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查海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基本结束,考古人员在遗址共发现了44件玉器,其中包括玉斧7件、玉凿7件、玉7件、玉匕13件、玉管6件、小玉环1件,其余为玉器残片。
那么,这些玉器是做什么用的?
相对而言,玉斧与玉凿简单一些,这些玉器刃部十分锋利,玉器的上端顶部和刃部都有不同程度的崩痕,个别玉器刃尖残损。这些现象表明,它们都经过使用,应该是一种加工规整、小巧精致的手工工具。考古人员研究的重点是玉的用途。
2500多年前的古人将“半环形有缺口的佩玉”称为玉玦。
为研究这种玉器,辽宁省已故考古学家孙守道当年曾遍查古籍,发现所记载玉的用途与查海遗址出土时的情况有明显区别。
据《荀子·大略》记载:“绝人以,还人以环。”后世对此注释说,古者,臣有罪,放于境3年不敢离,给环则可还。在那个时期,有绝交的意思。
此后的史书记载当中,还有表示决断的意思。《史记》关于鸿门宴的记述中有“范曾数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者三”;东汉的《白虎通义》中有“君子能断则。环之不周也”等。
查海遗址出土的7件玉,其中有4件出土于文化堆积层当中,因为脱离了特定的环境,难以判断其用途。另外一件出土于43号房址中,因为同样的原因难以判断其用途,但是恰恰在这个43号房址当中,考古人员发现查海人的一种重要葬俗——居室葬,并在墓中发现了成对出现的玉。
由研究员、曾任省考古队队长、现任省考古学会理事、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辛岩编著的《查海——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发掘报告》中,详细记录了考古人员发掘这一居室墓的情况。书中记载,43号房址玉玦成对地出现在查海人的头部位置。无独有偶,此后,在时代接近的内蒙古自治区熬汉旗兴隆洼遗址墓葬内,也出土了一对玉,恰在死者头部的两耳处。
孙守道当年推断,查海人生活时期,玉的用途与后代人所赋予的含义有着根本的区别。那个时期,玉是一种耳饰。玉之所以有开口,原是用来夹在耳垂上。
为了验证这一推断,当年孙守道还在考古现场做了验证,果然可以妥帖地戴在一位女士的耳朵上。孙守道这样描述效果:“黑发黄肤白耳,婉丽动人。”
由此,孙守道认为,查海玉早在8000年前就做耳饰,是迄今为止世上最早之玉耳,是耳饰之祖。
查海或已出现专业玉工或玉匠
辛岩说:“查海遗址玉器发现的重要意义,还是应该用苏秉琦教授的三句话来概括更为准确,查海遗址出土玉器解决了玉的发展史上三个重要问题,一是对玉的认识,二是对玉的加工,三是对玉的使用。”
查海遗址出土的44件玉器从颜色上看,分别呈乳白色、浅绿色、黄蜡色。其中乳白色为主体,数量较多,使用广泛,而淡绿色、黄蜡色玉多做玉匕、玉管和小玉环。这些玉器经过鉴定,全部是透闪石、阳起石类的软玉。所谓透闪石、阳起石类的软玉,其为人们所熟悉的代表玉种有和田玉、岫玉中的河磨玉等,都是真玉。
辛岩说:“这些现象反映了查海人对玉的识别能力很强。”也就是说,尽管玉石在自然界中数量稀少,人类历史发展到查海人这一阶段时,人们已经具备区分真玉与石块的能力。
不仅如此,查海人还掌握了比较熟练的玉石加工方法。在查海遗址出土的玉器当中,如玉、玉匕,器物上面可以看到明显的切割痕迹。经专业人员鉴别研究,发现查海人是采用玉砂加水的方法进行切割、开料的。玉料分割如此,在玉器加工过程中,查海人同样也掌握较为熟练的琢磨、钻孔和抛光技术。
以钻孔为例,查海人对玉器的钻孔采用的是对钻法,即在玉器的两侧同时研磨开钻,这样做既规整,成功率又高。对于玉器表面的抛光采用了特定的方法,玉器的表面光洁度很高,制作出来的玉器形制简单、小巧精致且实用性很强。因此有专家认为,查海人中已经有了专业的玉工。
当然,在查海人时代,玉器仍然是珍贵的稀缺物品,这不仅仅是因为与其他出土文物相比,玉器出土数量相对很少,还有玉器本身给人们透露的信息。
据介绍,查海遗址出土的玉器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受浸”。玉器受浸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现象,其特征是玉石表面因为长时间接触油脂,呈现出与原始矿石不同的特别光滑润泽的效果。查海遗址出土的这些受浸玉器告诉后人,当初它们的主人是怎样经常将玉器放在手中把玩,其珍爱之情由此可见一斑。
遗址上空两次出现不明荧光
考古过程中也有很多有趣的事。
1988年8月间,由于查海遗址发掘连续取得重大进展,发掘面积迅速扩大。
夜幕降临时,尽管劳累了一天,考古队员都很疲惫,但在那个闷热的夏夜,既没有电视可供打发时间,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可以参与,队员们多数时间都是围坐在农家小院里,一杯红茶,一把扇子,闲聊消暑。
阜新市博物馆馆长、研究员胡健回忆,有一天晚上9点钟左右,不知谁在小院的墙外喊了一声:“快看,遗址那边是什么?”
院里的考古队员都站起来,向遗址方向看。胡健说:“遗址的位置比村里高,村里也没有高大建筑,抬眼就可以看得到。”
只见遗址上空有一个发光的柱状物体,远远看去,那样子很像是日光灯,周围还散发着银色的光环。在他们观察的时候,遗址上方的这个光柱体正缓缓地向天空升起,在光柱体上升的过程中,光环也慢慢地扩散,最后呈现彩虹的形状,照亮了半个天空。
就在人们惊叹的时候,仿佛受到了惊吓,村子里的猪、狗等各种牲畜都嘶叫个不停……
大约十几分钟后,发光体在持续的升腾中,光色越来越淡,感觉就像被风吹散的云,静静地远去,最后消失在夜色中。
事后老乡们都找考古队员探究,当然,考古队员无言以对。
胡健说:“大约半个月以后,这一现象再次出现。”在夜晚的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同一个形状。这一次,人们冷静了许多。
那时,查海遗址刚刚出土玉器不久,面对这样那样的问询,有人干脆就说:“那是玉器发出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