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晓明·简介:
1949年2月,新中国成立的前夕,安晓明就诞生在浙江定海的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里。
他家境贫寒,曾作过农活,学过木匠,也从事过手工艺工作,在工艺美术厂搞过设计,从小他就养成一种独立坚韧的性格。他自幼酷爱书画,因家境贫困之故,无法在艺术方面得到额外的培养,所以他靠自我的艰苦摸索才踏上艺术之路。
早期他深受大师潘天寿和黄宾虹的影响,在不断临摹的过程中吸收了潘天寿的一味霸悍和黄宾虹浑厚华滋的绘画风格。后期就喜爱李可染的绘画风格,自己的风格也从浑厚霸气转为博大沉雄,也愈发地内敛。
同时安晓明也取得了一些荣誉,在潜心苦画创作了很多获奖作品后,他终于在1994年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的会员。与此同时作品《嬉海图》入选第十届全国版画展,《海战图》入建党70周全国美展,《小岛灯会》入选毛主席523讲话50周年全国美展。
安晓明长期潜心绘画,坚持游历于山水与创作之中,也因此少了人与人之间的交道,从而导致他的性格沉默寡言、不善言辞。但是每逢聊到书画创作之时,他就显得异常地精神抖擞,话语也变得滔滔不绝,恨不得与你彻谈到天明。“我愿意用我一辈子的时间都花在书画艺术创作上面”安晓明说。大师喜爱绘画之情可见一斑。
每次去工作室拜访他之时,大师总是穿着邋遢,不修边幅。他说,都把时间都用在创作上了,以致忘了时间和自己。虽然他不注意自己的整洁,但是他工作室却是干干净净的,书和诗经都被他整理得整整齐齐,他绘画所用的桌子,总是显得纤尘不染的。他觉得,良好的环境能给他带来更为广阔的艺术创作思维的空间。
大师不喜欢曝光在媒体下,曾经有电视台想邀请他拍摄他在舟山群岛写生的纪录片,从而让更多人去了解他,认识他,这被他直接拒绝掉了。他不愿意参加拥有商业性质的活动,因为他觉得,当今社会过于浮躁,伪艺术品充斥着整个绘画界,人们过于急功近利,为了金钱和享受就可以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去画一些迎合市场经济的作品。同时他认为,作为一个文人就应当将自己置身于艺术研究,沉醉于艺术创作之中,作为一个有思想、有能力的画家更应当有责任去传承和发扬中华五千年来博大精深的文化,为中国的书画艺术创作作出巨大的贡献。
大师擅长画海,因为他自幼在海边长大,大海对他而言,是一块让他异常熟悉和自在的地方。他笔下的大海,波澜壮阔且汹涌澎湃,他喜欢风雨大作时的大海,他的画作,用笔狠辣,处处都激荡着大自然无边的激情。从20世纪90年代的中期开始,画家独自一人去舟山群岛写生,下决心把舟山群岛的全景尽入画纸。其间,他没有任何的经济来源,全是靠他夫人裱画所得的微薄薪水支持他进行创作,生活异常的拮据。就在这种环境下,他的脚步仍然遍及舟山群岛,每天以群岛为伴,与海浪共舞。就这样十年如一日,早出晚归艰苦创作,呕心沥血终于完成磅礴壮阔的百米长卷“舟山群岛”全景图。
安晓明最让人佩服的是他对于创作时候淡若静水的心境,仿佛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影响他一般,一直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这或许跟他的修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舟山群岛里佛家圣地的普陀山,我们可以经常在那见到他的身影。而佛教的深厚禅宗文化,也一直都在影响着他的修身养性,同时也表现在他艺术创作方面,他的山水画作看上去虽然都显得波澜壮阔且磅礴大气,但是细看并慢慢品味之下,其实每一幅都充满着深沉的意境和韵味,所谓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土一如来。
当他在国内取得巨大的艺术成就之后,为了能够更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更多地去了解和接触外界的优秀艺术文化。他准备今年移居去澳洲的新西兰,去与外国友人进行一系列的艺术探讨研究活动和书画交流。安晓明说,希望能够把自己的艺术思想在澳洲这块土地上传播开来,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弘扬出去,这是他的责任,也是他在艺术领域中一生所追求的事情。
编辑本段主要殊荣1990年11月15日,作品《嬉海图》经中国美术家协会评选委员会评定选入全国第十届版画作品展览展出。
1991年1月7日,作品《海战图-解放舟山群岛》入选建党70周全国美展,并获得银奖。
1992年5月,作品《小岛等会》入选“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谈话》发表5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2000年9月15日,作品《小岛灯会》入选《今日中国美术》(资料卷)。2005年5月,作品《生命活水永远长流》荣获世界华人交流协会国际优秀作品奖。
2010年12月,受到广西书画研究院邀请,参加2010当代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