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和田玉玉雕作品收藏四要点(玉石知识)

时间 : 02-18 投稿人 : 邺邺 点击 : 848 次

很多人迷恋和田玉的收藏,更多的人投资和田玉收藏,为什么呢?和田玉是中国人的国粹,几千年来沉淀在我们民族的骨髓中,也成为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几千年来从皇宫大臣到文人雅都士都崇尚玉的美,玉的品质被比喻为谦谦君子的美德,所以几千来的玉文化滋养着我们的国人。当今现代社会人们依然崇尚美玉佩戴美玉,人养玉、玉养人这种概念已经深入人心。

同时中国作为一个信奉礼尚往来的国家,把和田玉挂件或者雕刻作为礼品送人,也成为了能拉近彼此关系且极受国人欢迎的一种方式。品行通透、温润、内敛,深深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给人一种难忘的美,是这是一种来自文化深处的柔和气息,是一种历史的沉淀、美丽的沉积,别有韵味。

和田玉玉雕作品收藏四要点(玉石知识) | 玉石知识

和田玉挂件

人们都说黄金有价,玉无价,就是指和田玉的收藏价值,它不仅是装饰品,而且还可以作为投资升值的物品。从而使得玉石的收藏投资价值也越来越得到收藏爱好者和投资者的认可和青睐。那我们作为投资者如何来投资和田玉呢?和田玉收藏的标准与要素是什么呢?

第一先看料:什么是上乘的和田玉料呢?和田玉分为仔玉、山料和山流水料。颜色以白色为主,有纯白、月白、灰白色、青白色;也有青色、璧色、糖色、黑色及黄色等。以纯白色为上品,黑色的墨玉和黄色的玉也是比较稀少的。特别是白色的子玉加工后像炼制好的羊脂肪,故称“羊脂玉”,系和田玉中的精品。制成的各种玉器看上去赏心悦目,摸起来有温润的感觉,在灯光下晶莹剔透,色如凝脂,质地均匀,价值最高,也是最受投资人和收藏家青睐的品类,可以称之为和田玉中的极品。如何来判断一块好玉呢?1。色要正、不能有二种色像出现,如灰白色、青灰色、黄绿色。白玉的标准色是脂白、奶白、荔枝白;青白与的标准色是粉青、绿豆青、瓜皮青。2。质要润质地温润细腻,观之犹如脂肪、油润纯净,抚之犹如婴儿的肌肤细腻光滑。3。整体净,洁白无暇是和田玉的美称,整体纯净、无瑕疵、无石筋、无裂绺才是上品。瑜不掩瑕、表里如一是和田玉的美德。

第二看做工,一块好玉要配好工,都说乱世黄金盛世玉,在当今社会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年代,玉器投资正当时。其中作为中国五大名玉之首的和田玉,更能受广大收藏者喜爱,成为投资市场的亮点。大师认为,不论是收藏‘新的和田玉器’还是‘老的和田玉器’,都要依据作品的材料是否上乘,做工是否精细到位,涉及内涵是否高雅艺术性高超来判断其收藏价值。如果是收藏‘古和田玉器’还要加上两点:1、玉质好加上保存完好,2、人文历史价值高。也就是说,选择要收藏的和田玉器时,玉器原材料是否上乘、做工是否精细才是玉器收藏的重中之重。玉器的升值决定于其材料和做工,所以希望人们在收藏和购买和田玉时,要仔细衡量,争取做到不盲目跟风,用最少的钱买最超值的和田玉。除了决定和田玉器好坏的玉材品质之外,设计制作水平也是关键。首先收藏或者购买时如果自己不懂得就请教其他真正懂行的人。其次如果有财力尽量买名家的作品,这个名家不一定是非要古代的,现代的相对来说作品升值更快些。现代名家和田玉作品如果做到构思巧妙,题材新颖,有着独到的审美视角,升值空间还会增大。

三、名家玉雕作品之收藏,“玉不琢不成器”这句俗话,人人皆知的名言,玉虽然很珍贵,只有成器后才能体现出真正的价值。目前有些和田玉收藏爱好者在选购藏品中一味追求原料的品质,而忽视了雕工的优劣及设计体裁的文化内涵。这个是玉器收藏的最大忌讳。收藏当代和田玉藏品,首先要分清什么是商品,什么是作品。二者有着根本上的区别。商品是可以重复生产的大众消费品,没有艺术灵魂,充其量也只能是工匠技艺的表现。一件好的和田玉作品,它体现了制作者的文化学识、艺术修养、雕琢功力,使人们在品位、鉴赏、把玩中得到享受,特别是玉雕大师们的杰作及获奖的名家名作,每件都是神形兼备,都是珍品、神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会变得越来越珍贵。其中最主要的一定要大师亲力亲为,从作品的设计到雕刻都出自大师之手,这样的作品才是真正有投资价值的好作品,因为大师一年也出不了几件作品,具有非常的稀缺性,还有大师的设计往往非常的独到,不光具有非常高超的雕刻技能,同时大师的作品往往具有深厚的文化艺术内涵及精湛的雕琢技艺,它是有灵性的有生命力的,艺术与美玉的结合达到巅峰状态,所以这样由大师从设计到雕刻全部由大师亲力亲为的的作品,升值潜力将是无穷的。玉石文化博大精深,玉石收藏特别是和田玉的收藏陷阱很多,购买和田玉一定要慎重,多看,多学,以免打眼造成经济损失。

第四、看作品的艺术性,什么是玉器作品的艺术性,如何用刻刀来表现玉器上的艺术美感,当今社会,收藏人士更加注重玉的艺术性、思想性和文化性,注重艺术家创作个性的表达,玉雕艺术真正从表象的美走向深层次的美。和田本身就很美,玉的白糯与温润那种无与伦比的美,历史已经赋予它神秘的色彩,一件好作品首先用料上要力求完美,在料的基础上的设计图案要体现这块玉石的美,赋予这块玉石更多思想,文化及超高的美感,视觉效果上更有冲击力,什么是美?只有渗入心肺触动人类灵魂的东西才是真正的美。一位真正的玉雕大师一定能用刻刀刻画出玉石的灵魂,那才是真正有艺术水平的玉雕大师。

相关文章

  • 2016年和田玉市场发展的分析(玉石市场)
    2016年和田玉市场发展的分析(玉石市场)

    2015年,玉器行业的发展呈现出趋于理性化的态势,和田玉市场更加规范化的发展。整体来说,玉器市场是缓慢发展的趋势。2016年,如果和田玉市场一旦再飙升火爆起来,会有一波新的、更好的行情。2016年,玉器原料逐渐枯竭,供给减少。天然的和田玉资源是越开采越少,尤其是一些珍贵的品种,更是难寻。因此,精品及收藏级的籽料价格肯定会继续上涨。相信玉友们都会发现:在市场上...

    247 和田玉 市场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选购
  • 和田玉具有自然、人文双重品格(玉石学堂)
    和田玉具有自然、人文双重品格(玉石学堂)

    《礼记》说:“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古人赋予和田玉“五德”、“十一德”之品格,把玉当作修身的标准和个人的品德,把它作为反映美德的镜子,其坚硬象征品格,圆润象征纯洁,瑕疵象征忠诚,瑕不掩瑜,瑜不掩瑕,玉已成为一种具有社会道德标准...

    633 和田玉 文化 玉器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文化
  • 最稀缺也最有价值的和田玉,原来是它(玉器收藏)
    最稀缺也最有价值的和田玉,原来是它(玉器收藏)

    最近,有一位老玉友讲他玩玉的事儿,大约在十年前,他投入了不少资金购买了自己喜欢的玉,购买的价格非常便宜,甚至一些品质不错的小籽玉也是送的。近几年需要用钱的时候,就变现了大概三分之一的和田玉,没想到的是,仅这些所得就已经是十年前总投入的翻倍了...其实,很多老玩家都有类似的经历,从玩玉中收益颇多。对于很多的玉友来说,玩玉,收玉,藏玉,以藏养藏也是常态,但总有那...

    513 玉石资料 玉石讲解 玉石文化
  • 哪种颜色南红玛瑙值钱?(南红学堂)
    哪种颜色南红玛瑙值钱?(南红学堂)

    南红玛瑙以其丰富多彩的红吸引着广大民众,有的人喜欢秋天成熟果实-柿子红,有的人偏爱那红白相间的红白料,还有的人独独青睐于似绸缎的锦红。南红的颜色多种多样,人人都有自己的偏好,但是在市场上,哪种颜色南红值钱,确实有规律可循。柿子红南红挂件南红玛瑙的颜色有锦红、柿子红、玫瑰红、朱砂红、红白色等等。颜色的不同使得南红的市场价值及收藏增值空间不同。顶级颜色的南红玛瑙...

    400 南红玛瑙 南红 南红资料 玛瑙百科 南红知识
  • 各种观音在玉雕中的寓意(玉器知识)
    各种观音在玉雕中的寓意(玉器知识)

    观音心性柔和,仪态端庄,世事洞明,永保平安,消灾解难,远离祸害,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是救苦救难的化身。在《大佛顶首楞严经妙心疏》中说,世间观音相皆是观世音的应身而非本相。观世音的应身有三十二数及三十三数之说。贴近民间的说法为三十三观音化身,玉雕观音也多以此三十三应身为造像基准。此三十三应身为:杨柳观音:又称圣观音,右手持杨柳,左手持净瓶,踞坐岩上。相传中州民风...

    593 玉雕 玉器资料 玉器讲解 风水玉器
  • 商周时期玉璧(玉石资料)
    商周时期玉璧(玉石资料)

    商周时期为玉璧的发展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玉璧又成为贵族阶级专用的礼玉器,这时期的玉璧均为圆形,璧面切割平整,内外缘厚度相当,外缘边棱为圆角,两面对钻打的孔一般都很规整,没有了新石器时代那种粗犷的风格。玉璧商代玉璧以不透明的青绿色玉为主,或为牙黄色。多素面无纹。三星堆遗址曾出土一枚商代晚期的璧面碾琢出数组同心圆凸纹的玉璧。西周大璧无纹,小璧则有雕琢精美的...

    825 玉器 新疆和田玉 玉石资料 玉石讲解 玉石文化
  • 为什么玉器值得收藏?(玉石资料)
    为什么玉器值得收藏?(玉石资料)

    1、玉器在中国政治、礼仪、文化等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内涵和深度,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典中,唯玉器独尊,所以玉器适合做为长期的投资理财产品来进行收藏,因为它的内在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在艺术品界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在未来的价值更是潜力巨大。和田玉籽料把件2、玉器便于收藏、保存,这为玉器在收藏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玉器不会像陶瓷易碎,也不会像字画霉蛀,更不像邮品一样,只能看不...

    1491 玉器 和田玉籽料把件 玉石资料 玉石讲解 玉石市场
  • 业内人士看好俄玉市场前景(玉石学堂)
    业内人士看好俄玉市场前景(玉石学堂)

    业内人士认为,就目前中国玉石市场发展来看,未来几年内,俄罗斯玉石原料依然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均收入不断增长,消费结构向高端转移,商家对俄玉市场前景持乐观态度。十二生肖玉挂坠-狗“在国人心中,黄金有价玉无价。随着国内玉石资源的减少,俄玉在数量和质量上的优势会更明显,老百姓也在逐渐认可,所以我非常看好俄玉的市场前景。”綦...

    394 玉石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选购
  • 玩和田玉籽料讲究老熟(玉石文化)
    玩和田玉籽料讲究老熟(玉石文化)

    不少商贩鼓吹误导玉石爱好者们“以白唯美”,所以诱导他们往往忽视了玉石的细腻莹润以及老熟程度。那么应如何收藏选购和田玉籽料应注意哪些?老熟的籽料更是充分体现出与的内涵,它主要包括玉质的老熟,表面皮沁的老熟以及籽料外型进化的完整度,这三者都是籽料老熟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皮色的成熟度:它指的是和田玉外表的玉肉在自然界中进化形成的,进化好则...

    782 和田玉籽料 玉石 玉石常识 玉石文摘 玉石文化
  • 7大玉石易冒充和田玉出售?(玉石文摘)
    7大玉石易冒充和田玉出售?(玉石文摘)

    近年来,随着和田玉收藏市场的逐步红火,据调查,市场上常见冒充和田玉的材料有岫岩玉、青海玉、俄罗斯玉、韩玉、京白玉、卡瓦石、阿富汗玉、人工合成材料等。让很多人防不胜防。1、大理岩类,也称方解石,产地较多,常见的有汉白玉和阿富汗玉。大理岩玉石颜色多呈白色,蜡状光泽,内部结构为水线状、条纹状,阿富汗白玉玉质非常细腻均匀,光泽油润,肉眼看不到玉花,经常用来冒充上等白...

    856 玉石 和田玉 冒充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寓意
  • 金镶玉首饰的日常护理(玉石资料)
    金镶玉首饰的日常护理(玉石资料)

    文化的融合,多领域的互动称为这个多元化社会的主题,在玉石行业,这个看似传统的行业,这样的融合也是很多的,在雕刻手法上的创新,玉雕题材上的创新,玉石和其它非玉石的结合等,这些创新让玉石更具韵味。市面上玉石中有一种玉石融合是最受人们喜欢的,就是金镶玉,这类饰品融合了玉石的沉稳内敛,黄金的张扬华贵,二者相结合更别具韵味,成为爱美女性的青睐之物。金镶玉作品保养这类饰...

    1304 玉雕 玉石资料 玉石讲解 玉石养护
  • 梅兰竹菊玉雕“四君子”的含义(玉器讲解)
    梅兰竹菊玉雕“四君子”的含义(玉器讲解)

    菊  我国玉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人们对玉有着无上的尊崇,赋予其深刻的内涵。梅兰竹菊,合称“四君子”,千百年来,不仅是文人墨客争相吟咏的对象,亦是中国玉雕的传统题材。梅兰竹菊“四君子”题材有何深层含义?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兰 ,空谷幽香,孤芳自赏;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菊,花之隐...

    1963 君子 含义 玉器常识 玉器文摘 玉器风水学
  • 和田玉籽料真假怎么鉴定?(玉石讲解)
    和田玉籽料真假怎么鉴定?(玉石讲解)

    真正的和田玉不管是怎么造假,只要是懂玉的人都是能够看出来的,因为造的再真的和田玉那也是有其破绽的,主要是看我们如何进行玉石鉴定了,下面就从皮色以及滚料识别方面进行入手给大家讲解讲解。(点击购买新疆原产和田玉)真正的和田玉籽料是经过了成千上万年的河水冲刷磨砺,然后自然受沁的,受沁的过程一般是在玉石最柔软的地方,河水里的矿物质深入玉石中,然后向外扩散,这就是自然...

    1376 和田玉 籽料 真假 鉴定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鉴别
  • 和田玉和其他几种玉的鉴别(玉石讲解)
    和田玉和其他几种玉的鉴别(玉石讲解)

    因为和田玉的价格提升,市面上的假货也是不断增加。和田玉鉴别不太容易,而且很多初学者本身对其知识就不是太了解,所以想要快速学会如何鉴别和田玉是不太容易的。然而小编认为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了解对手是最好的办法了,下面就来介绍几种常见的仿玉,大家也要认真学习鉴别方式。和田玉籽料吊坠阿富汗玉。同样都是属于白色系的玉石,但是阿富汗玉就要更轻一些。和田玉鉴别也是要看其...

    1121 和田玉鉴别 如何鉴别和田玉 玉石知识 玉石百科 玉石鉴别
  • 玉器浮雕图案有哪几种?(玉石百科)
    玉器浮雕图案有哪几种?(玉石百科)

    浮雕是我国玉雕工艺中的一种,其方法就是在平面的底板上琢制出形象,如果绘画一般,其变化不一,凸显神韵特点。浮雕的雕刻手法主要用于炉瓶、器皿等,以浮雕的手法绘制出各式各样的花纹样式,增添典雅之美。和田玉把件浅浮雕,雕刻的比较浅,深度通常都不会超过2毫米,浅浮雕最为要求的就是对勾线谨慎。要采用以线和面相结合的手法来增强画面的立体效果。中浮雕,雕刻要比浅浮雕深一些,...

    1015 和田玉把件 玉雕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文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