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无玉不富 人无玉不贵
有关富,中国自古就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但这个说法是有些片面的。这句话的完整版应该是“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整体考量起来,这句话的真实含义其实应该是,只有传承良好的道德风气才能富过三代,换言之,也就是想要长富久贵,应以道德、文章传家。而玉,尤其是和田玉这种帝王玉、君子玉,一直就与“德”字有着紧密的关联。
《论语》记载子贡曾问孔子:君子以玉为贵而以珉(像玉的石头)为贱,是不是因为玉很稀少,而珉很多的缘故呢?
孔子回答他说,并不是这样的!玉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像君子一样拥有美好的品德。孔子随后陈述了自己的观点,并赋予玉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等十一种优秀的品德。即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
而这,其实正是儒家的道德规范大全,也是君子品行详解。
孔子最终认为,君子佩玉,不是为了妆扮自己,而是以玉德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操守及品德。所以古之君子必佩玉,而君子无故则玉不去身。
国无玉不盛
说到国无玉不盛,美术资料网和田玉小编就想起了“乱世藏金,盛世藏玉”的说法。黄金是世界公认的硬通货,这里也就不赘言了。而“盛世藏玉”中的这个“玉”字,你既可以狭义的将之等同为和田玉、翡翠乃至各种钻石宝石,也可以广义的认为这里的“玉”泛指一切经典的、有意义的、有欣赏价值且罕见的物品,换而言之,就是所有具有收藏价值的物品。
只有生在太平盛世,衣食饱暖、风雨无忧的人们才能有闲心遐情去研究收藏、并享受因收藏而带来的乐趣,以此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而纵观我国数千年历史,每一次玉文化发展的高峰,无一不与经济、文化繁荣昌盛的时期相对应,如唐宋,又如清康乾盛世。
国无玉不盛之誉,玉当之无愧。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形态究竟为何,玉所代表的美好品质,永不过时、永无更改。它教导我们要有仁爱之心、要诚信、要有勇气、要志在四方,也要洁身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