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玉雕
《周礼·天官·大宰》记载:“以九职任万民……五曰百工,饬化八材。”郑玄注引郑司农云:“八材:珠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木曰刻,金曰镂,革曰剥,羽曰析。”《考工记·总叙》载:“刮摩之工:玉、楖、雕、矢、磬。” 据此推想,今俗称的“玉雕”一词是否古已用之?《说文》言:“琢,治玉也。”古代“琢”字本身专指对玉的加工制作,如“玉不琢,不成器”,琢玉一词是琢的复词。雕,《尔雅·释器》载“玉谓之雕”,又“雕谓之琢”。《孟子》云“必使玉人雕琢之”,雕与琢同义。由此出现一组关系:雕=琢=琢玉=治玉。可见,若称“玉雕”,则会出现“玉琢”、“玉琢玉”等不合逻辑的名称。由此揣测,在中国古代,“玉雕”同“雕塑”一样,“玉”和“雕”两个字是分开的,玉工和雕匠分属两个工种。故古不称“玉雕”,多谓之“琢玉”、“治玉”。
古代琢玉图
研究某一概念时,既要分析传统的习惯,不脱离当时的历史语境和背景,也要与时俱进,看到概念的发展与演变。现代汉语中,“雕”的字义愈加宽泛——在玉石、象牙、竹木等材料上刻,上述磋、磨、刻、镂等字眼似乎已惯于用雕字来代替,如牙雕、石雕、木雕,当然,还有玉雕。
从琢玉到玉雕,看似简单的词序颠倒,历经数千年,除为符合现代人的语言习惯外,也合乎“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单从字面上理解,不管是琢玉,还是治玉,人的行为都在材料前,彰显的是人的力量。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一个“攻”字,可见制玉之艰难,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斗争,以脚蹬手磨的方式使其成为人们想要的样式,是人对玉的征服。作为技艺的玉雕,人的行为在材料后,制玉过程是在尊重珍惜材料、认知理解玉文化的前提下,巧施技艺,与天地合作,达成和解。其次,作为名词的玉雕,包含制玉的结果——用玉石雕琢成的器物的概念。再次,是工具的变革。从低矮型砣机、坐凳式砣机到电动工具、数控技术,从夏商之际的石砣到铜砣、西周末春秋初的铜砣到铁砣,再到如今的金刚砂工具,“雕”相对于“琢”而言,似乎更贴合电动工具制玉的效率。当然,制玉者应保持平和的心态,雕玉琢心,追求少、慢、拙、难的工匠精神。
玉雕的概念被世人广泛接受非无本之木,它涵盖了制玉的工艺过程、玉器的自然人工属性及玉文化的丰富思想。
二雕塑与玉雕
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借鉴、挪用、转化在当代中国雕塑中不乏优秀的作品实例。如今,“中国梦”启迪灵智,传统文化在活态传承的过程中,逐渐与当代艺术创作、城市日常生活融为一体,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
玉文化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从未间断的一种文化,从原玉、神玉、王玉、礼玉、德玉至民玉,从物质之石到文化之石,亘古流变,经久不衰。它承载着独特的中国美学思想和艺术精神,并在当下得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当代雕塑家对玉雕的借鉴主要在材料、工艺、文化等方面,这类作品与其说是玉雕,不如说是以玉石为媒介的当代艺术作品。
王少军的《通灵》、《松下吟》等作品,用玉雕语言继续演绎着“角儿”的人文生活,以淡然自若的神态和肆意逍遥的心态雕琢出多种生活景象与诗意想象。“角儿”应物象形、随色赋类,语言平实质朴,意境古韵雅致。新的角色,让人感受到“角儿”的润泽以温、不挠而折,化古为今,开创新貌。无独有偶,许亨的《异生系列》让异化的生灵从雕塑“飞”入玉雕,栖息在枯枝上,酣然入梦,照进现实。
《松下吟》/ 王少军
《异生系列》/ 许亨
钱步辉在80年代曾有过玉雕厂工作的经历,如今,他复归玉雕,探索着二者的有机融合。作品《妈妈您在哪》以人们熟知的“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为背景,在这里,干裂土地上的小蝌蚪要找的不仅仅是妈妈,更是对以往生存环境的找寻。故事中的小蝌蚪最终找到了妈妈,现实中的我们,还能分辨出地球母亲的真实面貌吗?这件作品入选2011中国·芜湖首届“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并被放大置于芜湖雕塑公园,将作者观念和作品体量放大的同时,更是对玉雕边界与玉石文化的拓展。
《妈妈您在哪》/ 钱步辉
玉材有贵贱之分,对材料的选择无优劣之别,重要的是用适合的材料做合适的作品。再如钱步辉的《上帝的礼物》、《玉钱》等作品,巧用几乎被当作废料的翡翠“公斤料”的形、色、质,在玉料皮壳上做文章,仍能化腐朽为神奇。娄金和于丰也合作的《大米基金》及康悦的碧玉《春芽》,皆取材自边角料,材料虽小,积少成多,大有可观。米是五谷之首,茶是举国之饮,从物质到精神,从现实到想象,玉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当思来处不易,恒念物力维艰。
《玉钱》/ 钱步辉
《大米基金》/ 娄金、于丰也
《春芽》/ 康悦
卓凡的玉制系列作品保持着一贯的装置感,玉雕部分是作品的主体,“开窗”式的局部雕刻,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通过与绘画、影像、光电等技术手段结合,营造出综合的艺术效果。翁振伟在物与影、实与虚上做文章,作品《自在》是用岫玉雕的一组莲花荷叶,残芰断苹,红消翠散。墙面上是光源对实体照射后自然生成的娑婆世界之影,物是影非,归于平静,可谓亦花亦世界,一叶一菩提。
《中国书房—满阶月明中》/ 卓凡
《自在》/ 翁振伟
以上雕塑家将玉作为基本材料,进行雕刻专项实践,“即有向中国传统经典文化致敬之意,也或能预示当代雕塑包括玉雕艺术发展的可能走向。”(许正龙《玉·示》)以此来对接本土雕塑传统,开拓中式和合之道。
三玉雕与雕塑
提到玉雕,人们通常会和传统挂钩,玉雕在中国具有悠久的传统,不等于说玉雕是传统的,况且,传统不等于落后。当代玉雕艺术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性发展,一些玉雕艺术家从传统出发,吸收借鉴雕塑的内容、形式与观念,走向当代。
潘惊石从方寸之间的百兽率舞到自由天地的生死轮回,俏色巧雕,他刀下的草虫动物除鲜活的形态外,还具有时间性和象征性。如《抛物线系列》中蜥蜴与头骨的结合,小和大、软与硬、整和零,生命的两端,连接起物生的抛物线,进而联想到人生的起起伏伏……作品《城市蝼蚁》更具象征性,密密麻麻的蝼蚁争先恐后地涌向负空间,是集体扩张,还是结伴逃离,亦或是彼此间的互相践踏与厮杀。同是动物题材作品,何马的《看过彩虹》和杨波的《自由呼吸》相对温和,但温和中包含着淡淡的忧伤,一只“掉队”的白鹭,一条“垂尾”的鲸鱼,似乎在向人们默默的控诉——何时能够再见彩虹?何地得以自由呼吸?
《抛物线系列》/ 潘惊石
《看过彩虹》/ 何马
《自由呼吸》/ 杨波
杨曦的作品颇具形式感。从他早期的《江南》到近期的《速写江南系列》,有一个共同点是对内容的简化和形式的提炼。镂空的线性语言,将江南朦胧烟雨的似是而非、小桥流水的曲径通幽勾勒的饶有意味。疏密的线条,拨动着看客的心弦;留白的简约,填充起观者的想象。王一卜学国画出身,他的作品重意境的传达,并从中透露出几分诗性。作品《齐飞》集圆雕、浮雕、透雕于一身,温润、开阔、飘逸,是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好诠释。另一件作品《山》,在空间中渐变延伸,清新淡雅、虚实相生,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速写江南》/ 杨曦
《齐飞》/ 王一卜
杨相象作品《山和山》,在城市与自然间寻求平衡,人为的山水,自然的城市,苟且的生活和诗意的栖居,理想与现实的悖论,若即若离。唐木《童年的记忆》是用寿山瓷白芙蓉石雕刻的一组纸飞机、纸船、纸鹤等作品。一个人的记忆,勾起一代人的回忆,通过材料的转换,定格童年的纯真和美好,留存少年的含蓄与青涩,让清风载着梦想,助你我驶向远方……
《山和山》/ 杨相象
《童年的记忆》/ 唐木
中国传统玉雕往往是玉必琢、琢必有意而意必吉祥,直到现在,仍可见这么一大类富有美好寓意的玉雕作品。以上列举的这些作品不都以此为目的,更注重内容的更新、形式的出新和观念的创新,不管接受程度如何,他们敢于尝试、勇于突破的精神值得鼓励,也有助于丰富和活跃当代玉雕艺术。
四关联意义
1、民间和学院互融互通
2015年初,文化部启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玉雕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纳入研培项目。通过彼此的交流互动,于传承人而言,从作坊或工作室模式的相对封闭单一走进开放多元的学院;对高校来说,以此为契机建构合理的非遗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式,与地方建立互动、交流、共生、发展的良好途径,于彼于此,都不失为一种新。从民间走向学院、让学院激活民间,使传统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让现代创意盘活非遗文化,促进学院和民间、艺术与工艺、雕塑和玉雕互融互通。
2、丰富雕塑材料语言
“雕塑,就是应用具体材料实施空间制作,形成饱含创意的审美物体。”雕塑的发展与材料的选择、运用及表达息息相关,从已有的传统材料、工艺、文化出发,能否建构一个既关联过去又展望未来的关系?以玉石为媒介的当代雕塑创作,能够集传统与当代、东方和西方、工艺与艺术于一身,有利于提升雕塑品质、传承雕塑文化、丰富雕塑语言、拓展雕塑边界,“玉”见雕塑未来。
3、有助于建设本土雕塑教学体系
借探讨中国传统玉雕与当代雕塑之关联,凸显近代以来中西“雕塑”概念的不完全对接,分析其原因,比较作为美术领域的雕塑和作为工艺美术范畴的雕塑之异同,突破以往学界偏向对中国传统雕塑重“人物动物”轻“器物”的思维模式,对接中国本土雕、塑传统,探讨“中国传统+现代主义”的工艺之路在当代语境下的走向,建设本土雕塑教学体系,打造特色学科。
4、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玉,石之美兼五德者。玉石这一中式之物是实现传统文化复兴和创新性发展的理想载体之一。通过与当代雕塑的结合,集材美、工巧、艺韵于一身,可折射出社会物质生产、意识形态与文化交流的许多信息,可以更好的向世人展示温润、谦和、坚韧的中华民族特质,以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在全球化背景下,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提高民族身份意识,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走向“和自然、合艺术”的美好未来!
2018年3月于清华园
钱亮
2016年至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博士在读
201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
2010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
《当代工艺》副主编、《中国雕塑》特约编辑、《学院雕塑》编辑
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盛大的节日》负责人;《物非物系列》、《把玩系列》、《小虎妞系列》等作品参加多个国内外展览并获奖;作品被土耳其卡尔塔尔市政府、长春世界雕塑公园雕塑艺术馆、山东美术馆、河南艺术中心等政府、艺术机构及个人收藏;策划“玉·见未来”、“玉·见欧洲”、“玩物尚志”等展览;主编作品文集、发表文论二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