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和一玉器店老板小刘熟识,某次茶谈间,小刘看似无意拿出一个花片,老王对玉器略知一二,看那形制好像辽金时期的春水玉。
小刘对这件东西的来历娓娓道来,据说是他从朋友手上收来的,东西在他朋友家传了不知道多少代了,反正从记事起就看见他朋友挂在脖子上,小刘一直挺喜欢这块玉,三番五次想买过来,但是朋友就是不肯割爱,直到一次那位朋友的母亲住院急需钱,小刘这才有机会以6万元收了过来,后来他还拿到上海请专家看过,专家认为到代,估价好几十万,小刘说可能这就是人和玉之间的缘分吧。
言辞间,老王被这个故事深深吸引,也能感受到小刘对这块玉的喜爱,于是前后来了几次,软磨硬泡,终于以21万的价格买下这块玉——料子是韩国产的,工艺是蚌埠做的,而所谓的传世包浆是牛皮罩上去的,市值250元。
一块玉,配一个故事,或是九死一生的传奇,或是荡气回肠的爱情,或者扑朔迷离的悬案,这都是屡见不鲜的售卖技巧,居心不良的玉商习惯讲故事,用编造出来的情节迂回证明东西的“真”和“珍”,然后等着被故事打动的买家自投罗网。
买玉,别买故事,故事说的再动听,也不要为故事买单,玉石的价格还是与品质紧密相关,巧舌如簧、绘声绘色、长吁短叹都不必当真,不要花大价钱买那些背负一身“传奇”的石头,若真是喜欢故事,用省下的这些钱,可以去剧场听听郭德纲。
玩玉“四个不买”
不买装修:玉是有关文化的东西,好的店面装修和灯光效果能够提升档次,营造氛围,但是如果掏出钱来真金白银地买回家去,那么不要因为商家的装修高档,就付出更多的人民币,你多掏的钱,只是为你在店里面那一种感觉买的单。
一串俄碧菠菜绿的项链,市场价在中四左右,但是放到一个装修豪华的玉器会所里面就成为了“一口价36000”,是的,不给还价。买玉的眼力最重要,不要让买椟还珠的事情重演。当然,除非经济十分宽裕,想找那种尊贵感的消费者可以排除在外。
华贵高堂与常见的玉商,他们的东西一样,但是价格可能天壤之别。
不买故事:玉石自己会说话,无需认为附加很多动听的故事,比如这一件是哪位大师做的虽然没有落款和收藏证书,比如这一批料子是维族原料商为了还人情便宜处理的,又比如这一块古玉是朋友家祖传下来的十分珍贵……等等,以上都可以算作故事。
但并不是说商家所说的玉石来源都是假货,这里特指那些拿着韩料机雕牌子当传世的“子冈牌”卖的商家,那么多的花言巧语只是为了掩饰玉石本身的来路不正。消费者当听到比较不靠谱的故事时,请多加小心,你买的不是西周的古玉,而是上周刚做出来的,这不,还热乎着呢!
不买虚荣:玩玉最重要的是心境,是通过人与玉的对话,在另一个更高的层面找回自己的过程,所以玩玉千万不要掺杂进来虚荣心。爱慕虚荣而玩玉,很可能追求视觉上的白度,而花高价买了一款俄料仿籽的观音,也可能追求名家,而请回来一件落了仿款的东西。
虚荣心使人不淡定,是玩玉买玉的大忌,玉是给自己的,并不要太在乎别人的眼光。
不买便宜:这里所说的便宜并不是指性价比高,而是指小便宜,这世上极少有捡漏之事,都是一个个以为捡了漏其实被捡了的笑话。
春节期间一位朋友在酒桌上兴奋地讲自己的捡漏经历,他在乌鲁木齐一家玉器店,看到了一款标价75000的弥勒佛,问老板什么价格,老板说7500,朋友以为老板少看了个零,连忙激动地刷卡成交。其实我看了东西,是一件青海料的弥勒,我也不好说破去影响他的兴致。
作为一名编辑,我有权利站在消费者的立场去说一说玉器市场那些猫腻。这些话说出来消费者愿意听,很多讲诚信的商家也乐于分享,但势必会引起一些玉商的反感。
我想说,揭露和抨击并不是目的,竭泽而渔是不明智的,说假话卖假货也不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共同营造清新健康的行业环境才是对所有人都好的一件事儿,您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