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曦《棋》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壮阔,“石室冠林陬,飞泉发山椒”的绮丽,“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秀,“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的静谧……文人对山水是极爱的,画家的笔墨或移步换景卷入江山万里,或墨色点点勾勒烟雨江南,或半壁山水寄望诗情意味。
瞿利军《水乡渔隐》
葛洪《黄沁山水》
葛洪《山水》
曹扬《晚秋山水佩 》
曹扬《桃花坞》
不知何时起,独具匠心的手工艺者将妙法存之的山水画与润泽无瑕的玉“勾搭”在了一起,悠山,闲水,从此这份痴狂再未停歇。
陈冠军《高山流水》
陈冠军《四季良辰》
玉雕师们或因地制宜,将山水之妙融入玉石;或寄情牌子,将山水之法渗入其中,以画入玉,将山水的形意表现在方寸的玉器上,以刀代笔,深入浅出,化繁为简,山水情致,立入良玉,意气风发,赏之怡然。
赵显志《山水亭台间》
赵显志《虫趣•秋意图》
李剑 《梵镜》
欣赏一件山水玉雕作品,与读一首山水诗,观一幅山水画又是不同的。山水诗以文写景,以文寄意,山水的妙趣,笔者的心境,散落在字里行间,那是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山水画以重墨写形,以淡彩写意,是指点江山,亦或是泛舟湖上,都在尺幅之中展露无遗,那是一种视觉冲击后的心灵感触。少了文字,少了笔墨,与山水玉雕相依的只是如洗白玉。
林光《山水之间》
尤志光《寿元无极》
庞然《渔舟唱晚》
从采料到设计,再到动刀,是要倾尽玉雕师的心血的。对山水玉牌的要求更是严格,玉质不佳不能选,玉色不均要摒弃……层次在平面的玉雕上表现淋漓,奇峰怪石,闲云野鹤,翠竹清涟,飞檐翘角,在不同的主题中,各成焦点。春山野渡,踏歌而行,渔舟唱晚,亭台楼榭,小桥流水,清风徐来,只要简单几笔,味道就吹散开来了。阴刻、阳刻共同致力于山水雕刻的白玉无瑕。
卢伟 《落英缤纷》
卢伟 《别梦依稀水云间》
徐凯《姑苏城外》
拾级而上,庙宇独立,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含蓄美学;长河落日,大雁归去,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胸襟气度;扁舟岸侧,杨柳依依,是“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幽静生趣。苏城的玉雕师们以意蕴悠长的山水玉雕作品,来表达自己的心境与情感。
王一卜《秋水长天 》
方红根《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