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把件
到了清代乾隆中晚期,由于新疆的平定,新疆年贡质地精良的玉材4000余斤,加之国力的强盛和乾隆皇帝对工艺的酷爱,使玉雕艺术到历史的空前水平。乾隆时期的宫廷玉器,简称乾隆玉,是我国玉雕史的又一个高峰。宫廷玉器数量巨大,从成吨重的玉山子,到仿古的尊彝、烧香用的炉瓶三事、文房里的玉镇、玉砚、笔床、印盒以及插屏、如意、烟壶等,渗透到宫廷生活的各个角落,应有尽有。
大部分玉质精良、工艺精湛、造型规整,是清宫造办处玉作的作品,还有一些是苏州织造、杭州织造、江宁织造、扬淮和长芦盐运使等官员进贡的当地的最好制品。还有的是宫中出样交苏州、扬州制造的。比如扬州以制作大型玉器见长,一直陈设在北京故宫(微博)乐寿堂的著名的《大禹治水图》《丹台春晓》《玉福海》三件巨型玉器就是扬州制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