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玉祭天,古而有之,在西周初年,周公作礼乐,规定了祭祀制度,在《周礼·春官·大宗伯》中有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周礼中所提到的“壁、琮、圭、璋、琥、璜”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六器”即“六瑞”。实际上,无论从文献记载上,还是从考古发掘品来看,“六瑞”的形状和用途都是相当繁杂的。下面介绍“六瑞”之一的玉璜:
玉璜是一种弧形片状玉器,多见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至汉代,通常作为朝聘、祭祀和丧礼时用。“六器”中,玄璜礼祭北方。北方声秋,主冬闭藏。古人礼璜,有秋收冬藏的意思。
玉璜的形制《周礼》中称“半璧为璜”,但资料表明,各个时代的玉璜除具有圆弧形的特征外,其形制的变化非常大,只有少数是规整的半璧形。在考古发掘中所出土的玉璜常仅有三分之一璧大小,弯弧的内端常有饰孔饰雕,多发现于墓主人的颈下或胸腹部,可能用于佩带,并往往是组玉佩饰中的佩件,故有“佩璜”之称。
玉璜的用途,有一种猜想:璜是早期的火镰,取火用的,古人出于对火的崇拜,立为礼器。传统的说法:原始渔猎时代,古人喜爱摹仿自然,璜的造型是摹仿鱼。考古学家发现同时期出土的彩陶上,绘有大量抽象和具象的鱼纹。玉和彩陶同时发育,二者相互参鉴,非常可能。这一说法,后人曾借用到“姜太公钓鱼”的故事中。当年姜太公于渭水河畔垂钓,一天,钓了一条赤鲤,剖开鱼腹发现有一个玉璜,上面刻着9个篆字:“姬受命吕佐之报于齐。”意思是,周文王受天之命请姜吕佐辅,功成后,封齐地报答太公。太公见此璜,心里有底了,于是,整天举个空竿,等待姓姬的周文王到来。
璜是我国最古老的玉器形制之一,早在距今7000年的新石器早期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中就有了玉璜,这时期的玉璜体积小,厚度大,质地较差。新石器中期长江流域良诸文化开始普遍制造和使用玉璜,这一对期玉璜被人们用作佩于胸前的装饰品,形状多不规则,变化较多,出现了镂空玉璜,有多层次的浅浮雕兽面纹玉璜,兽面周围饰有精细的复杂阴线。从马家浜文化经崧泽文化到良渚文化,玉璜的器型经历了条形璜→桥形璜→半璧形璜的演变过程。在马家浜和崧泽文化时期,璜大多单独穿绳引线勒系于颈部作为佩饰。良渚时期考古迹象显示,璜的组佩方式和佩挂形式都较以往有了明显的改变,跟管、珠等组佩件玉器共同穿系连缀成组玉佩的现象已相当普遍,而且在一座墓葬已经出现多璜共出的现象。这可能是后世多璜组玉佩的萌芽。
商代起玉璜成为人们流行的佩带物,原来一般的玉璜无法显示出佩带者美化自己的意愿,又不能区别佩带者的地位、身份。因此,商代起的玉璜在饰纹和式样上出现多样化,以满足各层次爱玉者需要,人形璜、鸟形璜、鱼形璜、兽形璜等,就是商代玉雕艺人所创新品种。西周时期,玉璜逐渐形成具有礼器和佩饰的两种作用。这一时期,玉组佩大为盛行,玉璜作为组佩中的主件,其纹饰花样繁多,最具代表性的是龙纹玉璜和人龙合体纹玉璜。
春秋战国两汉时期,礼崩乐坏,玉璜等礼器也渐成佩饰和随葬品。这时期,佩玉盛行,玉璜依旧作为成组佩玉的组成部分大量出现,其形式和纹饰极为丰富,并出现了许多异形璜,如战国时期出现了镂雕双联玉璜,汉代出现了镂雕出廓玉璜)等。
汉以后,玉璜作衰退势。南北朝时,官服需悬挂玉,玉璜重新出现,此时玉璜已演变为梳背形或菱形,目前所见南朝和北齐的玉璜均作弧形素面状,两端靠外周处钻孔,有的在内外周缘还包镶金边,与早先稍微有异。这一时期佩玉在社会中流行的范围很小,因而玉璜的数量极少。
唐代贵族妇女喜佩戴成组佩玉,佩玉的主体是云头状玉璜。同南北朝时相同,玉璜在当时颇为罕见。宋至明清伪古玉中多有小型玉璜,其目的不外于供玩赏和收藏,而日常生活中人们所佩带的已逐渐变成玉锁、玉牌等新的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