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玩玉的人越来越多,软玉的普及是必然的,在众多的软玉品种中,和田玉由于资源的匮乏和深远的历史文化价值,使它的收藏价值高于同等质地的其他软玉,以下是收藏和田玉的五个要素。
第一点:型,包含外观,工艺,大小。
外观,比例得当的玉器,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相反歪瓜裂枣的外形总是禁不起时间的考验。虽然我们不能非常完美的去要求玉器,至少要有一定的大众认可度。再有伤裂,这个有一定难度。完美的料子几乎都当玩料保存起来了,伤裂大的毛病多的才会去做,叫做料。即便是做料做了产品,也很难完全处理掉。所以市场上有很多产品依然存在伤裂,只是被蜡掩盖了,一时很难察觉。大的伤裂严重影响到价值,必须谨慎。
工艺,这点和个人的审美艺术有关,相对复杂点。通俗的说由画面意境,布图合理,层次分明,线条流畅组成。有一条捷径,多看看名家大师的作品,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当然也可以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方式。工艺存在着时代特征,能传承下来的都经历了时代的考验。新的工艺在很多名家大师工作室的带领下也在迅速发展,在挑选的时候,没法考虑的太远,但至少要让大家都感觉到作品很美。
大小,这个主要纠结在挂件上,有一定的地域审美差别。器皿件山子不受大小限制,握件以一手握得舒服为好,挂件就难以界定了,还是由个人的看法决定,不过最好是力求饰品和服装和自己的身体形成一个完美的比例。
第二点:纯度
干净是选择产品的第二因素,尽量不要有杂质,棉,糖色,侵染,石性(巧雕除外)。这个相对容易辨别,争取室外肉眼难以发现。实在没法避免的,力争正面或者要部位没有受到影响。
第三点:色泽
颜色尽量要正,虽然有点难。白的最好能不发闷,假如还能不闪青就完美了。把玉放在洁白的纸上,是看白玉很有效的方式。我们不是一定要跟白纸去比,至少感觉到它真实的颜色了。碧的青的最好让人感觉鲜艳。我们的文化传承中,玉总是跟白联系在一起。同等情况下,白玉的确比较畅销,所以无论买卖,我觉得白玉还是首选。玩皮色的,尽量选巧色,白玉上面带巧色就更好了。
巧色,就是利用玉料自身的颜色或僵,做出相应的东西。
第四点:密度
这点很难掌握,也很难用文字描述。一般用侧弱光看结构,说不见结构是夸张了,只有假料不见结构(市场上有这种料子)。这点上也许是我见识少,但我们一般的玩家没有必要刻意去做这么高的要求。室外自然光下看不到内部的结构,我觉得可以了。当然,是越细腻越好。
第五点:油润度
熟的料子显油,生的料子显糯,油和糯得其一就很好了。这是我个人的一种理解方式,也许在文字上让大家费解了。打个比喻,香肠刚蒸熟的时候,里面猪油部分让人感觉油油的,相对于籽料里面的油熟;冷却后油凝固了,就显得糯了脂了,相对于我说的生糯。这两种感觉都是非常好。大部分籽料都是油糯的,这也是和田籽料不同于其他软玉最直接的地方。有些籽料,特别是白玉里面会显得水,但盘完之后任然会出现一些油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