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吳鎮71歲書畫冊《墨竹譜》,每開縱40.3厘米,橫52厘米,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冊繪於至正十年(1350),係贈予其子佛奴畫作。全冊二十二開,前兩開書寫蘇軾〈題文同畫竹記〉,後二十幀分別畫新篁、嫩枝、老幹、垂葉、雨竹、風竹、雪竹等,畫竹或粗竿挺拔,或細枝臨風,古秀蒼勁,風神瀟灑。每幅皆以草書題寫畫墨竹的要訣與心得,誠為一件書畫合壁的佳作。
這套竹譜的圖文組合最值得稱道,畫面上書與畫的「經營位置」的創意:承前而啟後。在宋以前,圖上都不落文字,連作者的名款都沒有。北宋開始,畫上漸有作者姓名和時間的落款,開始時寫得極小,或隱在畫中,生怕影響了畫面。至元代趙孟頫出,強調以書入畫,不但注重用書法的筆法作畫,而且其畫上所題的詩、文也漸多,有時為記事甚至出現長題。吳鎮此《墨竹譜》冊,在其豐富多變的構圖中可以清晰地感覺到作者在畫之前已為題文預留位置。書與畫開始在畫面上平分秋色,相得益彰,形成了中國畫不同於其他藝術的最具文化意義的特色之一。
吳鎮(1280—1354),字仲圭,號梅花道人,<嘉興人。工詩文,擅書畫,與黃公望、倪瓚、王蒙合稱「元四家」。
吳鎮書蘇軾題文同畫竹記1
吳鎮書蘇軾題文同畫竹記2
小坡竹石
儗與可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