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浪漫天性与充沛才情的国画大家傅抱石1965年的英年早逝至今仍让艺术界人士扼腕,而傅抱石辞世前三个月完成的《茅山雄姿》也是他生前最后一幅巨作山水画,此一画作早在13年前的2004年即以460万元起拍,并创出当时傅抱石个人书画拍卖的世界纪录——2090万元。13年后,这一巨作将于5月23日起亮相保利拍卖的上海预展现场,目前估价过亿元。
傅抱石创作完成于1965年6月的山水巨制《茅山雄姿》
人书俱老是中国书画的一个理想境界,而“文革”前的1965年,傅抱石六十出头即因过度劳累与病情突发而辞世……留下的那些早熟、奇纵、苍莽、清新、古雅的作品则让他宛若流星一般划过中国艺术史的夜空。作为一个画家在创作盛期突然离世为世人留下一腔长恨,如果傅抱石可以像齐白石、黄宾虹一般活到九十多岁,哪怕七八十岁,又会是怎么的一种面貌呢?
《茅山雄姿》创作于1965年的6月。三个月以后,傅抱石猝然离世。该作是傅抱石在世的最后一件山水巨制。该画尺幅近26.8平尺,洋溢着画家的浪漫主义情怀与瑰丽巧思,是目前书画市场上流通极少的傅抱石大尺幅山水画作。
创作中的傅抱石
《茅山雄姿》完成后,曾在《光明日报》与《新华日报》上发表,足以他本人见对此作的满意程度。
据一些美术研究者撰文介绍,此画是1965年初夏傅抱石应邀赴位于南京东南的四十公里外的茅山写生。茅山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新四军根据地,山区的特殊地形使日寇始终未能完全将其占领。1950年代以后这里逐渐形成著名的风景溪养区。傅抱石来到这里,抚今追昔,灵感油然而生。他拿出随身的速写本,边看边画,待离开这里时,一幅宏制巨作已初步构思完毕。同年六月,傅抱石完成了《茅山雄姿》一画。
《茅山雄姿》(横屏观图)
画的近处是一大片松林,画家以重墨画成,它稳稳地压住了这幅两公尺多宽的书画。右上方为主峰,山顶上有数间房屋。远处山峦起伏,由浓到淡,层次分明。山下一条河流由远而近蜿蜒流淌。河上有橘和坝,两岸是广阔的田野,村落和工厂散落其间。整个画面统一在绿色之中,一派典型的江南景色。色彩的清新,章法和笔法的新奇,景色的新鲜,使这幅画洋溢着强烈的时代气息。显然,在这幅传抱石晚年最后的作品中,仍强烈地体现了他“其命唯新”的使命感。茅山并不太高,也无奇峰险崖。画家没有夸张山的高度来突出它的“雄姿”,而是以宽银幕式的构图,主峰山丽从画面右上方一直延伸到左下方,这样的处理使茅山显得既真实又雄浑博大。画家巧妙地运用了传统的“三远法”,即高远,深远和平远,在扩展画面的空间和深度上大下功夫。
傅抱石创作于1945年的《山鬼》
和《茅山雄姿》一同亮相保利上海书画预展现场(上海大剧院八层)的还有傅创作于1945年的《山鬼》,取材于屈原《楚辞·九歌》第九首《山鬼》诗篇。上款人杨仲子与傅抱石交往颇深。
除傅抱石作品外,同时展出的还有齐白石《广豳风图》册、张大千《五色荷花》《雅歌山水花卉册十二开》、徐悲鸿的《四吉图》、李可染的《黄山烟霞》、黄宾虹的《云闲水静》、吴冠中的《故乡》、石鲁的《牧牛图》、于非闇的《牡丹蝴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