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仝·简介:
一作同,长安(今西安)人,五代后梁画家。是五代后梁山水大画家荆浩的弟子,陕西长安人。画史上荆关被并称为北派山水画耆宿。尤擅表现关河气势,石体坚凝,山峰峭拔,杂木丰茂,有枝无干,时称“关家山水”。后人称其与荆浩为“荆关”,与李成、范宽,并为五代、北宋间北方山水画主要流派代表。
关仝活动于后梁至北宋初,喜画秋山寒林、村居野渡等题材。他的画风,笔简景少,但气壮意长,在北宋时与李成、范宽并称“三家山水”。传世作品有《关山行旅图》与《山溪待渡图》,皆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山溪待渡图》亦绘堂堂大山之景,极具时代特点,突出了山川雄壮之气,亦北宋以前画风。
关仝山水多画黄河中游地区的巍峰林峦,时而也描绘村居野渡、渔市山驿等生活场景,别具情趣。皴法严实而劲健,力现山崖与林木的坚实形质;画树则有枝无干,观后如临绝壁荒林,唯独不见人物,据说他不擅人物。在北宋水墨山水中也算独特一家。关仝的山水画在构图上继承了荆浩全景式大山大水的格局:“坐突巍峰,下瞰穷谷,卓尔峭拔,……而又峰谷苍翠,林麓土石,加以地理平远,磴道邈绝,桥彴村堡,杳漠皆备。”从北宋《五代名画补遗》上所描述,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北方山水的雄伟气势,其间又不乏细节安排的丰富性。
对关仝的画风特色概括得最准确的是北宋的《图画见闻志》,其中有“石体坚凝,杂木丰茂,台阁古雅,人物幽闲者,关氏之风也”等句。
五代北宋时期的山水画家正是抓住自然山水这一特质,创造了大地山川雄伟壮丽而又富于人情味的景象,这种伟大的记录,正是古代山水画史的一个进步。这一绘画特色在关仝之后的一位山水画家郭熙的《林泉高致》一书中,已说得十分具体:“山之楼观,以标胜概;山之林木映蔽,以分远近;山之溪谷断续,以分浅深;水之津渡桥梁,以足人事;水之渔艇钓竿,以足人意。”由于关仝与同时代其他山水画高手对山水审美内涵的开拓,他们亲临踏勘,通过艰苦跋涉,面对自然的写生和加工后的概括提炼,才使这种类型的全景山水画风得以确立,并走向成熟。
《关山行旅图》 同样是主峰高耸,气势夺人。山中云气缭绕,中间有古寺隐现,谷中流水潺湲,板桥山道,村落茅店,旅客往来,杂以寒林鸡犬,极富生活气息。所画树木有枝无干,用笔简劲老辣。据记载,关仝不擅人物,画中人物多求同时画家胡翼动笔。
这幅作品在风格上完全代表了关仝石体坚凝、杂术丰茂的特色。在山石皴法上,以钉头笔型参以点子和短线条,硬勾密斫,笔法谨严,中锋和侧锋并用,反复皴擦,最后用淡墨渍染,被形容为“刮铁”式效果,山体凹凸分明,而又和谐统一。如米芾所说“关同粗山”,“工关河之势,峰峦少秀”,这是一种粗壮之美。画树喜以夹叶、墨树相间,以浓衬淡,层次分明。树木多是有枝无干,笔迹劲利。米芾认为这是吸收了唐代毕宏的画法。
关仝·作品欣赏
关仝《关山行旅图》
关仝《秋山晚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