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文 凌虛臺記。國於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飲食與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於終南。而都邑之麗山者。莫近於扶風。以至近求最高。其勢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嘗知有山焉。雖非事之所以損益。而物理有不當然者。此凌虛之所為築也。方其未築也。太守陳公。杖屨逍遙於其下。見山之出於林木之上者纍纍。如人之旅行於墙外。而見其髻也。曰是必有異。使工鑿其前為方池。以其土築臺。高出於屋之危而止。然後人之至於其上者。怳然不知臺之高。而以為山之踊躍。奮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虛。以告其從事蘇軾。而求文以為記。軾復於公曰。物之廢興成毀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孤虺之所竄伏。方是時。豈知有凌虛臺耶。廢興成毀。相尋於無窮。則臺之復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嘗試與公登臺而望。其東則秦穆之祈年橐泉也。其南則漢武之長楊五柞。而其北則隋之仁壽。唐之九成也。計其一時之盛。宏傑詭麗。堅固而不可動者。豈特百倍於臺而已哉。然而數世之後。欲求其髣髴。而破瓦頹垣無復存者。既已化為荊棘禾黍丘墟壠畝矣。而況於此臺歟。夫臺猶不足恃以長久。而況於人事之得喪。忽往而忽來者歟。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則過矣。蓋世有不足恃者。而不在夫臺之存亡也。既以言於公。退而為之記。紹聖四年三月十四日。軾在惠州書。
毛笔书法作品 | 苏轼书法《凌虚台记》册(2)
时间 : 2024-04-12 投稿人 : 贝贝 点击 : 次
相关文章
-
书法长卷 | 赵孟頫书法长卷《洛神赋》大图
元代赵孟頫书法长卷《洛神赋》高清晰大图13张,书于1308年前后。 纸本,行书,纵29cm,横220.9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本。此卷《洛神赋》即为赵氏行书代表作。行中兼楷的结体、点画,深得二王遗意,尤其是王献之《洛神赋》的神韵,即妍美洒脱之风致。如端正匀称的结构、优美潇洒的字姿、圆润灵秀的运笔、密中有疏的布局等;同时,又呈现自身的追求,象比较丰腴的点画,轻捷的连笔,飘逸中见内敛的运锋,端美中具俯...
816 赵孟頫 赵孟頫书法 赵孟頫行书 书法长卷 -
书法作品精选 | 曹宝麟行书欣赏《米襄阳研山铭归汉歌并序》
晏庐曹宝麟行书欣赏《米襄阳研山铭归汉歌并序》释文:米襄阳研山铭归汉歌并序 壬午(二零零二年)之春,襄阳剧迹《研山铭》归自东瀛京都藤井有邻馆,六月七日,终见真面于辇下,同观者沈鹏先生暨予、沈培方、白谦慎等。是卷引首乃日酋犬养毅题“鸢飞鱼跃”四字,大略可知流落之时。本幅具绍兴内府诸玺及贾秋壑“悦生”葫芦印、“长”字印等,小米鉴跋剪移于后,中阑入金王庭筠赞三行与《宝晋斋研山图》。入清,归蜀吏于腾。...
1955 名家书法学习 名家书法临摹 行书欣赏 书法作品精选 -
书法名家作品鉴赏 | 梁同书小楷作品《维摩诘所说法供养品》
梁同书小楷作品欣赏《维摩诘所说法供养品》梁同书(1723~1815),字元颖,号山舟,晚年自署不翁,钱塘人。大学士梁诗正之子。他的书法从董、赵起步,并且博涉颜、柳、米等唐宋诸家。时论把他和刘墉、王文治、翁方纲并称四大家。标签:梁同书小楷作品 ;标签:梁同书小楷作品...
1947 名家书法学习 书法练字 梁同书小楷作品 书法名家作品鉴赏 -
兰亭集序 | 唐代薛稷书法《宋御库所藏薛稷拓兰亭序》
唐代薛稷临摹定武本兰亭序《宋御库所藏薛稷拓兰亭序》唐太宗喜晋王羲之父子书法,得《兰亭序》真迹,命人临拓,刻于学士院。五代梁时移置汴都,后经战乱而遗失,北宋庆历间发现,置于定州州治。大观中,徽宗命取其石,置于宣和殿。北宋亡,石亦散失不传。定州在宋时属定武军,故称此石刻及其拓本为“定武兰亭”或“定武石刻”。其拓本简称“定本”。标签:薛稷书法...
1493 兰亭序书法学习 兰亭序书法练习 薛稷书法 兰亭集序
栏目直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