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在文玩圈、玉石圈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丰厚的文化底蕴与悠久的历史相结合,造就和田玉独一无二的“江湖”地位。
难以置信,如此热门的和田玉,也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小知识”。作为玉石爱好者速来看看你知道几条吧!
首先国石之争
关于“谁才是当之无愧的国石”至今仍在争论,翡翠党、钻石党、南红党为此高谈阔论。
也许他们并不知道,早在20年前专家学者以历史性,文化性,艺术性,经济性等多种标准,建立了评定国石的基本原则。
评定原则
1.质地细腻,温润,可用于日常;
2.文化底蕴丰厚,历史悠久,国风大美;
3.经济效益显著,流通性强;
4.全球性认可度高,名声享誉世界。
在如此严苛的条件下,和田玉自当以领先优势稳坐“国石”宝座。
再就是“和田玉”由来
早在石器时期和田玉就已然出现,周朝时更是进入皇家内院。
张骞出使西域曾携带大量和田玉,用以邦交,起到沟通政治的作用。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因在昆仑山发现和田玉矿脉,故而命名为昆仑玉,之后又被称为“于和玉”、“塞山玉”、“禺氏玉”、“真玉”等等。
直至清末光绪年间,才被正式统一命名为“和田玉”,至今方百年余。
故而和田玉本身历史悠久,而“和田玉”这个名字却还很年轻。
还有就是,软玉并不软
和田玉被世人称为软玉,实际上它并不软,硬度比钢铁还高。
在雕刻过程中绝佳的硬度和韧度使其拥有超高的可塑性,阴刻线绝不会出现崩口。
这对玉器的艺术造型和精雕细刻有着极大的好处,因而和田玉雕件异常注重线条的细腻流畅。
最后,已被开采近万吨
7000年的时间里,和田玉在融入国人生活的同时,也在被大量开采。
史料记载,自夏商时期至清末年末,共开采和田玉9968吨。
和田玉刚被发现时是显露在山体外,经过千年开采挖掘,如今和田玉资源稀少,开采甚是艰难,需深度挖掘方能得到少量玉料。
不可再生资源一直是和田玉紧俏的重要原因,愈加稀少的和田玉,将来的某一天一定会被开采完。
故而看到心仪的玉石好好收藏吧,想想若干年后,市场上将再无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