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参玉一改往日严谨科普的风格,给大家来一期文艺八卦的内容。从文学影视、诗词歌赋的只言片语中,解读一下和田玉对国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一是前些天热映的清宫剧《延禧攻略》中有这样的一个情节,皇后大寿,纯妃千挑万选的进献了一件“暖玉”玉佩,并称其在寒冬时节佩戴在身上能隐隐升温。还有人从旁道出了其和田玉的身份。
今天我们不做剧黑,也不吹毛求疵地指责,直到光绪年间才有和阗直隶州这一行政编制。我们只关心一下这堪称自然界的“暖宝宝”的暖玉,它的本来面目到底是什么?
无独有偶,在金庸先生的第一部武侠作品《书剑恩仇录》中,虚构了乾隆皇帝出自海宁陈家的身份,并在弘历认祖归宗,第一次见到亲弟弟的时候,将自己贴身佩戴的一件暖玉玉佩送给了陈家洛,还记得参玉幼时读到这里时大感神往,真的有这么一种触手生温的玉石吗?这个疑问牢牢的刻在了笔者的心灵深处。
再一次看到类似的描写是高中时读铁云先生的《老残游记》时,主人公在泰山斗母宫中见到一块儿神奇的“温凉玉”,从其描述中参玉猜测这是一颗广义和田玉的衍生矿,一半是玉,另一半是较厚的浆皮层。由于成分的不同,二者物理上的比热容存在一定差异。所以才会给人一边温暖,另一边冰凉的错觉。
不要认为这些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描述都是凭空捏造出来的,至少铁云先生在金石收藏,甲骨文研究上的学术地位是远非今天的马老师、杨老师所能比拟的。而且《老残游记》这部作品里透露了大量的作者的价值观和实际生活履历,很值得借鉴推敲。
之前不少支持存在暖玉这一玉种存在的人还经常拿李商隐《锦瑟》一诗中“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两句作为证据,这明显是尚且不能正确断句的产物,通读全文者便会知道此句中用“暖”来形容的是太阳,而玉,则是在日光下似乎被烤得冒了烟。
如果深究这个问题,我们还得引入“软玉”这个概念。今天我们谈及这个名词是指19世纪末法国科学家德穆尔利用硬度差异来区分普遍意义的翡翠与和田玉的概念,在此我们也无暇展开详述了。总之这是一个近现代较为科学的玉石划分观念。
但历史上国人是另有一种软玉观念的。不过在古籍上一般写作“瓀玉”、“瑌玉”或是“碝玉”通常是指一种外观与优质和田玉相似,但硬度略低的玉石。参玉大胆猜测,其极可能是产自岫岩或其它区域的广义和田玉。
而与之字形相近,古人称温热的水为“渜”,这个字与暖字发音相同,且“暖”与“软”发音相似,如此一来,数千年来浑浑噩噩的诈传中,暖玉和瑌玉就搅成了一锅粥。
仔细梳理,古人当以一种外表与和田玉相似的石头为“碝玉”。但此“瑌玉”并非今天我们科学上的“软玉”概念。而古人又将具有触手升温这一特征的优质和田玉称之为暖玉,但这只是物理上给人的错觉,它并非是真的自身发热。
文学艺术上这样描写实际上是充满了国人自古以来对和田玉寄托的情感,如果你留意到《书剑恩仇录》中,乾隆给自己弟弟的那枚玉佩上所刻的“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这16个字,可能会对和田玉与民族文化有另一层次的认知。你的玉是“暖”、是“瑌”、又或是“软”,也就不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