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雄风,气势恢宏。1996年,徐州火山汉墓出土了一件银缕玉衣,是目前全国发掘的银缕玉衣中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件。近日,这件银缕玉衣跟随“大汉雄风——来自刘邦故乡的汉代文物精品展”来到嘉兴,同时展出的还有来自徐州博物馆馆藏的197件西汉文物。
这件距今2100多年前的玉衣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故事?玉衣的主人是谁?在徐州博物馆研究员孟强的讲述中,真相逐渐被还原。
专家简介:孟强, 1970年出生,山东泰安人,徐州博物馆研究员。长期从事考古、文物研究工作。参加了狮子山西汉楚王墓、东洞山三号(楚王后)墓等重要汉墓的发掘,主持、参加多项重要考古调查。以秦汉考古为主要研究方向,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主编出版书籍五部。
观宝
2116块和田青玉片银丝穿缀
汉代最著名的文物当属玉衣。玉衣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尸用具,也是我国最具特色的丧葬用玉,分为金缕、银缕、铜缕和丝缕等。到东汉时期,完善的玉衣制度形成,根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只有皇帝死后才能使用金缕玉衣;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和公主用银缕玉衣;大贵人、长公主用铜缕玉衣。
而本次展出的这件银缕玉衣是1996年从徐州火山汉墓出土的,修复后的玉衣由头罩、前胸、后背、左右袖筒、左右裤管等10多个部件组成,总长1.81米,由2116块和田青玉玉片、1000多克银丝穿缀而成。
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以当时的生产水平,制作一套玉衣非常不易——先从遥远的新疆等地运来玉料,经过一道道工序把它们加工成数以千计、大小形状各异的小玉片,每块玉片都需要磨光和钻孔,编缀玉片还需要许多特制的金丝、银丝。制作一件中等型号的玉衣所需费用几乎相当于当时100户中等人家家产总和,需要一个熟练工人花费10多年的时间方能完成,可见它所耗费的人力和物力是相当惊人的。直到三国时期魏王曹丕下令禁止使用玉衣,玉衣才退出历史舞台。
由来
银缕玉衣主人系何人?
“确定墓主人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通过随葬的私印。”孟强解释道,印章一般所刻即是主人姓名。据专家判断,墓葬的时代应为西汉文景时期,即公元前179年至公元前141年间。而墓里出土的一枚私印亦证实,墓主人名字叫刘和,史书并无记载,应为西汉楚王家族的某位成员。出土的银缕玉衣及一系列实物也印证了《后汉书·礼仪志》所记载的“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和公主死后用银缕玉衣”这一记载。
刘和私印
玉衣出土修复不易。当时,孟强全程参与了徐州火山汉墓的发掘工作。由于年代久远,玉衣上的银丝因时间久远都氧化了,只剩下完整的玉片,玉衣外应有漆棺均朽毁,只剩下棺轮,但玉衣现场保存非常完整未遭骚扰,减少了修复难度。然而,这件银缕玉衣仍旧经过了一年多时间才修复完成,修复经过玉片归位、补配做旧、编连、包边、内囊制作、合成,其中玉片归位修复最为繁杂。
发掘现场
徐州火山汉墓分内室与外室,随玉衣一起出土的,还有一队完整的火山汉墓佣阵以及玉枕、玉握、玉片等一系列具有重要考古价值的文物。孟强说,汉代以孝治天下,认为人死后会到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视死如生”的观念可谓深入人心,故而,汉代的丧礼葬俗中,往往会把墓主人众多生前的日常用品统统纳入墓葬中,也因此,遗留下了一大批珍贵的历史文物。
意义
两汉文化遗存得以保留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由来自丰邑中阳的一介布衣刘邦创建的汉王朝抚平了中华民族自春秋战国以来六百多年的疮痍,形成了博大精深、浩瀚无垠的两汉文化,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个性和鲜明性。
S玉龙佩
江苏徐州,古称彭城,北扼齐鲁,南控五月,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盛而统一的封建帝国——大汉王朝,发祥于此。徐州主城区也是汉代彭城所在地,其周围汉墓分布最为集中,高等级墓葬也最为密集,到目前为止,共发现西汉楚王陵墓八处19座墓葬。最能代表汉代的玉器即玉衣,目前全国已知的玉衣数量大概50具左右,徐州地区就占了近三分之一。考古资料证明,西汉楚国是最早使用玉衣的诸侯国,除了楚王使用外,刘氏宗亲也可以使用,西汉早期出土玉衣数量最多。
民间一直流传着,“明清看北京,隋唐看西安,两汉看徐州”的说法。本次展览所遴选的徐州博物馆馆藏197件西汉文物,以“制如京师与军似雄狮”、“ 国力充盈与生活奢华”、“地下宫殿与永生梦想”三个部分予以呈现。
楚都尉印
走进嘉兴博物馆三楼禾缘展厅,透过高大的玻璃陈列柜,一个金碧辉煌,国力充盈的大汉王朝就这样款款而来。展品中有形制齐全的印章、装备完善的兵马俑、精彩绝伦的彩绘歌舞俑以及晶莹剔透的玉器……可谓精品集萃,除了“银缕玉衣”,其中不乏有“S型玉龙配”、“铜豹镇”、“彩绘陶女跽坐俑”、“楚都尉印”、“绕襟衣女舞俑”等精美文物,这些弥足珍贵的文物展现了豪放、博大的“大汉雄风”,尽显汉代楚王国发达的经济文化成就。
展览期间还将开展主题活动、学术讲座等相关配套活动,部分展品的文创产品也精彩亮相,展览以立体式呈现给广大观众,展览将持续至3月12日。
部分展品抢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