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好的玉雕技术,就是一场手术(玉石科普)

时间 : 05-17 投稿人 : meishu 点击 :

人无完人。十玉九杂,玉石同样或多或少都有瑕疵。

人病了可以找医生,原石有瑕,玉雕师就成了治石的良医。雕刻的过程有时候无异于一场外科手术。

好的玉雕技术,就是一场手术(玉石科普) | 玉石科普

瑕疵是一块真玉的身份证,每一块玉都带有天然的瑕疵。瑕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绺裂、小浅口、通裂、白棉、黑沁(水草沁)、脏沁、水线、猴毛、麻点、僵、串僵等等瑕疵。

好的玉雕技术,就是一场手术(玉石科普) | 玉石科普

我们都知道决定玉器价格的因素大致有三:一是玉质、二是瑕疵、三是工艺。而玉雕师就是将这三个元素处理的相辅相成,特别是瑕疵的处理,往往是化腐朽为神奇。

绺裂

一块玉料有绺裂属于正常现象,籽料常年在水中搬运,石与石之间相互碰撞,自然有绺裂形成。而山料多用炸药、机械开采,绺裂是避免不了的。

好的玉雕技术,就是一场手术(玉石科普) | 玉石科普

波浪裂

绺裂是指一块玉用肉眼能直接看到的裂纹或者借助强光手电和其他仪器在玉上能看到的裂纹,一般会影响整件玉件的价格,有时利用巧雕合理地修饰一下,效果会好很多。

好的玉雕技术,就是一场手术(玉石科普) | 玉石科普

小浅口

好的玉雕技术,就是一场手术(玉石科普) | 玉石科普

(小浅口)

和绺裂相比,小浅口就微不足道,在玉雕师的刻刀下,小浅口会被处理的毫无踪迹可察。但如果遇上满身是小浅口的料子,特别是炸药爆破的玉料,这种料子不敢受惊(摔或者震),一受惊就会出现很多小浅口,雕刻的时候容易崩口掉渣,这样的料子就是费料。

通裂

好的玉雕技术,就是一场手术(玉石科普) | 玉石科普

(通裂)

通裂的现象是很少的,一般在手镯中会出现通裂(断纲),这样的手镯一碰就会断为两半。碰见雕花或者描金、错金的手镯,一定要注意是否为通裂。

白棉

白棉也是玉料的常见瑕疵,呈点状、团状、片状。棉点被雕刻师化腐朽为神奇的作品就要数《风雪夜归人》,利用天然白棉点点为雪花,在雕刻行人或者骑行的路人,这样的意境使瑕疵作品价值翻倍。

好的玉雕技术,就是一场手术(玉石科普) | 玉石科普

(白棉,风雪夜归人)

黑沁&脏沁

在籽料中一些裂的地方会出现黑色的水草沁,这是水中的矿物沁入裂内造成的,多呈蜈蚣腿状。这样的水草沁是天然形成,也是辨别籽料真伪的身份证,一般不会处理掉。

好的玉雕技术,就是一场手术(玉石科普) | 玉石科普

(水草沁设计)

脏沁是水草沁的升级,毫无章法,成片成块的黑色脏沁遍布在玉皮上。脏沁就怕是活的串进玉质的内部,赌石切刀这样的活沁,这块料子就不值钱了。在玉雕师手里,脏沁并不可怕,合理的利用,巧妙的设计,脏沁也能委以重任,且成品效果非常的不错。

水线

水线是玉料中含有的不规则条形透明线,它的形成与成矿流体的多次活动有关。通俗地讲,就是和田玉矿体断裂后裂隙中二次结晶形成的线体,就好比人的皮肤伤愈后的疤痕一样。

好的玉雕技术,就是一场手术(玉石科普) | 玉石科普

(水线)

水线也是备受争议的瑕疵点,有人说带有水线的玉质更加细腻,也有人不能接受水线的玉器。

好的玉雕技术,就是一场手术(玉石科普) | 玉石科普

其实玉线是所有瑕疵中最轻微的,可以忽略不计的小瑕疵。水线在玉雕师的雕刻过程中会不动声色的被隐藏在线条之中。

猴毛

好的玉雕技术,就是一场手术(玉石科普) | 玉石科普

(猴毛)

猴毛类似于水草沁,一朵一朵的嵌在玉质里,在青海料中较为常见。一般都被玉雕师切掉不要,因为利用率太低了,雕刻成品买,人们都会以此为由砍价!也有玉雕师会根据雕刻的题材将这些猴毛一一剔除干净。

僵是玉料常见的瑕疵,籽料和山料都有。还有人把僵分为硬僵、串僵、活僵、死僵这些说法,咱们且不论证这些说法,只讲玉雕师对于僵的利用。

好的玉雕技术,就是一场手术(玉石科普) | 玉石科普

僵的玉质一般都是较为软,也有硬的,都带有颜色。以籽料为例,僵都带有皮色,对玉雕师来说这是可喜的,利用僵的皮色做俏色雕刻是极好的。假如遇上有僵有沁的料子,玉雕师也会利用料子的特点设计,常见的有锦灰堆作品。

好的玉雕技术,就是一场手术(玉石科普) | 玉石科普

一块料子会出现两种或多种瑕疵,这就是考验玉雕师功底的时候。一般有的大型工作室会配备设计师一名,整体对着料子研究,如何规避瑕疵、如何巧妙的隐藏瑕疵,用最简单又不费时费力的方法处理瑕疵。

好的玉雕技术,就是一场手术(玉石科普) | 玉石科普

瑕疵常有,而好的设计不常有。在玉器市场这就是当今的现象,因利求速而不达质。粗鄙的工艺和不加设计而显现的瑕疵是这个市场的最大弊端,购买者看的是最终结果,不会管你的过程多么多么困难。

好的玉雕技术,就是一场手术(玉石科普) | 玉石科普

玉雕师是石之良医。有过硬的技术和巧妙的设计,才能对每一块石头负责,能赋予它们有灵魂且鲜活的生命。

希望玉雕师们能做良医,能真正的用心的雕琢好每一块璞石。忘乎其利,忘乎其名,沉淀其中磨砺,假以时日,名利自会加身。

相关文章

  • 如何识别和田玉籽料的特征?(玉石学堂)
    如何识别和田玉籽料的特征?(玉石学堂)

    和田玉不管是籽料还是山料,坊间很多更为夸张的是用玻璃来充当和田玉,和田玉形成于大自然的日月精华之中,内部构造的特征不是玻璃能够仿冒的。而用玻璃做的和田玉中会有气泡,玉质暗淡无光,毛孔比较粗犷,敲击时声音沉闷,而且用刀刻玻璃制成的和田玉会有划痕,真的和田玉没有划痕。和田玉的山料与籽料的价格相差数倍,市场上以和田玉山料和俄料来冒充和田玉子料出售的,其中的利润是很...

    1185 和田玉 玉器籽料 玉石知识 玉石百科 玉石风水
  • 对和田玉的籽料的有哪些错误认识(玉器选购)
    对和田玉的籽料的有哪些错误认识(玉器选购)

    这两年和田玉越来越火热,收藏和田玉的人也越来越多,无论是成品,还是原料都成为人们争相夺取的宠儿,尤其是和田玉籽料,因此市面上出来鱼目混珠的仿品、伪品,使和田玉爱好者步入误区深受其害,下面就来看看人们对和田玉的籽料的错误认知吧。第一:和田玉籽料就一定是上等和田玉?不论是籽料还是山料都是大自然天然形成的,一些很多品质差的籽料是毫无价值的,反之品质好的山料倒是异常...

    877 和田玉籽料 和田玉 玉石知识 玉石百科 玉石选购
  • 为什么大家都把和田玉当传家宝?(玉石学堂)
    为什么大家都把和田玉当传家宝?(玉石学堂)

    和田玉挂件 地藏菩萨大家都听过传家宝这种东西,一般而言能当传家之宝的,都是对于家族而言具有经济价值或者纪念价值的东西,这些东西可以是金钱古玩,也可以是信仰、精神等。自古以来,黄金白银作为市场的硬通货,在经济上具有很高的价值,那么为什么古代人喜欢把和田玉作为传家宝呢?其实和田玉在古代就有着很高的身份地位,它不只是装饰品,也代表着财富、身份、地位,同时还可以体现...

    1930 和田玉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文化
  • 女人佩戴玉石有哪些神奇功效?(玉石常识)
    女人佩戴玉石有哪些神奇功效?(玉石常识)

    自古以来女子与玉就有着不懈之缘,人们常用玉石形容女子的气质,如美人如玉、冰清玉洁等等,也有直接用玉指代女人,如可称女子为玉人、玉女、颜如玉,用香消玉殒形容女人的消逝。玉石不仅用来佩饰,也用来美容。据记载,早在殷商时期,粉、黛的原料里就有玉石。唐朝著名歌伎庞三娘,在美容品里用上特种玉石,原本已苍老泛皱纹有脸庞,又获得新生,其面容娇若妙龄少女。在中医里,玉石入药...

    1816 玉石 佩戴 玉石常识 玉石文摘 玉石风水学
  • 有关玉器的常用术语(玉石科普)
    有关玉器的常用术语(玉石科普)

    有关玉器的常用术语如下,大家可以学习学习下。和田玉摆件1. 俏色:又称巧作,指巧妙利用玉料上的不同颜色琢成图案纹饰,增加表现力。2. 蛀孔:指玉质表面大小不一,如虫蛀一般的孔洞,是原料表面的一种特征。3. 玉皮:往往指玉石子料表面的皮称为玉皮,有色皮,石皮,僵皮等等。4. 铁沁:地下水中铁质氧化后顺着玉石较疏松的纹理沁入内部,形成红褐色~褐黄色的沁色。5....

    713 玉器 玉石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文化
  • 仿和田玉籽料有哪些主要特征?(玉石学堂)
    仿和田玉籽料有哪些主要特征?(玉石学堂)

    和田玉被称为世界软玉之王,独一无二的品质名扬天下特别是和田玉籽料。由于和田玉籽料的美丽珍贵、耐久稀少及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大量的和田玉籽料仿制品充斥着市场,令人难辨真假。和田玉按产出环境和成因类型的不同分为籽料、山流水料和山外表具有厚薄不一的皮壳,而且皮壳的颜色多种多样,以红褐色为主,细分为秋梨皮、虎皮以及枣皮等。中间产物呈次棱角状,磨圆度差,具有薄皮壳的则为...

    1321 和田玉 仿玉器籽料 玉石资料 玉石讲解 风水玉石
  • 珠、宝、玉、石,原来是这样分的(玉石知识)
    珠、宝、玉、石,原来是这样分的(玉石知识)

    夏天穿衣单薄,大家都喜欢戴些首饰,黄金珠宝玉石等等,既可以点缀气质又能在炎炎夏日中增添一抹清凉。玩玉在中国比较盛行,在国外就不是很受欢迎,国外主要玩宝石,今天咱们就讲讲珠宝玉石。珠珠指的就是珍珠,珍珠是一种古老的有机宝石,为什么说古老?因为根据地质学和考古学的研究证明,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就已经有了珍珠 。珍珠主要产在珍珠贝类和珠母贝类软体动物体内,是因为它们...

    569 玉石资料 玉石讲解 玉石文化
  • 和田玉籽料的毛孔(玉石文摘)
    和田玉籽料的毛孔(玉石文摘)

    和田玉山料脱离山体,经过雨水多年的搬运而流入河床中,数千年的洗礼而变成了玉质细腻,温润光滑的和田玉籽料。且因受到长期的风化作用,和田玉籽料表面形成了一层独特的皮子,也可以说是籽料的保护层。和田玉的皮子分为两大种类,一是有色皮,另一种是无色皮。两者有着一个共同点就是,皮子上还有一些人为难以仿造的汗毛孔。通过放大镜可以清楚看到,籽料的表面的小孔深浅度不一,酷似人...

    642 和田玉 玉器籽料 毛孔 玉石常识 玉石文摘 玉石风水学
  • 哪些和田玉挂件可以辟邪?(玉石讲解)
    哪些和田玉挂件可以辟邪?(玉石讲解)

    蜈蚣、蟾蜍、蝎子、蛇、蜘蛛、貔貅都是和田玉挂件中比较常见的辟邪之物,尤其以貔貅、蟾蜍最为受大家欢迎,因为他们除了辟邪还可以招财。这两大寓意是如今大家最为追求的愿望。还有一个非常讲究的辟邪雕刻形象,就是翁仲。传说翁仲是古代越南人。专门辟邪。辟邪的和田玉挂件还真不少,现在就让小编帮大家慢慢介绍。貔貅:貔貅是一种四不像的神兽,以强大的辟邪功效著称,是很典型的辟邪之...

    1766 和田玉挂件 玉石资料 玉石讲解 玉石文化
  • 和田玉收藏要先鉴别真假?(玉石资料)
    和田玉收藏要先鉴别真假?(玉石资料)

    和田玉是玉中极品,伴随我国传统文化应运而生,有着悠久的历史,因此深受国人的喜爱。但是和田玉市场难免鱼目混珠,和田玉收藏一定要谨慎仿制品。那么,和田玉收藏要先鉴别真假?  和田玉鉴别关键看材料:材料是和田玉收藏的首要前提,优质的玉材对玉器至关重要。温润均匀的油蜡亚光,半透明或不透明,摩氏硬度达到6-7度不吃刀,用一般的金属刀具刻划不动。手摸有明显的粘涩感,按照...

    1052 和田玉 真假 玉石知识 玉石百科 玉石风水
  • 同样推崇玉文化的玛雅人(玉石讲解)
    同样推崇玉文化的玛雅人(玉石讲解)

    如果你到过墨西哥的东南部地区,就会发现这里的居民和首都墨西哥城居民的外貌有明显差异,比如说个子更矮,肤色偏黄、偏黑,五官更接近亚洲人。他们就是玛雅人。玛雅人不仅外貌与中国人相似,文化也有不少与华夏文明相近之处,比如发达的玉文化,对玉石的崇拜等等。学术上有一种说法是玛雅人是在殷商时期的中国人抵达美洲大陆并定居、繁衍的后代。相同的玉石崇拜众所周知中国人对玉石的推...

    1588 玉文化 玉石资料 玉石讲解 玉石文化
  • 口含玉蝉,死而不巧(玉石知识)
    口含玉蝉,死而不巧(玉石知识)

    蝉蛹从土中爬出,蜕壳羽化,高栖树干,鸣唱一夏,流响声远的生命历程,很早便被古人关注和认知,并视为精灵神异,甚至挂钩联想到人的生死往复。于是,早在五千多年前,古人便拿玉来制琢蝉的形象,佩戴身上,期待拥有蝉的灵气与禀赋。最早的玉蝉,出于良渚文化,形象朴拙,背面钻有牛鼻孔,缝缀在衣物上,可强化巫觋上天入地、事神求福的法力。降至商周时期,玉蝉仍时有所见,除了装饰佩戴...

    1761 玉蝉 玉石常识 玉石文摘 玉石文化
  • 年涨近万倍,是传销?不,是和田玉籽料!(玉石行情)
    年涨近万倍,是传销?不,是和田玉籽料!(玉石行情)

    "如果没有和田玉提供优质玉料,尤其是白玉、羊脂白玉,那么,中国玉文化将不会是我们今天能够见到的倩美典雅、光辉耀目的模样。"——杨伯达《中国和田玉玉文化叙要》白玉籽料嘉德香港2021秋季拍卖成交价成交价60000HKD籽料真身随着和田玉籽料市场热度持续走高,籽料市场良莠不齐,更有无良商家制假、售假,如何辨别籽料成为首要问题。微观下的和田玉结构毛孔实际为大小不一...

    223 玉石资料 玉石讲解 玉石文化
  • 西藏已婚妇女必须佩带绿松石?(玉石文化)
    西藏已婚妇女必须佩带绿松石?(玉石文化)

    绿松石色泽淡雅、历史悠久,是一种深受古今中外人士普遍喜爱的传统玉石,距今已有5000年的佩戴和使用历史。可是你知道吗?关于绿松石的佩戴还有着诸多讲究,比如对藏南的已婚妇女来说,秀发上的绿松石珠串是必不可少的,它表达了对丈夫长寿的祝愿。而头发上不戴任何绿松石饰品,则被视为是对丈夫的大不敬。虽然在汉地社会,妇女已经获得解放,夫妻双方地位平等,这种想法在我们看来十...

    240 绿松石 玉石资料 玉石讲解 玉石文化
  • 玉器的五大工艺步骤(玉石讲解)
    玉器的五大工艺步骤(玉石讲解)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早在史前时代,古人就已熟练地掌握了一套虽然原始简陋,却娴熟精湛的琢制玉器的技术。在考古发掘中,曾发现一些原始治玉工具,以及琢制玉器时废弃的边角料和留有加工痕迹的玉器成品,使我们可以循序复原出比较接近当时治玉的真实工艺过程。据推测,当时的治玉工序分为采玉、开眼、解玉、钻孔、打磨、镂刻、抛光等。和田玉把件中国玉器的制作工艺,直到近代都是在手...

    1003 玉器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文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