - 故宫生活器具类藏品
    玻璃胎画珐琅西洋仕女图鼻烟壶 - 故宫生活器具类藏品

    玻璃胎画珐琅西洋仕女图鼻烟壶,通高4.6厘米 ,腹宽3.5厘米。 烟壶呈八棱形,珊瑚盖连铜镀金匙。白玻璃胎上绘珐琅彩。腹部两面均饰西洋女子半身像,两侧面绘彩色折枝花。壶底阴刻“乾隆年制”楷书款。该烟壶所绘西洋女子形象丰满,容貌俊俏,为宫廷画家模仿西洋画法的作品。...

    317 画珐琅 珐琅 仕女 珊瑚 珐琅彩 折枝 阴刻
  • 白套红色玻璃仙阁图鼻烟壶 - 故宫生活器具类藏品
    白套红色玻璃仙阁图鼻烟壶 - 故宫生活器具类藏品

    白套红色玻璃仙阁图鼻烟壶,通高5.8厘米,腹宽4厘米。烟壶扁圆形,平底,铜镀金錾花盖连象牙匙。通体白套红色玻璃,腹部饰通景图,水中浪花托着仙阁一座,周围有蝙蝠及卐字,一只仙鹤衔着书卷飞至,展现出一幅“海屋添筹”图。壶底阴刻“乾隆年制”楷书款。该烟壶为宫廷造办处玻璃厂所造。此烟壶的题材在乾隆时期比较少见。...

    1926 錾花 海屋添筹 阴刻 玻璃厂
  • 巴尔撒末油 - 故宫生活器具类藏品
  • 小火车 - 故宫生活器具类藏品
    小火车 - 故宫生活器具类藏品

    小火车,清,长39.5厘米,宽6厘米,高11厘米。玩具火车最先问世于西方,清同治时期张德彝编撰的《欧美环游记》中,对英国伦敦出售的玩具火车有如下描述:“本港卖有火轮车式。车长7寸,宽3寸,高5寸,质系黄铜,烟筒、轮机、水管、煤槽各器皆备,与大车无异。另一木圈,周约丈许,上按铁辙如环行。欲演其车,即燃酒以代煤,令水沸激,轮自能驰绕木圈之上。”宫廷的玩具火车,与...

    731 大车
  • 蓝套豇豆红玻璃袱系纹鼻烟壶 - 故宫生活器具类藏品
    蓝套豇豆红玻璃袱系纹鼻烟壶 - 故宫生活器具类藏品

    蓝套豇豆红玻璃袱系纹鼻烟壶,通高4.6厘米,腹宽2.3厘米。烟壶罐形,铜烧蓝盖连象牙匙。蓝色套豇豆红玻璃。腹部饰袱系纹,正中饰打成蝴蝶结,两侧兽首衔环。底部阴刻“乾隆年制”双行楷书款。此烟壶带有原丝织品包装套,颇为珍贵。...

    1963 烧蓝 阴刻
  • 白绒里热河蒙古包帘罩 - 故宫生活器具类藏品
    白绒里热河蒙古包帘罩 - 故宫生活器具类藏品

    白绒里热河蒙古包帘罩,清乾隆,清宫造办处监制。长540厘米,高372厘米。清宫旧藏。帘罩主体为黄地印红花哆罗呢,顶部以红地黑印花哆罗呢随形沿边,并留有中门与两扇侧门,中门还设有绢地彩绘的隔扇与横眉。横眉饰花鸟图、两侧书写乾隆帝的御制诗。隔扇上方饰上水图,下方裙板、绦环等处分别饰云龙、海水、江崖纹。帘罩上方背面等距设铜挂钩,以供在蒙古包内衔挂,起隔断的作用。帘...

    1767 哆罗呢 印花 绦环 织造 钱维城 于敏中
  • 蜜蜡料石刘海戏蟾盆景 - 故宫生活器具类藏品
    蜜蜡料石刘海戏蟾盆景 - 故宫生活器具类藏品

    蜜蜡料石刘海戏蟾盆景,清中期,造办处造,通高37厘米,座高17厘米,长26.5厘米,宽20厘米。清宫旧藏。四方折角形座,座壁上嵌饰仿羊脂白玉、仿蓝宝石、仿青金石等3种彩色料及孔雀石、金星石、珊瑚等五色材料。其中蓝色套金星料和孔雀石作上下边框和分界格条。座壁框格内所嵌的18块仿玉料和4块透明蓝料均镂雕方拐子夔龙纹。座壁正面嵌浮雕蝙蝠流云纹珊瑚片,珊瑚片中央再嵌...

    1654 蜜蜡 蜡料 羊脂 孔雀石 珊瑚 镂雕 夔龙 龙纹
  • 黑绸绣花蝶竹柄团扇 - 故宫生活器具类藏品
    黑绸绣花蝶竹柄团扇 - 故宫生活器具类藏品

    黑绸绣花蝶竹柄团扇,清,通长48.2厘米,扇宽31厘米。清宫旧藏。扇作十二葵瓣形,扇面黑绸地上双面绣折枝蛱蝶菊花。绣幅宛若图画,讲究虚实向背,层次分明,构图因扇骨而划分为左右二部分。其设色淡雅凝重,不用大红大紫,只在蝶翼稍加较鲜艳的红色,以点亮画面。绣面匀薄,针脚细密,针法相当纯熟。扇面下部有如意形护托,护托正背面分别镶有染牙镂空花片及刺绣桃蝠装饰。扇柄竹制...

    510 染牙 牙头 留青
  • 骨质麻将牌 - 故宫生活器具类藏品
    骨质麻将牌 - 故宫生活器具类藏品

    骨质麻将牌,清,牌长2.3厘米,宽1.5厘米,高3.1厘米。 麻将牌是由明中叶的马吊牌发展而来。其内在结构和游戏规则都承继了马吊牌,是在长时间的游戏中同骨牌、纸牌等斗牌游戏相互结合、嫁接,从而创造出的一种新的娱乐游戏。玩麻将牌在清末逐渐成为国人最喜爱的休闲游戏。此副麻将牌是清宫后妃们日常游戏所用,以象牙为面,竹木背,内容以条、“万”字为主,选材精美,造型别致...

    1911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生活器具类藏品
  • 玻璃胎画珐琅锦鸡牡丹鼻烟壶 - 故宫生活器具类藏品
    玻璃胎画珐琅锦鸡牡丹鼻烟壶 - 故宫生活器具类藏品

    玻璃胎画珐琅 锦鸡牡丹鼻烟壶,清乾隆,通高5.8厘米 腹径3.9厘米。 鼻烟壶作扁圆体,撇口,圈足微外撇,有铜镀金壶盖。 鼻烟壶以涅白色玻璃为胎,通体饰画珐琅花纹。一面绘锦鸡牡丹,另一面绘白鹇玉兰,颈与足分别饰花草、如意云头纹各一周。外底中心书蓝釉“乾隆年制”双竖行楷书款。壶体花纹绘制精细,色彩鲜艳,构图优雅,寓意玉堂富贵,具有吉祥色彩。 玻璃胎画珐琅工艺是...

    309 画珐琅 珐琅 锦鸡 蓝釉 玉堂富贵
  • 紫檀雕锦纹三镶青玉如意 - 故宫生活器具类藏品
    紫檀雕锦纹三镶青玉如意 - 故宫生活器具类藏品

    紫檀雕锦纹三镶青玉如意,长51.1厘米。如意为紫檀木制,通身饰万字不断头锦纹,间饰错金、错银团寿字。如意首镶镂空双螭捧寿玉饰,中腹和尾部亦镶镂空螭纹玉饰。三镶如意是乾隆时创造的一种新型制。在以紫檀为主的竹木如意的首、身、尾三处留出位置镶入玉饰件,其中镶嵌古玉的特别为高宗所喜爱,称许为“汉玉香檀接柄长”、“得一含三趣可详”。这种三镶如意此后非常流行,还影响到竹...

    1606 紫檀木 错金 镂空 螭纹 镶嵌
  • 铜钱编狮子 - 故宫生活器具类藏品
    铜钱编狮子 - 故宫生活器具类藏品

    铜钱编狮子,清,长22厘米,宽7厘米,通高18厘米。清宫旧藏。狮子用清铜钱币编造而成,狮身缀有金属珠饰件。雄狮头戴红绒球,威风凛凛;雌狮憨态可鞠。铜钱编狮子编造手法独特,构思巧妙。这对铜钱小狮子曾在1924年西安举办的赈灾义展中亮相,是清宫廷中有特殊贡献的玩具。...

    1881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生活器具类藏品
  • 珊瑚雕松石云蝠纹鼻烟壶 - 故宫生活器具类藏品
    珊瑚雕松石云蝠纹鼻烟壶 - 故宫生活器具类藏品

    珊瑚雕松石云蝠纹鼻烟壶,清,高6厘米,口径1.6厘米。鼻烟壶为珊瑚制成,通体以红色为主,其间略有白斑纹。扁瓶形。壶体一面浅浮雕苍松、山石、灵芝,另一面雕祥云、蝙蝠。两肩部凸雕暗兽衔环耳。烟壶配黄料托嵌翠盖,下连象牙匙。珊瑚为海洋中珊瑚虫的骨化石,种类很多,以红、白色居多,其中颜色纯正的红珊瑚为上品。红珊瑚又分深浅两种,浅红或粉红者被人们称为“天使面”或“孩儿...

    1835 珊瑚 扁瓶 浮雕 灵芝
  • 蒋廷锡绘梅雀图康熙帝书雪梅诗折扇 - 故宫生活器具类藏品
    蒋廷锡绘梅雀图康熙帝书雪梅诗折扇 - 故宫生活器具类藏品

    蒋廷锡绘梅雀图康熙帝书雪梅诗折扇,纵31.3厘米,横50厘米。此扇一面为蒋廷锡绘梅花山雀,图中山雀笔法细腻精工,神态自然,有栩栩如生之貌,梅花则勾写兼备,风格清爽。款署“臣蒋廷锡”,钤“臣廷锡”朱白方、“朝朝染翰”白方印。另一面为康熙帝御笔书诗“积雪梅犹冷,春寒竹色沉。占年思易作,恶酒自高吟。久止通辰乐,更新味道深。光风来锦甸,生气佐同心。得梅后宫中树。”钤...

    1563 蒋廷锡 宸翰 引首
  • 紫檀嵌玉云头式如意 - 故宫生活器具类藏品
    紫檀嵌玉云头式如意 - 故宫生活器具类藏品

    紫檀嵌玉云头式如意,清,长19.8厘米,首宽3.2厘米。清宫旧藏。如意柄紫檀质,圆柱式,尾稍粗,颈稍细,光洁圆滑。首部云头式,中嵌玉饰一块,砣出浅浮雕 灵芝纹。尾端嵌青白玉饰,并配蓝色穗及珊瑚珠。清乾隆朝以后,宫廷中流行一种三镶形制的如意,即在木制如意的首、身、尾部镶嵌玉饰。此如意虽只首、尾两镶,但形制设计显然来自三镶如意的影响,其风格轻巧纤秀,且愈经摩挲,...

    1554 浮雕 灵芝 珊瑚 镶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