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法祀·简介:
冯法祀,生于1914年,别名骆风,安徽庐江人。擅长油画、美术教育。1937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科。曾任武昌艺专教员,中国美术学院副研究员,北平艺专副教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兼绘画系主任、油画科主任。现在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顾问、中国徐悲鸿画院院长、名誉院长。20世纪50年代创作了巨幅油画《刘胡兰就义》,后为中国美术馆珍藏,被称作馆藏“双璧”之一。代表作还有《平型关大捷》、《捉虱子》、《控诉会》和参加“20世纪中国绘画展览”的《南京大屠杀》等。作品与时代脉搏息息相通,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的苦难与奋斗展现其中。
冯法祀1914年生,别名“骆风” ,安徽庐江人,19岁那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南京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科,师从徐悲鸿先生;1937年投身抗日运动,参加工农红军。他的青壮年时代正是战火遍地之时,这深深影响了他以后的艺术发展之路,即把自身的艺术根植于广大的劳苦民众之中。
对于冯法祀先生的作品,徐悲鸿先生的评价是“以急行军之作法,描写前后方动人的景象,作法深刻。”
1933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科,受业于徐悲鸿、颜文梁、吕斯百、潘玉良等大师门下。1946年又随徐悲鸿到北平,参加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的创办工作。1950年中央美术学院建立,他被聘为教授、首任绘画系系主任。他始终遵循年青时代就已确立的为人生而艺术的艺术信念。
曾创作了《雁荡山》、 <捉虱子> 、《演剧队的晨会》、《南京大屠杀》(合作)、《苏州耦园》、《长白山天池》、《西双版纳少女》、《吕霞光夫人像》、《暖冬》、《岁月》等一大批充满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品。其中,尤以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巨幅油画《刘胡兰就义》最为着名。冯法祀的艺术理念中可以看到浓重的「前苏联烙印」。他还是我国优秀的教育家,一生教书育人,培养了许多优秀的艺术家。他的去世是我国美术教育事业和学术事业的重大损失。
2 生平年表
1920年,冯法祀6岁进入江苏省第四师范附小读书,爱好美术,深得老师及同学们赞赏。1928年,在南京一中受到良好的美术基础教育,在周玲荪、冯劭如老师指导下,学习石膏像、风景、静物写生,并作想象画。1933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科,这届西画图学生只录取了冯法祀一个人,师承徐悲鸿、颜文梁先生学习油画。徐悲鸿、颜文梁先生早年留学法国,承接了欧洲19世纪末、20世纪初写实主义绘画传统。1934年冯法祀开始直接受徐悲鸿先生严格的素描基本功训练,从作于那一时期的木炭素描《希腊祭神浮雕》、《酒神》等及以碳精作的<男裸习作>中,可看到他对于徐悲鸿先生教学的理解,对画面中形体结构的深入研究及对于明暗调子的把握。
1936年春,冯法祀随吕斯百先生到雁荡山、普陀山写生,创作油画《雁荡山》,该作品曾于1943年在苏联参加中国艺术展览,苏联评论家对作品在构图,色彩等方面所体现出的中国画传统的特点与风格,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1935年冯法祀参加了12?9学生运动,开始阅读进步书刊,博览中外文艺名着,确立属于自己的世界观、艺术观。
1936年8月,冯法祀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领导的“南京学联”。
1937年,冯法祀“中大”毕业,获学士学位。
同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23岁的冯法祀积极投身抗日运动,8月,冯法祀来到陕西省三原县云阳镇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随朱德总司令北上抗日,在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部从事抗日宣传工作。
1938年,经部队同意离开前线,来到武汉参中“首都平津学生救亡宣传团”。不久,参加了由周恩来、郭沫若等领导的军委会政治部“三厅”的工作,创作了大型水粉画<平型关大捷>及连环画、抗日宣传招贴画多幅。
同年8月,返回陕北,在延安鲁迅文学艺术学院字习并毕业,起“骆风”笔名。
1940年冬,冯法祀到广西柳州参加了周恩来领导的抗敌演剧一队(后改为四队),作大批素描、速写。
1941年,跟随演剧四队,行军数千里十余县,沿途带领美工队,画了几十幅宣传抗日的壁画,到达靖西后,冯法祀创作了油画肖像《靖西老妇》,画家把目光关注在一位社会底层的普通老妇,作品中透出画家作画的执着、认真,老妇人的纯朴。冯法祀回忆:为画这幅作品,老妇人特意穿上家中自己织染、有花边的衣服,正襟端坐,请画家作画。这幅中国早期肖像油画的重要作品受到了徐悲鸿的赞赏,在看过他的抗战写生画后,即聘冯法祀为中国美术学院副研究员,并鼓励他继续在抗敌演剧队从事抗日宣传,以创作反映时代的作品。
1945年,冯法祀以在中缅前线深入生活中构思的草图,在路南中学着手油画<捉虱子>的创作。
1946年这幅对反映抗战期间中国士兵艰苦生活的作品展出后,闻一多先生称赞油画《捉虱子》为抗战中难得的现实主义佳作。同年6月在重庆,冯法祀以全部抗战写生作品参加了演剧四队举办的“抗战八年美术、资料展”。徐悲鸿评价其作品:以急行军作法描绘前后方之动人场面,题材新颖作法又深刻而后者尤为重要,如不深刻则失却最有价值之真实,将变为无意义。冯君能把握题材,写之极致,以绘画而伦,可谓抗战中之珍贵收获也。
在战火纷飞的艰苦岁月,冯法祀先生在艺术创作中以简练、概据的手法,探索、寻求形成了他深刻、强烈、生动、简洁的艺术风格。
1946年,冯法祀被聘为北平国立艺专副教授,协助徐悲鸿主持教学工作。
1948年,与着名版画家李桦一同赴京西小煤窑深入生活,作矿工组画多幅。创作了大型油画<演剧队的晨会> ,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8年,冯法祀完成了大幅油画《反饥饿反内战游行》,以这幅作品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
1950年,冯法祀赴京郊参加“土地改革运动”,创作大幅油画《控诉会》。
<控诉会>题材、人物采自生活,作品人物众多,构图饱满而不拥塞,色彩沉稳而响亮。画面以控诉的农民人群构成的大面积灰色,插入画面中心青年农民土黄色的背影及白色头巾与红色棉袄的青年妇女相映,使作品在压抑中透出一股新的时代气息,呈现出解放了的农民迸发的新的精神风貌。《控诉》的中心人物“老人”站在桌子上控诉,神情激愤,几位农民怕他在桌上站不稳,急忙上前扶着他的腿,这样的细节,是非亲身经历此情此景的人构想不出的。冯先生指着画面上的人物都能说出画的是谁。《控诉》是新中国油画家在建国初期尝试创作主题性作品及大场面构图的一个成功的范例。
1950年9月,中央美术学院成立,徐悲鸿出任第一任院长,冯法祀受聘为教授,担任绘画系主任,兼油画科主任。
1954年,冯法祀赴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深入生活,收集女英雄刘胡兰的事迹资料,开始构思创作巨幅油画《刘胡兰就义》。
1955年,冯法祀参加了由苏联画家马克西莫夫指导的油画训练班,任该班班长。油画训练班汇集了国内当时最具创作活力的一批油画家,他们日后成为新中国油画创作与教学的骨干力量。在“油训班”,冯法祀一方面做了大量的组织工作,同时认真地汲取了俄罗斯写实主义绘画扎实的表现技巧。他曾在《美术》杂志着文《学习苏联专家创作深刻教学的先进经验》并创作出《老国画家》、《阳光下的少女》等油画作品。
1957年冯法祀完成了他作为“油画训练班”进修成果的主题创作,巨幅油画《刘胡兰就义》,这幅作品的创作完成标示中国油画家驾驭大型作品的探索进入了一个成熟期。
<刘胡兰就义>人物众多,场面恢宏,骚动的农民人群与反面人物构成了画面冲突的两方面,在两组动态人物构成中,身着黑色棉衣的刘胡兰与两边的匪兵构成的三角形人物组合如“定海神针”,成为画面构图中最稳定的因素,是画作的灵魂。她的头在撕扯开的棉衣的映衬下形成画面视觉的中心。
阴深的天空,白色的积雪与灰色的农民群体环绕包围住反面人物,匪军黄色的军衣与农民们深沉的色调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刘胡兰的头部与颈部的色彩在黑色、灰色的衬托中成为画面色彩最夺目的部分。
相拥的刘胡兰母亲、妹妹是画中色彩最鲜明的部分,她们的姿态、神情与回望中的刘胡兰的镇定凛然形成对比和呼应,使主体人物与周围人群形成一个构成整体。
《刘胡兰就义》以外光写实色彩完成,这在当时的中国油画创作中是不多见的,需要画家相当的探索勇气与精湛的技巧。冯法祀在这幅作品中开拓性的努力,时至今日仍不断给后人以启迪。这幅巨制现珍藏于中国美术馆,与蒋兆和的力作《流民图》被中国美术馆人士称作馆藏“双璧”。
1957年,正当冯法祀的绘画艺术走向成熟之际,却被错误地划为“右派分子”,受到开除党籍的处分,致使他的艺术创作与教学都受到严重的影响。从1957年至“文革”结束平反前,冯法祀身处逆境20年。面对现实,冯法祀把民族的悲剧与个人的苦难都化解在对艺术执着的探求之中。他在劳动与教学中创作了一系列油画作品。
1963年,冯法祀到山西永济、浑源等地深入生活,为油画创作<龙口夺粮>搜集素材,作外光写生油画《割草的姑娘》、《拾麦穗的小女孩》、《三个推粮的姑娘》、《麦场上的少年》等多幅作品。油画人物以外光写生在这里被表现得炉火纯青。透过作品,体现出画家对劳动者的一颗深爱之心。
1977年秋,“文革”刚刚结束,许多遗留问题有待落实,在期望与等待时代转变的心情中,冯法祀赴山东荣成写生,作油画《成山头之浪》、《浪花》、《龙须岛》、《俚岛海边》、《俚岛渔村》、《晾网》、《拖轮》等多幅风景写生。作品中冯法祀把对社会变迁、个人命运的思考透过明快的外光色彩表现出来。
1979年,冯法祀得到了平反,恢复了党籍,调回中央美术学院任教,恢复了油画系主任职务。个人命运的转机激发冯法祀以极大的热忱投入到新的艺术追寻中。几年中,他作画、讲学,北上黑龙江,南至云南西双版纳,作风景画、人物画多幅,如:《峨嵋清音》、《节日的西双版纳姑娘》、《傣族少女》、《挑水的傣族姑娘》。根据写生创作的巨幅油画《长白山天地》陈列于人民大会堂吉林厅。
1984年秋,冯法祀先生赴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在旅法中国籍画家吕霞先生创办的“吕霞光夫妇画室”成立中,以首位驻“画室”中国油画家展开了艺术考察与交流。
1985年,在卢浮宫以作品原尺寸临摹法国浪漫主义大师德拉克罗瓦的油画<希阿岛冯法祀的屠杀> (局部)。这幅临摹作品在构图、人物造型,色彩上严守德拉克洛瓦原作的精髓;而笔法、内在的气度与风格又体现出冯法祀的个性。画作绘制过程中,不断引来在卢浮宫参观的各国人士驻足,对于这幅出色的临摹作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幅临摹作品体现出冯法祀重理解,不做表面的描摹,对于徐悲鸿提出的“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之可采者融之”的主张的遵循实践。
回国后,冯法祀在讲学作画的同时开始构思大型油画<南京大屠杀>。1992年1月,与学生申胜秋合作的大型历史油画《南京大屠杀》绘制完成,参加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20世纪中国绘画展览”。
1998年在北京举行“从艺65周年冯法祀教授画展”,为出版大型画册<冯法祀画集>举行首发式。
1999年应邀赴加拿大举办“冯法祀教授素描及部分油画作品展”。
2009年7月16日晚19时35分因突发性大面积心悸梗塞辞世于北京,享年九十五岁。
3 人物创作
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冯法祀创作了<吕霞光夫人像> 、《暖冬》、《廖静文女士像》三幅油画肖像。
吕霞光与冯法祀同时代而于20世纪30年代赴法留学,80年代他在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购置吕霞光画室,捐赠给中国美术家协会。冯法祀在巴黎考察期间,结识了吕霞光夫人,1989年,吕霞光携夫人来华,冯法祀为吕霞光夫人画下了这幅肖像。画中这位经历了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老人神态安详,略显疲惫,透出人世的沧桑。作品笔法阔大流畅,迅疾准确,凝练而简洁,看不出多余的一笔,体现出老画家坚实的功力。
<暖冬>以冯法祀夫人张云先女士为对象。与画家半个多世纪相濡以沫,饱受磨难的老伴在冬目的阳光中织着毛衣。画面中光线以阳光为主,但仍在室内环境之中,人物在阳光与室内环境反光的映照下,造型与色彩都呈现在微妙而多样的关系中,这幅作品中冯法祀把光与色的趣味发挥得淋漓尽致。作品虽然是一个生活中的小场景,折射出“文化革命”后,社会安定生活的一个侧面。
观看《廖静文女士像》很难想像这是出自一位年届九旬的老画家之手。画中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廖静文女士很随意地坐在草地上一把白椅中,神态平静而温和。作品中强烈阳光的表现基本用冷色完成,暖色只出现在反光与明暗交界的部分,这样大胆的色彩表现在中外油画肖像作品中是很少见到的。光源色、环境色、固有色都用冷暖调子变化表现,作品人物造型简洁、明确、强调形体结构的转折及明暗交界部分。
在色彩处理方面,《吕霞光夫人像》以凝练、简洁表现人物气质。《暖冬》用微妙的光线色彩变化烘托人物,表现画家本人及妻子在时代变化中的心态。《廖静文女士像》中对生命的歌颂,对美好的渴望都化在一派明丽的阳光中。画中人物在光与色变化中形象更为突出、丰满,形与色融为一体,达到了交响和诗一般的境界。
三幅作品中的人物都是历尽苦难与世代变迁中的老年女性,这与时下油画界大量充斥着的以青年女子为对象、以满足感官为追求的肖像作品成了鲜明的对照。冯法祀用饱含深情的画笔刻划出的三位老人的形象,与罗丹晚年以老人为题材的系列雕塑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实为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油画肖像作品的经典。
已步入古稀之年的冯法祀焕发了新的激情,创作出一批肖像、人体、风景、静物作品。
在油画<护士的早晨>中,老画家选取了医院每日工作中最平凡的一个场景给以诗意的表现。这幅作品构图活泼巧妙,造型严谨概括,色彩丰富而响亮,艺术表现极见功力。年逾八旬的画家宝刀不老,作品中洋溢着清新的诗意气息,这在冯法祀的大型作品中是很少见的,从中可看出老画家艺术中抒情的一面。
进入21世纪,冯法祀继续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生命力,巨构佳作不断。近作<荷花>系列,以池塘中荷花为描绘对象,用中国画写意之笔法融西方印象主义色彩,姿意纵写,意趣天成。体现出冯法祀晚年更简练、更概括、更明快的追求。
冯法祀早年的美术学习,徐悲鸿对他影响最大。徐悲鸿于上个世纪20年代初留学法国,师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着名现实主义画家达仰?布佛莱(1852—1929),在法德留学八年,得欧洲古典写实主义绘画精髓,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徐悲鸿应蔡元培之约回国,投身于开创阶段的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徐悲鸿自始至终提倡写实主义,立志要复兴中国美术。他认为真正的艺术应是:“真宰上诉、感应上苍,惊天地而泣鬼神”。他的作品与时代的脉搏息息相通,“悲天悯人”贯穿于他的创作之中。由于时代的局限,徐悲鸿作品的主题、人物大都寄兴于古代,以古典寓意于现实,他自己曾讲:“我虽提倡写实二十余年,但未能接近大众”。冯法祀在进入美术创作开始,即把自身的艺术系于广大的劳苦民众之中,“悲天悯人”创作思想的内含是人道主义,在冯法祀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尽是饱受苦难的社会底层。从《靖西老妇》、《饿死的兵》、《捉虱子》、《控诉》、《刘胡兰就义》、《龙口夺粮》、《南京大屠杀》……跨半个多世纪,中华民族的苦难、兴亡尽现其中。
在20世纪30年代,开展西画教育并有社会影响的学校如中央大学、苏州美专、杭州艺专中都有不少绘画基本功很好的画家,如中央大学与冯法祀同学的沙耆,苏州美专的许九龄、费以复等人,但他们日后所走的道路不同。沙耆1937年由徐悲鸿推荐,赴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深造;许九龄后专画蒋介石像,为当时的政要歌功颂德,成为官方画家。冯法祀中大毕业后即肩背画箱奔向中国的西北,目的地是延安,途中遇到红军,被总政治部留了下来,后改编为八路军。冯法祀选择的是用油画艺术投身民族抗日救亡运动,用艺术来为民族抗战作贡献,当时以油画家身份走上抗日前线,走出创作之路的人是不多的。在抗战最初的岁月中,冯法祀经历了八路军平型关大捷、阳明堡大捷、雁门关伏击大捷;在平型关战役中,冯法祀身处平型关战场,后以亲身经历冯法祀创作了《平型关大捷》。当时回国投身抗日救亡的王式廓画了《台儿庄大捷》,这两幅大型作品都参加了抗战一周年纪念画展。期间冯法祀考虑过用教育来救国,他1939年赴四川江津,任教于武昌艺专,而他最后选择是参加抗敌演剧队,用自己的艺术创作与生活,与祖国的命运结合,在祖国与民族的命运大的转折关头,冯法祀选择了以现实主义的道路来实现自己艺术的追求。
4 人物画风
冯法祀非常重视素描,视为一切造型美术的基础。他早年师从徐悲鸿,受到严格的训练,这通过他早年的素描课堂作业及以后的素描作品中体现出来,他油画作品人物造型严谨、有力都得益于此。1979年他在全国高等美术院校素描教学工作会议中发言探讨徐悲鸿素描成就时,谈到“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是对徐悲鸿的素描举繁治要非常准确的形象化阐述。
冯法祀的油画创作,大刀阔斧,不拘泥于细部。作画开始阶段东一笔、西一笔如围棋布子,几笔摆出作品的整体感觉与布局。强调整体,给观者以强烈的震撼。他的油画技巧受之于徐悲鸿的传授,对于徐悲鸿的油画艺术有着深入地研究。
徐悲鸿先生在从事中西绘画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造型风格与表现技巧,他的中后期的油画中已显露出中国气派的章法。但社会动荡,使他不可能深入研究这一课题,这一点他意识到了。他曾讲:以前没有想到油画民族化问题,如果考虑到这一点的话,自信是可以找出一些眉目的。
冯法祀以自己的艺术实践,丰富深化了徐悲鸿所提倡的油画民族化问题,展现了他对于油画民族化的理解。冯法祀提出:艺术家不能脱离祖国。离开人民谈民族化,实质是形式主义。追求民族化,首先要使中国老百姓看懂。艺术家刻划形象不但让人认识,而且要美。油画家要追求和创造造型的旋律,色彩的旋律。一幅作品既要具有大的整体旋律之美,还应是各细部小的旋律的组合。油画的旋律体现要有提练,有概括,删繁就简。徐悲鸿谈到:但取简约,以求大和,不尚琐碎,失之微细。
徐悲鸿曾告诫学生:要永远很客观、很谦虚、很勤奋。他不相信天才,也不认为自己是天才。冯法祀谈到国内油画家时,希望中国的油画家们要更冷静一点,谦虚一点;要加强研究、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有新的发现。一个艺术家人生的追求与艺术的追求是一致的。态度是首要的,要用学习的态度对待要创造的对象,对待艺术要以研究的态度,不能凭老感觉、老经验,只有这样一个艺术家才能永远年轻。
论及艺术创作,冯法祀先生讲到“对景写生,既要心惊造化之奇,又要忠实认真地抓住自然形貌,更要笔墨淋漓,发挥书写之极致;画第一万张画像画第一张画那样始终像一个新手,方产杰作。一幅好画要经得住远观近瞧,远看惊心动魄,近看奥妙无穷,主要取决于正确的观察方法:宏观辩象微观化,微观分析整体化。”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着名油画家詹建俊先生着文论及冯法祀先生:“在艺术创作中他始终遵循着现实主义道路,坚持一切从生活中来的写实精神,强调对生活的实际体验和客观感受,特别重视直接面对描绘对象的观察和写生。举凡作画一笔不苟,笔笔皆以对象的形体结构,色彩冷暖、空间状态等关系为依据,从中引发创作激情,寻求绘置法度,从不凭空臆造信笔涂抹,绝无圆滑晦暗之形色,处理画面极重细致,交代清晰有序。所以他的作品格调纯正,做到了严而不死,紧而不僵、工而不饰的效果,给人以真切、实在、自然的艺术感受。这和当前流行的一些空泛浮滑,扭捏臆造的所谓‘古典’、‘写实’的画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冯法祀谈到:中国的美术家们应立大志、树宏愿、苦心孤诣,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史诗性的画卷。
冯法祀以他坚韧、执着的艺术追求为民族艺术之发展而不懈地努力。他曾说:“作画是我的终生志愿,只要一息尚存,是不会放下画笔的”。
在中国当代历次大的社会转折中,冯法祀始终如一地站在新文化的前沿,坚持现实主义画风,他的作品将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而载入史册。
代表作品
<雁荡山> 、《捉虱子》、《演剧队的晨会》、《刘胡兰就义》、《南京大屠杀》(合作)、《苏州耦园》、《长白山天池》、《西双版纳少女》、《吕霞光夫人像》、《暖冬》、《岁月》。
画家辞世
徐悲鸿的大弟子、中国油画界第二代画家冯法祀于2009年7月16日去世。冯法祀2009年7月16日晚19时35分因突发性大面积心肌梗塞辞世,享年95岁。兹定于2009年7月22日上午十时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竹厅为冯法祀教授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2009年7月22日上午十时,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竹厅内,由中央美术学院为中国着名油画家、徐悲鸿的学生冯法祀教授举行了遗体告别仪式,包括徐悲鸿夫人廖静文、中国油画学会会长詹健俊等众多国内文化、艺术界知名人士,以及专程从成都飞赴北京的冯老生前好友李任仕和冯老先生在川的关门弟子林跃等参加了告别仪式。冯老先生的家人特地在冯老先生手中放上了他最钟爱的油画笔,祈愿他能在天堂继续挥洒艺术。
靳尚谊表示,冯法祀创作的《刘胡兰就义》,在新中国上世纪50年代的文化创作中具有一定的经典性,这幅作品也是冯法祀最有名的作品,目前该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冯法祀在70岁后又焕发了创作第二春,创作了一批风景和人物画,“他的创作中,现实主义里头带有写意,色彩则吸收了印象派特点。”靳尚谊说。
冯世光告诉记者,父亲一直从事现实主义绘画,去世前一段时间接到今年秋季一个以现实主义为主题的展览邀请,心里还挺高兴的,没想到竟然等不到那一天。“我可能会拿着画笔就走了。”冯世光一直记得父亲冯法祀的一句笑言。没想到一语成谶,冯法祀去世前两天还在坚持画画。
教育:
1933年入南京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科学习油画,师承徐悲鸿。
冯法祀·作品欣赏
冯法祀《刘胡兰》
冯法祀《刘胡兰就义》
冯法祀《靖西的市场》
冯法祀·相册
冯法祀·画像·照片
冯法祀·10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