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崇祯款铁梨木雕象纹翘头案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崇祯款铁梨木雕象纹翘头案 |
时代 | |
门类 | 家具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142896)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崇祯款铁梨木雕象纹翘头案❖图片
崇祯款铁梨木雕象纹翘头案❖简介
明崇祯,长343.5厘米,宽50厘米,高89厘米。
此案案面用厚度近10厘米的独板制成,连同两端翘头系一木连做。直牙条,牙头做出雕象纹,象鼻微卷,两象合之又似下卷的云纹。牙头以夹头榫结构与案腿相连。案腿素混面,侧腿间安绦环板,用厚材透雕出大朵垂云纹,居中悬挂。足下带托泥。为减少器身重量并保留看面的厚度,案里挖出凹槽。槽内有阴刻“崇祯庚辰仲冬制于康署”款。据此得知此案制成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款识应为当时的主人购置时所刻的纪念款。康署为今广东省德庆县。此类大案造型浑朴凝重,存世较少,而带年款者更少,对研究明代广东家具的风格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关知识科普
象纹
古文献中常有关于象的记载,如《吕氏春秋·古乐篇》载:“商人服象”。殷墟候家庄西北岗殷代大墓中发现了象的遗骸,由此可以推断,商代在中原地区是有象生存的。也正因此,商代青铜器上常以象的形状作为装饰。
牙条
很多家具在立木与横木的支架交角处多运用形式不同的牙子来装饰。这种牙子中长而直的称为牙条。
牙头
较短或较小的牙子俗称“牙头”。
夹头榫结构
家具术语。牙条与牙头一木连作,在腿上端开出向上的豁口,牙条里侧开槽,将槽口对准腿上的豁口压下去,把牙条夹在两腿之间,这种结构称之为“夹头榫结构”。
夹头榫
案形结体家具的基本制法之一。腿上端出榫并开口,中夹牙条、牙头,出榫与案底面的榫眼接合。
混面
传统家具构件上线脚造型之一种,即高起的素凸面。
透雕
雕刻技法之一。一种是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背景部分,有单面雕、双面雕之分。另一种介于圆雕和浮雕之间,常用于民间床、窗、梁、护板的雕刻中。
角牙
横材与竖材相交的转角处装饰的花牙称角牙,横材在下称坐角牙,横材在上称倒挂牙子或“挂角牙”。
托泥
传统家具上承接腿足的部件。明清家具中有的腿足不直接着地,另有横木或木框在下承托,此木框即称为“托泥”。有的托泥之下还有小足,小足才是真正落地的部位。此部件多见于条案、几类等传统家具,以增稳重之感。
阴刻
阴刻:将图像、文字以凹陷形式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