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把件
隋代李静训墓出土的玉器非常著名,金扣白玉盏质地温润、光泽柔和、雕琢精细,金玉互为衬托,更显富丽高雅。唐宋时期玉器转向世俗化基本完成,唐代的玉器数量有限,但出土的件件都是精品,玉材良好、碾琢工艺精湛。唐代的玉器雕刻受到绘画、雕塑及西域艺术的影响,吸取其中的艺术营养,琢磨出的玉器具有盛唐风格。唐代著名的玉器八瓣花纹玉杯、兽首形玛瑙杯代表了唐代玉雕的艺术水平,也见证了中西文化交流。
公元960至1234年的274年间,是中国历史上宋、辽、金的对峙分裂时期。宋代虽不强盛,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各种文化艺术繁华昌盛。宋辽金之间互通贸易,经济、文化交往密切,玉器艺术也在交流学习共同发展。宋徽宗赵佶嗜玉成瘾,金石学兴起,工笔绘画发展流行,城市经济繁荣,文学艺术倾向写实主义和世俗化,种种因素都地促进了宋、辽、金玉器的空前发展。宋、辽、金时期的玉器主要是实用装饰玉,"礼"性大减,"玩"味大增,雕刻题材更贴近现实生活。北宋的花形镂雕玉佩,南宋的玉荷叶杯,女真、契丹的"春水玉"、"秋山玉"等,是这个时代琢玉水平的代表。元代玉器在继承宋、金时期的艺术风格时又有所创新,采取起突手法,具有代表性的玉器是渎山大玉海,随形施艺,海神兽畅游于惊涛骇浪之中,展现了元人雄健豪迈的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