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的一天,一个孤独的身影伫立在洛阳龙门石窟内一隅,久久不动。一千多年的岁月里,数不清的文人墨客像他一样,满怀希冀,跋涉千山万水,来这里与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文明接触、拥抱。
经历了漫长岁月的佛教东传路上,印度文明与中原文明不断地融合,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丝绸之路上的千余座石窟,集萃起从希腊、印度到西域、凉州的中西文化精华,它们互相化育,为大唐气象注入浑朴的旷野之力,在到达洛阳的龙门石窟时,已经完成了整个中国化的全过程。
几年来,数次前往山西九大石窟的他,一直被古代人类文明交融的穿透力激荡着。彼时,在静静流淌的伊河水畔,在陡峭崖壁上密如蜂窝的洞窟及千姿百态的雕像面前,他顿悟了。回到广东揭阳,他相料、选题、设计、画图、雕刻,灵感如泉涌。短短一个多月,他通宵达旦,一股作气创作出了八件玉雕作品,神形俱佳,件件精品。
他就是国家一级、高级工艺品雕刻师,2017年度“天工奖”金奖获得者张志坚。“天工奖”由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中宝协)于2002年创立,至今已成功举办十六届,是中国玉雕界最权威、影响力最大、作品水平最高的评奖类活动,堪称玉雕界的“奥斯卡”。日前,2018年第十七届“天工奖”已陆续开始征集作品,全国各地的玉雕师都在绞尽脑汁、拿出看家本领设计、雕刻作品参赛。
张志坚也不例外,但在龙门石窟感受到大唐浩荡气象的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从艺之路,心里默发大愿:以追溯文化源流的广度,深入研究佛教雕刻艺术,从兼容并蓄的文明融合中,挖掘中华传统文化核心,在此基础上,精进技艺,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毕生精力。
追溯历史源流探寻创作本真
时光倒流回18年前,新千年的钟声带来新的气象,时年20岁的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美术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张志坚来到揭阳。先是教绘画,然后又做雕塑,一转眼,五六年的教师生涯过去了。
揭阳是“中国玉都”,云集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玉雕师。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志坚结识了玉雕大师赵平。赵平毕业于北京玉器厂玉雕技术学校,毕业后在北京玉器厂任设计师,1992年被委派到广东揭阳,几年后成立自己的工作室独立发展。
张志坚师从赵平研习玉雕技艺,因为有多年的美术功底,又极擅雕塑,刻苦钻研的张志坚玉雕设计与雕刻技艺与日俱进,得到恩师赵平的充分认可。五年后出师,张志坚便自己办起了玉雕厂,生意很快红火起来。2011年,张志坚荣获“亚洲玉雕大师”称号,三十已立的他沉浸在忙并快乐的小幸福中。
玉雕厂做的都是中规中矩的市场货。琢玉日久,张志坚越发觉得只制作市场货并非自己想要的。他仿佛听到内心深入有一个声音在呐喊。但是忙碌的日常工作与生活,让他来不及仔细聆听。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
2015年,珠宝行业的不景气,让张志坚有了更多思考的机会,“与绘画、雕塑一样,翡翠是一种载体,创作出来的不应该仅仅是工艺品,还应该传达创作者的想法、素养和精神。”张志坚这样想,也不断尝试着在雕刻时将自己内心的东西表达出来。
他追寻着,感受着,探索着,最终把目光锁定到了犍陀罗艺术上。深感佛教文化深奥的张志坚,每去到一处佛教壁刻胜地,心底的那个声音就更清晰一点。最终,他决定通过钻研佛教题材的历史源头,去创作有灵魂的翡翠玉雕。
佛教诞生于古印度,古印度北部的犍陀罗地区是公认的佛教艺术的源头。从印度孔雀王朝开始,佛教传播的洪流便分别向南北两个方向蔓延。南传佛教主要影响了缅甸、泰国、柬埔寨、斯里兰卡等地。北传佛教又分为两支,一支从印度抵达西域,在汉朝时传入中国,称为汉传佛教。另外一支则主要在西藏地区传播,称为藏传佛教。而从西域到达河西走廊,再由河西走廊传入中原的佛教传播又称为佛教的东传。这条与古代丝绸之路相融合的佛教传播之路,浸染了民族文化的色彩,完成了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一座座屹立千年的石窟,构筑了佛教东传的路标。
佛造像不仅是佛教史上的奇葩,更是世界文化的瑰宝。2015年,混沌初开的张志坚在汲取了石窟中佛造像的灵感后,创作的作品《渡》、《虔诚》分别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和优秀奖。
雕琢玉石之美,功夫在“画”外
黄金有价玉无价,正因为玉的贵重、华丽,很多玉雕师入行一久,慢慢就迷失在这个浮躁的行业里,忘了自己是匠人,而更多把自己当成商人。
佛说,心中有莲,花开见佛。美术专业出身的张志坚,从业以来,一直坚守着那颗“真善美”的艺术初心,深研佛法后,他更是感悟到,琢玉,琢的是自己的心,琢掉浮躁、琢掉功利,琢出不朽的作品渡己渡人。这便是作品《渡——世间百千万厄》的创作来源。这件承载着张志坚思想转变的作品,荣获了2015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铜奖。
心越虚空,越知不足。2016年,张志坚又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技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玉雕大师高兆华为师,精研技艺。“南派”玉雕在发展中一直以创新精神独领风骚,以雕法细腻、花色繁多、轻灵飘逸、玲珑剔透而见长。高兆华的代表作黄龙玉雕《日月同辉》采用“掏腔”技术和一度失传的“活环术”,目前估价达4亿。
身为玉雕项目的国家级大师,自己又是老板,67岁高龄的高兆华依然勤雕不辍;天天接触贵重的玉石料,却独独喜欢接地气的生活;平易近人,不辞辛劳传承技艺……老师身上散发的这些人格魅力无时无刻不感召着张志坚。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张志坚深知“功夫在画外”的道理,他挤出时间,通过观摩博采众长,通过习练书法、绘画和雕塑创作来拓展艺术感受和思维,通过读书深入中华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审美趣味为翡翠玉雕注入更多的精神内涵:作品《青龙》可见中国古代玉璧的影子,《一叶一如来》则是犍陀罗佛教艺术与现代简约之美的完美融合……他的作品《子有天佑》、《唐韵》连续荣获2016、2017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铜奖,《禅定》在2017广东省工艺美术精品大展上荣获精品奖。
看着身边的一本本画稿,一桢桢图纸,一本本获奖证书,张志坚感受到,心中所要追求的那个境界始终还在前方。
2017年3月,一块出自木那场口的玉料摆在张志坚的面前,海天一色,点点雪花,混沌初开。张志坚立刻被喜悦充溢。木那是帕敢场区中重要而著名的老场口之一,由于开采时间长、储量少,产量比较低。
越是珍爱,越是不敢轻举妄动,为了达到“技”与“艺”、“玉”与“神”的完美结合。张志坚冥思苦想了几个月。最终决定用它做一尊阿弥陀佛。中国人物绘画史上有著名的“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之说,前者指的是原籍西域曹国的曹仲达,他官至北齐朝散大夫,画过许多佛陀、菩萨、可惜没有作品流传下来,直到20多年前山东青州龙兴寺遗址出土佛教造像时,人们才真正见识到此种风格。张志坚以此为灵感创作,除了佛陀身躯比例、结构和面部五官、表情让人赞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佛陀的衣服,褶纹起伏很大,立体感强,再现出“曹衣出水”的神韵。
单纯的仿古并非艺术创作,创作灵感虽来自久远的佛教造像,但作品却融入了现代审美和张志坚个人对佛教文化的参悟,尤其是开脸,通过面的挤压,体现出五官的线条,再加上背面完美的调水处理,佛陀面相极好,光泽独特,仿佛有了灵魂一般,让观者如沐佛光,自然而然心生赞叹、崇敬亲近。
翡翠牌《花开见佛》先是在2017广东省工艺美术精品大展中荣获金奖,随后一举夺得中国玉石雕刻作品最高奖项“天工奖”金奖 。
获得“天工奖”之后,张志坚坦言肩上的压力更大了。压力一方面来自弘扬翡翠玉雕技艺的自觉;另一方面来源于对翡翠玉雕的进一步探索:如何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洛阳龙门石窟一行,让他有了用一系列作品向经典致敬的计划:用岫玉以临摹并再创作的形式,雕刻犍陀罗佛陀造像。
张志坚向记者展示了已经完成的佛陀头像岫玉玉雕,以及数件尚在打底稿的玉料。他表示不给自己设定完成创作的时间,雕刻过程重在体悟当时工匠在制作塑像时所融入的情感与想法。他说:“玉雕不能总以商业为目的,该多一些纯粹与本真。”
良师益友常来常往匠心传承非遗技艺
据说在所有的“天工奖”金奖获得者中,张志坚要的工费是最低的。与其说他是匠人,不如说他在以艺术家的身份要求自己。
张志坚擅于结合各种雕刻手法进行创作,在创作和雕刻过程中不断推出新的理念和新的创意,把自己的艺术思想通过手中那精致的玉石表现出来。他希望大家能多接触到它的东西,希望大家认可他的艺术理念、艺术行为、艺术方式。
张志坚出工很慢,有时一块玉料搁置半年,他也不动。
欲见最美的风景,必先走过最曲折孤独的路途。这是一场艰苦和兴奋的博弈,坚持就是一切:坚持艺术的初心,坚持自己心中的目标,坚持自己的审美,坚持挑战自身能力的底线。
看玉、画玉、雕玉,感觉来的时候,张志坚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经常一干一夜,直到黎明才去休息两个小时,赶在8点半工作室开门前准时到。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一块默默无闻的石头,从打完粗坯开始,一点点变化,越来越清晰,直到最后传神。这是一个让人惊讶的“从无到有”的神奇的创造过程。
一块翡翠原石,只有在对的时间,碰上对的玉雕师,它才会大放异彩。同一块翡翠原石,在不同的玉雕师手里,因受玉雕师本身文化、修养、生活阅历的不同,也会被设计成不同的题材。玉器的最终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雕刻师傅的工艺和水平上,一块好的原石,遇人不淑,一刀错雕,损失巨大,回天无力。
这种时候,别人躲得远远的,张志坚却总是忍不住救急。一位江西的货主,48万买的材料,找了一位玉雕师雕刻绿度母。谁料在揭阳等了一个月,盘缠都花尽了,成品出来后,不但形不好裂也没避好,拿到市场上,开价才11万。眼看要血本无归,他们求到了张志坚。张志坚二话不说,就接下了。赶了五天四夜,货主最终以67万出手。
心是莲花,佛在心中,慈悲也在心中。问及此事,张志坚并不多谈,只是感慨地说,一是不忍心暴殄天物,二是不忍心见他们倾家荡产。
“玉石行业并不像常人想像的那么光鲜亮丽,一块石头可以让人富有,也可以让人穷到吃不上饭。一分色差十倍、百倍的价,稍不留神看走了眼,赔钱得遍地。也不乏几个亿身家的,最后穷得连饭也吃不上。”
张志坚技法多变,绺裂处理刁钻,作品构思巧妙、工艺细腻,在业内本来就有“佛教人物第一人”的美誉,再加上他慈悲、善良、朴实、乐于助人的秉性,慕名而来的客人和朋友越来越多:有大师级的同行来让他把关作品的,有要求鉴定真伪、评估价格的,有寻求加工落款的……只要不是在创作的紧要关头,张志坚都尽量抽出空来热情接待,有问必答,有求必应,能教绝不推辞。
大唐,如一座高峰,屹立在历史深处,同时也矗立在今天人们的心中。张志坚认为是包容的力量缔造了巍巍大唐,让中华文化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创建了一个伟大的文化盛世。
面对传统手工技艺遭遇的传承危机,张志坚深感,包容的必要性。想包容,能包容,首先要有一颗玲珑剔透、无分别的心。他对人对事,都坚持如此。
谈及非遗现状,张志坚感慨说,目前学习玉雕的大多只会坚持个三四年,拿个中级职称就走了,出去做老板、赚快钱,但这些人只学了手艺,基础还是薄弱,根本谈不上传承,这是整个行业所面临的紧要问题。
如何将传统的、优秀的东西继续传承下去?国家近些年一直在弘扬工匠精神,张志坚认为每一个手艺人都应该重视、响应,从自身做起,秉承匠心。
志存高远,坚定不移。张志坚毅然决然地走在传承非遗技艺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