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胎玉器,就是能透过胎体看见文字、指纹,乃至于“水上漂”这些指标究竟还是模糊,以现代科学实证主义的理念,总归要有直观的数据支撑。从这种标准出发,事情开始变得明朗,但是有一个现象,不同时期对薄胎“薄”的标准好像不尽相同。
薄胎玉器在古代玉器器皿中有发现,诸如唐代玉莲瓣纹杯、明代花形杯,我丝毫不怀疑其时出现薄胎器皿的可能性,但其时的“薄”是否符合主流标准仍然值得打问号。现在学界的主流意见倾向于认为薄胎在清朝臻于成熟,这大致是没错的,因为有大量的实物可以作为证据。
清代薄胎玉器的“薄”可以作为主流意见“薄”的标准了。我们对台北故宫和北京故宫两地的薄胎玉器胎壁的测量数据显示,厚度基本在1.5mm偏高的范围, 1.0mm属于凤毛麟角。这就说明,在清朝(尤其是乾隆时期)薄胎玉器的鼎盛阶段,“薄”的最高标准应该在1.0mm——1.5mm之间比较公允。
当代的情况则有所变化。因为技艺和工具的发展,当代薄胎玉器只可能更薄,以技术最为优秀的苏州进行数据统计发现,厚度一般都会低于1.0mm,最薄仅0.5mm。那么,当代薄胎玉器的“薄”的标准很显然就在0.5mm——1.0mm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