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玉文化源远流长,玉雕题材也因此极为广泛,上至天文地理、宗教文学,下至花鸟虫鱼、走兽飞禽,可谓无所不包。其中,人物题材是玉雕创作的一个重要选题,也是最难雕刻,也可以说是值钱的玉雕题材了。
用料贵
人物雕件是所有雕件里用料最为讲究的。它要求料子必须干净、底净、色匀。因为人物雕件的脸部必须要干净明朗,所以这也就决定有瑕疵、有裂纹的料子不适合用于雕刻人物题材。
在人物的面部刻画上,国人最忌讳的便是脸脏。
佛教认为,花脸的玉雕佛不仅是对佛祖的不尊重,佩戴起来也会少了一份庇佑。对于人物玉雕来说,这一原则同样适用。玉是有灵性的物件,有信仰的中国人尤为看重,开脸部分容不得一点瑕疵。
料子本身的质量,料子的好坏,往往还能决定着人物的神韵。
自古人们就爱用玉来比喻人,像用“秋水为神玉为骨”来赞美美人,用“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来形容气质佳的男子,所以相对好点的料子优先选来雕人物,它出来的人物形象也必定要更为灵动、形象而有韵味。
工艺佳
人物题材的雕件相比较其他雕刻题材,更要求活灵活现、细腻生动、线条准确、雕琢精美。
脸是整个人物玉雕的关键部位,能体现出人物身份、年龄、性格、表情与神韵风采,其变化微妙而复杂,包括人的喜、怒、哀、乐、惊、静、思等诸多表情,也从中表现出来。
雕刻既要符合历史人物又要具有现代人物的气息,还要根据不同人物头型单位及五官比例来进行刻画,还要根据人物的情绪雕刻出它们的喜怒哀乐。
此外,玉雕人物的身体要匀称,动态要优美,衣着要得体,使作品表露出自然的神韵。
在细节上,玉雕题材的人物非常多。像观音、佛、关公、老人、童子、美女等人物,形象各有其不同特点,个性鲜明,或严肃、或勇猛、或轻灵,或婉约,都要求玉雕师都要把握要领,掌握其神韵和特点。
“图好画,神韵难画”,足以见人物雕刻对工艺技艺的极高要求。这一点,也是为什么工艺贵的原由。
总有外行人说,一块毛料才多少钱,一把刻刀才多少钱,雕刻一个作品要多久?这些加起来很值钱吗?然而,一个人物雕刻作品居然要上千、甚至上万,根本不值这个价格,认为不值这个价格,是因为很多朋友不懂雕件为什么值钱。
总而言之,一件好的人物雕件,在用料上必须更有讲究,以达到料、质、色的统一格调;具有上等白度及油润度的和田玉才能雕刻出人物白皙的皮肤,柔滑的触感。
在造型上,无论写实派还是写意派,都讲究体积感、空间感的统一和谐,姿态传神,线条婉约,使玉石生出婀娜柔美的线条,散发出灵性和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