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书画资料 | 为何古人都爱画高士图?

时间 : 07-05 投稿人 : 小娴 点击 :

崇尚“士”文化,是中国历代文人墨客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士”文化的成熟,在绘画尤其是人物画方面的突出体现,就是高士绘画的形成。所谓高士,盖指博学多才、品行高尚、超脱世俗之人,多指隐居山野田园之雅士。在读书求仕的时代,高士的归隐与逸致,开拓了中国山林文化、田园文化,对中国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高士题材历来也是中国画家所青睐的创作内容之一,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重要位置,对近现代中国人物画坛影响颇大。

高士文化的社会背景

中国“士”文化源远流长,自先秦时期儒道两家就提出两种隐逸观。儒家以积极入世的人生观为根本思想,主张隐以待命,“隐”与否主要看“道”之有无。道家以“无为”为宗旨,尊重生命、崇尚自然,主张高度自由、自主的精神生存状态,追求“达生、无累”的生命境界。儒道两家的隐逸观,对古代文人在人格构建、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方面均产生过重大影响。

至魏晋时期,士族阶层兴起,或为政治权贵,或为经济大族、文化大族,所谓的“魏晋风度”、“高士文化”就是名士贵族的精神产物。面对社会动乱,士族阶层感叹人生无常,企求解脱人生苦难,寻求逍遥境界。于是,玄学盛行,学派众多。

有以阮籍为代表的逍遥论,以嵇康为代表的养生论,以《列子·杨朱篇》为代表的纵欲论,还有何晏、王弼的无为论,向秀、郭象的安命论等等。魏晋形成的人生观,虽然角度各异,但皆“意欲探求玄远之世界,脱离尘世之苦海,探得生存之奥秘。”具体表现在:饮酒,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之感叹;服药,借此养生求仙;两性解放,摈弃“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教;放情山水,既“尽幽居之美”, 又“备登临之美”;清谈,有从容轻松、充满幽默的清谈,也有激烈慷慨之辩论;崇文,以达精神超越与心理慰藉。“士”文化的成熟,为后期高士绘画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为何古人都爱画高士图? | 书画资料

△谢稚柳 高士图

高士绘画的人文情怀

纵观中国美术史,宋代以前,美术创作更多具有教化功能。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主张“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修身”。修身就是自我德行的完善和提升,不仅在思想认识上,最重要的是在行为实践上自觉提升自己。因此,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的是儒家教化天下的思想理念,主张通过诗、书、礼、乐等来塑造符合儒家社会理想的人,这种情怀在五代时期卫贤的人物绘画《高士图》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为何古人都爱画高士图? | 书画资料

△卫贤 《高士图》局部

《高士图》描绘的是汉代隐士梁鸿和其妻孟光“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故事。梁鸿夫妇有才学而不求富贵,隐居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以诗琴自娱,自食其力、安于劳作,是儒家推崇“君子”之楷模。

画家卫贤把梁鸿夫妇的居所布局于山环水绕的自然美景之中,画面上部巨峰壁立、山峦叠嶂,下部茂林修竹、潺潺流水,以此衬托“高士”志在山野的高雅志趣。画面中心,梁鸿端坐于榻,坦然平和,静心研读;孟光双膝跪地,将食盘高举齐眉,以示对丈夫之敬重。二人虽房舍简陋、布衣粗食,但高洁美德令人之敬意油然而生。《高士图》托物言志、借景喻人的表现手法,使高士完美的伦理人格得到进一步升华, 给人以可亲可近、可感可敬的审美愉悦,是儒家“君子比德”说的典型代表。

为何古人都爱画高士图? | 书画资料

△宋 马麟 《静听松风图》

宋代以后,艺术审美向哲思性转变,人们更加重视心灵自由的追求和人文思想的表达,更加向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内心世界的真实流露,把艺术教化寓于审美功能之中,使文人画得到真正的发展。具体表现在绘画尤其是人物画方面,体现出来的是对人的生命与尊严、意义与价值的理解。故常常借助于诗画,或表现山水情怀、自然情趣,或隐喻世情冷暖、感悟生活,人物画更侧重展示精神面貌、高贵品格,反映时代变化,表现社会现实。这从宋代《静听松风图》、《柳荫高士图》中可见一斑。

宋代马麟的《静听松风图》,一高士悠然坐卧于虬龙般屈曲蜿蜒的古松之下,罗衣解带、袒露胸怀,听风冥想,道骨仙风,放浪形骸之外。松风阵阵,吹入高士之怀,吹动观者之心。高士的拂尘扔在一旁,松风拂去尘埃,吹散心中的尘意。童子站立其旁,似观者如临其境,体悟高士玄远放松之情怀。画家马麟的作品,倡导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生理念。

为何古人都爱画高士图? | 书画资料

△柳荫高士图

南宋著名的《柳荫高士图》,描绘的是柳荫之下,高士头戴葛巾、袒胸赤足,席坐豹皮之上,微微醉意之中,俯首品读。反映出归隐田园后怡然自得的心境,不谋荣利、超尘脱俗的精神世界。画面虽场景平淡,朴素自然,但却寄情深长、托意高远,给观赏者带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人文情趣和超远理趣,已成为历久弥新的人物画创作题材。

高士图的艺术特征

高士图题材广泛,追求笔墨传神。不但描绘文士、儒士、逸士、隐士,也表现游方僧道、渔翁樵夫及艺者农人,凡心性高洁、超尘脱俗的士子高人,甚至一些高品位的仕女也常常被纳入高士图的范畴。唐代孙位的《高逸图》,五代贯休的《十八罗汉》图,南宋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太白行吟图》,明代陈老莲的《屈子行吟图》、《归去来辞图卷》等等,以及清代上官周、任渭长、任伯年创作的高士图,可谓佳作辈出,形成了高士人物绘画独特的艺术特征,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重要位置,对近现代中国人物画坛影响颇大。

为何古人都爱画高士图? | 书画资料

△唐代孙位 《高逸图》—阮籍

一、注重神态刻画

中国古代的高士人物画,不仅强调外形的肖似,更注重人物性格与内心世界的揭示,即追求“神似”。把“形”作为“神”的载体,写“形”是为了“传神”。比如南宋画家李唐的《采薇图》就十分注重刻画人物的神态和心理活动。

为何古人都爱画高士图? | 书画资料

△南宋 李唐《采薇图》局部

《采薇图》描绘的是殷被周灭后,殷贵族伯夷、叔齐,不愿降周,不吃周天子之饭,深山采薇而食的故事。图中伯夷、叔齐对坐山林巨石之上,伯夷双手抱膝,目光炯然,坚定沉着,侧首聆听叔齐的谈论,眉宇间仿佛流露出亡国的痛思和忧愤;叔齐则身体前倾,右手撑地,左手探指,像是在表达愿随兄长拒绝富贵、不食周黍的坚定决心。形象表达上,伯夷、叔齐面容清癯,身体瘦弱,肉体承受着山野生活、野菜充饥的巨大折磨,但是在精神上却丝毫没有被困苦压倒。清代张庚在《浦山论画》中评价这件作品时说:“二子席地对坐相话言,其殷殷凄凄之状,若有声出绢素。”可见,《采薇图》在人物的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绘上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二、强调意境营造

意境,是中国画的精髓,人物画的灵魂,是中国美学思想的重要标志,是情与景、意与境的高度统一。

为何古人都爱画高士图? | 书画资料

△宋 李唐 《采薇图》 局部

同样看《采薇图》,近景画一松、一枫相对而立,树干奇崛如铁、挺拔坚硬,枫树的耐寒与苍松的不凋,恰恰对应两位高士坚定不屈的高贵品格。中景用浓重茂密的树木衬托出两个身着淡色衣装的人物,使主题人物十分突出。远处的悬崖峭壁,松树上缠绕的古藤,无不营造出一派荒芜寂静的场景。摆放的篮子和镢头是二人山中采薇的工具,这一小小细节,不仅突出了主题,更使画面增添了一种怡然自得、随遇而安的情致。一条逶迤蜿蜒的小溪从崖下流过,虚实对应、动静结合,使作品的意境更加自然灵动。整幅画面的气氛肃穆而凝重、萧瑟而恬静。李唐通过描绘这个历史故事,来褒奖南宋与金国对峙之时的爱国守节之士,谴责投降变节之人,可谓是“借古讽今”,用心良苦。

三、讲究笔墨情趣

高士人物画十分注重笔墨技巧,画法工笔居多,其中有工笔重彩,如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也有工笔淡设色,如卫贤的《高士图》 和曾鲸的《张卿子像》。《韩熙载夜宴图》在用笔及着色等方面达到了很高水平,全画工整精细,线条细润圆劲。主题人物韩熙载面部蓬松的须发,勾染结合恰到好处,好像是从肌肤中生长出来;人物衣服纹饰的刻画严整又简练,利落洒脱,勾勒用线犹如屈铁盘丝,柔中带刚;如果仔细观察,还可以看到服饰上织绣的细入毫发的花纹,极其精工。在用色上更加独具匠心,人物多用朱红、淡蓝、浅绿、橙黄等明丽的色彩,室内陈设、桌椅床帐多用黑灰、深棕等凝重的色彩,色彩对比、黑白相间,相互衬托,赋予画面一种沉着雅正的意味。

为何古人都爱画高士图? | 书画资料

△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闲坐箫管

高士人物画也讲究技法的多样性,既有如上述的工笔画,还有画法洗练纵逸的简笔人物或写意画。尤其以南宋梁楷的《李白行吟图》、《泼墨仙人图》最具代表性。

《李白行吟图》采用大笔泼墨的画法,寥寥数笔就在粗犷流畅、浓淡干湿的墨色之中,把唐代大诗人李白那种豪爽、洒脱、傲岸的气概和才华横溢的神韵表现得出神入化、栩栩如生,真可谓笔简意赅。《泼墨仙人图》笔墨疏阔简约,人物神采清逸潇洒,衣装用大笔横扫而出,墨色淋漓,酣畅痛快,泼墨衣服虽无线条,但韵味十足,有如御风而行于虚空之中。

为何古人都爱画高士图? | 书画资料

△梁楷 太白行吟图

高士已往矣,但高士精神长存,所画不仅为寻古趣、拟古意,更为寄情怀。

相关文章

  • 书画文摘 | 齐白石晚年绘写和平鸽
    书画文摘 | 齐白石晚年绘写和平鸽

    1950年,《人民画报》约请当时已年近九旬的齐白石画一幅《和平鸽》,寓意世界和平。然而,白石老人却迟迟没有动笔,他对学生娄师白说:“我以往只画过斑鸠,没画过鸽子,也没有养过鸽子,不好下笔啊!”为了画好鸽子,齐白石让弟子许麟庐买来一笼鸽子饲养在家里,每天作画之余,亲自喂食喂水、打扫卫生,仔细观察它们的轮廓、羽毛、爪子等体态神韵,以及觅食、打斗、嬉戏、飞翔、起落...

    1519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知识 | 钱松喦花鸟画欣赏【20幅】
    书画知识 | 钱松喦花鸟画欣赏【20幅】

    钱松喦自幼学习传统诗书画,30岁时即为国文、山水画教授,古代文学和传统中国画的功力极为深厚。钱松岩的作品,章法构图变化多端,色彩运用大胆独特,个人风格显著明了,堪称“承前启后,一代宗师”。钱松喦花鸟画欣赏△钱松嵒 松菊犹存△钱松喦 秋菊△安居图△钱松嵒 花鸟 1945年作△钱松嵒 花鸟△钱松嵒 百乐延年△钱松嵒 春江水暖△钱松嵒 菊花△钱松嵒 花卉草虫△钱松...

    1581 钱松岩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资料 | 埃贡·席勒作品欣赏
    书画资料 | 埃贡·席勒作品欣赏

    20世纪初奥地利绘画巨子,表现主义画家。1890年出生于奥地利图尔恩,逝于维也纳。席勒自画像16岁的席勒考入维也纳美术学院,在克里姆特指导下学习,并结识了科柯施卡。他的画最初受学院派和印象派影响,打下了坚实的造型基础。受克里姆特和科柯施卡之后,他的作品具有明显的装饰风格,这表明他受到新艺术派——青年风格阿拉伯式图案的强烈影响。如果说克里姆特的艺术是从象征主义...

    1067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文摘 | 陈宝琛书法作品欣赏
    书画文摘 | 陈宝琛书法作品欣赏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一字伯泉,号弢庵、陶庵,福建闽侯人。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编修。历官江西学政、内阁学士、山西巡抚等,宣统帝(溥仪)师傅、弼徳院顾问大臣。工书法,学黄庭坚,又擅画松。△楷书七言联△楷书“驶视四遐”△楷书刘子语△楷书七言联△楷书沧趣楼杂诗△1924年作 行书龙门对△ 1933年作 楷书“学赋馆”△1933年作 楷书匾额...

    1078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文摘 | 邵增虎油画作品《农机专家之死》
    书画文摘 | 邵增虎油画作品《农机专家之死》

    林彪、四人帮以极其残暴、恐怖和血腥的手段,在各个领域进行了极端野蛮的迫害。一时血泪汇成江河,冤、假、错案堆积如山。十年的反革命大破坏,是一场历史的大悲剧。我们这些从十年浩劫中走过来的文艺工作者,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为后代留下一些反映这次生死大搏斗的文艺作品,如果不是这样,后代会谴责我们,我们也无以安慰死者。《农机专家之死》这张画我抓住一个死字。死谁死了?怎么死的...

    719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讲解 | 黄秋园先生《山家茅屋图》作品鉴赏
    书画讲解 | 黄秋园先生《山家茅屋图》作品鉴赏

    此幅《山家茅屋图》为黄秋园先生1977年所作精品,整幅画面布局精巧,以色补墨,淡赭渲染,把深秋的凉意和萧瑟都展露无遗。画面中虬松交枝错叶,穿插有致,自画面的右下方拔地而起,一直延伸到画面的中间部分,松树前实后虚,笔墨层次分明。临水有一屋舍,中有一人独坐。水景用留白来表现,不着一笔,却感觉静水深流,流淌不息。各种树木遍布山腰,虚实相间,浓淡交错,画面自然生动,...

    917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学堂 | 石鲁荷花作品欣赏与拍卖
    书画学堂 | 石鲁荷花作品欣赏与拍卖

    荷花作为纯洁的象征,寓意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行,石鲁荷花亦是如此。“文化大革命”中石鲁身心遭到了极度摧残,他把书画作为言志的特殊武器,同邪恶势力进行战斗,反复画巍峨屹立的华山,清高淡泊的梅兰荷菊,把满腔心血倾注于画中,借物抒怀。石鲁大量写荷花始自1970年代,画家的遭遇与境况使得他从早先的主题创作中走出,作品逐渐走向书写内心世界。而荷花挺拔孑出、傲然不群的性...

    802 石鲁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文摘 | 刘海粟作品2017年多少钱一平尺?
    书画文摘 | 刘海粟作品2017年多少钱一平尺?

    先来看看刘海粟2017年拍卖最高成交价前10幅作品,计算一下刘海粟作品2017年多少钱一平尺?1、1983年作 水牛 镜片 设色纸本拍卖价格:943.00万尺寸:96×179cm拍卖时间:2017-06-14拍卖公司:广东崇正拍卖有限公司此刘海粟画作15尺,每平方尺拍卖价格62万。2、1931年作 裸女 布面油画拍卖价格:517.50万尺寸:80×50cm拍...

    616 刘海粟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资料 | 大师笔下的莲藕,味道各不同!
    书画资料 | 大师笔下的莲藕,味道各不同!

    莲藕一身宝,秋藕最养人。蛰伏了一整个春夏,也经历了一年中最丰沛漫长的雨季,因此口感上更加的鲜脆可口。今天带大家欣赏大师笔下的莲藕,味道可真不一样!△清初 石涛 枇杷清藕题识:滴滴酸同味,黄黄胜过金。有仙难作酒,无藕不空心。设芰情非少,投瓜意可深。如何清更极,未许一尘侵。△清初 石涛 莲的心题识:此根未露谁先栽,此子已成花未开。根老子香两奇绝,世人岂复知从来。...

    229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讲解 | 刘文西,第五套人民币毛主席画像创作者!
    书画讲解 | 刘文西,第五套人民币毛主席画像创作者!

    刘文西的画作被称为“是15亿人看得最多的”。因为他有幅观众最多的“特殊作品”,那就是第五套人民币上的毛主席画像。目前使用的5元、10元、50元、100元上的毛泽东头像都出自他之手。△第五套人民币毛主席画像(素描)1933年出生在浙江嵊州。黄吐画派创始人。第五套人民币毛泽东画像创作者,西安美术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获国家第一批名师称号。第六届全国...

    654 刘文西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文摘 | 吕纪花鸟画《桂菊山禽图》欣赏
    书画文摘 | 吕纪花鸟画《桂菊山禽图》欣赏

    吕纪(1439—1505年),字廷振,号乐愚,浙江宁波人。明孝宗弘治年间(1488—1505年)宫廷画家,官至锦衣卫千户和指挥同知。以花鸟画著称,典型风格为工笔重彩画法,源自本朝边景昭,上溯五代黄筌,亦能工笔淡彩和水墨写意法。所取题材,多赋予吉祥富贵寓意,形式上也追求富丽华美的审美意趣,风格是鲜明的宫廷艺术特色。笔墨表现多工写结合,花鸟工细,背景粗健,通过对...

    1792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文摘 | 错过了林风眠,我们错过了100年!
    书画文摘 | 错过了林风眠,我们错过了100年!

    林风眠1900年11月23日出生于广东梅县(古称嘉应州)白宫镇阁公岭村,家名绍琼,学名凤鸣,后改风眠。出生于贫农之家,幼时即喜爱绘画,中学时代,其习作极得老师梁伯聪的称赞,给他120分,而给其他学生最高只有80分。学生问梁伯聪为什么,梁伯聪说:“我的习作100分,林风眠的习作好过我,所以给120分,你们的比我差,只能得80分!”林风眠故居林风眠1919年梅州...

    256 林风眠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学堂 | 孙雪泥作品欣赏
    书画学堂 | 孙雪泥作品欣赏

    孙雪泥(1888~1965),原名鸿,字杰生,一字翠章,号雪泥,以号行。上海金山人。拜钱病鹤爲师。山水师吴门派,花卉果品设色清雅。解放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以上内容《孙雪泥作品欣赏》由美术资料网整理发布。...

    1573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资料 | 谢稚柳《茶花山禽》赏析
    书画资料 | 谢稚柳《茶花山禽》赏析

    谢稚柳《茶花山禽》红嘴白头翁温婉倚立于山茶枝头,紧缩双翅以御寒冬,小鸟以深厚繁复的点染,凝练沉稳的勾勒,现纤巧秀雅之仪态,不仅贴近古人的灵魂更加贴近自然。白色山茶冰清玉洁,生意盎然,花瓣片片掉落,直到生命终结,也保持着最美姿态,画面花朵陪衬深绿色花叶,清新贴切,静若仙子。造型以元明奇肆的折枝构图,细笔勾勒轮廓,重笔之余更重墨,兼之笔头旋转多变,故而画面温润清...

    1027 谢稚柳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科普 | 郎世宁《瑞谷图》欣赏
    书画科普 | 郎世宁《瑞谷图》欣赏

    《瑞谷图》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镇馆之宝,作者是意大利画家郎世宁。雍正初年(1723年)恰逢难得一见的丰收年景,雍正闻报各处粮食丰收,大悦,便令大学士张廷玉传旨,让宫廷御用画师郎世宁作《瑞谷图》。此后连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稔。瑞谷图中有五穗,分别象征:国泰、民安、家和、业顺、人兴。△郎世宁《瑞谷图》61cmx183cm全文点校如下:上谕,朕念切民依,今岁令各省...

    1318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