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把件
四、玉文化的情感观
玉石的温润、内敛让人爱不释手,也寄情于玉。在古代,玉石不仅是赠送亲友的礼物,也是有情人之间的定情信物。《诗经》:“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将玉佩留给亲人,睹物思人,表达了对亲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中的“琼瑶”就是女子回赠男子的美玉,既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意,也代表男女间至死不渝的爱情。
五、玉文化的道德观
古人将儒家的道德观赋予玉石,让玉石有了更加鲜活的元素。《说文》中称玉石有五德:“润泽以湿,仁之方也;腮理自外,可以知中,羲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桡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枝,洁之方也。”《诗云》:“言念君子,温润如玉。”古人常将玉石随身携带,以此标榜自己是君子,也以玉石来时时刻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总而言之:从玉与中华文明的历史渊源而论,无论从政治,道德、宗教、礼仪、服饰、还是艺术等方面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广阔的话题。正因为和田玉具有这么多丰富的文化内涵,玉在中国人心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其收藏也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