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挂件
其实,自从上古女娲补天用五彩石的传说开始,玉石和人之间就逐渐合二为一,甚至达至天人感应的境界,这符合道家的天人学说。清初文学家曹雪芹在他的《红楼梦》里就赋予贾宝玉为“通灵宝玉”在人间的化身,称赞他品性高洁,没有一丝秽气。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面对异族侵略,始终践行着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华君子风范。
唐朝是佛道共存,以佛立国的时代,玉壶也不免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作为玉文化的一种外在形制,玉壶在唐代的出现不是历史的偶然。众所周知,在中国历史上,唐朝是以它开放繁荣的盛唐气象而著称于世的。当年武则天以周代唐,为了维护自己“女主”政权的合法性,不得不披上佛家的宗教外衣。而佛教相对于等级森严的儒家礼教来说显得不那么死气沉沉,而且更具有民间基础,这无疑会促成开放社会风气的形成。反映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就是女性体态以丰满圆润为美,衣饰崇尚宽袍长裾。据说洛阳龙门石窟大佛就是以武则天为原型塑造的,呈现出线条柔美、神采丰逸、姿容圆润的艺术特色,而玉壶则很好地契合了这一趋势。因此,它也就具有了与生俱来的包容气质。
说到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云:“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里,我们看到作为诗人的王昌龄在送别好友时,表达了以一片赤诚之心相待的真挚情谊。“冰心”配“玉壶”,更加形象地说明了“玉壶”所蕴含的高贵的人格特质。也许是某种巧合吧,现代科学发现,玉石外表给人晶莹剔透,温润细腻,平易近人的感觉,而且它自身具有一些对人体有调理功效的元素。也就是说,当欣赏者把玩玉壶时,它本身的元素会慢慢渗透进人体肌肤,从而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