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3日下午1:30即将进行的保利香港五周年春拍璀璨珠宝拍卖中,传承、精彩与突破既为专场主题。包罗万象的珍罕拍品中不仅有已经向大家介绍过的帝王绿翡翠珠链及手镯(「帝王绿」翡翠润耀春拍)、顶级珠宝品牌的臻品(珠宝及尚品部各类别精彩拍品亮相五周年春拍)以及设计师的巧妙心思,更包括了各式珍贵彩色钻石及彩色宝石,每一枚宝石都具有各自作为宝石学特殊样本的的过人之处。它们或颜色慑人,或体量奇珍、或具有特殊的光学效应,亦或以上三者兼备,是为皇室珍藏级别珠宝的魅力所在。
Fancy Blue |彩蓝色钻石
蓝色钻石是当今世界上最稀有的彩色钻石种类之一。据美国史密森尼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估算,在被人们发现的钻石中,只有二十万分之一的钻石有任何浓度的蓝色的存在,不带有任何程度的灰色或其它伴生色的蓝色更是极为难得,这一枚超过十克拉的彩色钻石便由GIA评级为Fancy Blue(彩蓝色)。如果一枚钻石由于亿万年来的各种巧合,在地质运动中造就了它特殊的结构与纯正鲜艳的色彩,便会使人们更加为之心醉,趋之若鹜使之价值连城。
FancyPurplish Pink |彩紫粉色钻石
粉色钻石亦为市场最稀有的颜色,同样极其罕见。粉钻的开采量非常稀少,一枚一克拉以上级别的粉钻已是可遇而不可求。因此,粉钻的价格也一再被刷新,更被视为投资的不二之选。对于彩色钻石来说,在通常情况下单一的纯色应更有价值,然而粉红色钻石往往会因为略带紫色而使粉色钻石更为鲜艳,因此更被市场喜爱。
在2017春拍中展示的这颗7.33克拉彩紫粉钻,不仅颜色亮丽动人,并且为Type IIA型钻石,在碳原子构成的晶格中,不含有任何氮原子置换现象或杂质,使之更加成为收藏家追捧的稀珍宝物。科学家们使用红外线光谱仪把钻石分为Type I和Type II两个型号。大概98%的钻石都属于Type I这种类型,其特点是含有微量的氮原子。另外2%的钻石属于Type II类型,不含有氮原子,因而显得格外明亮透彻。Type II也分为a和b两种子类别,Type IIb含有微量硼原子,而Type IIa不含有任何可见的其它元素原子置换碳原子,正如这一颗钻石,它以最大的限度释放钻石无以伦比的光学性能,反射周围所有角度的色彩和光芒,锐利明亮,亮度夺目,火彩明媚,充满活力和生命力。
Largest Zambian No Oil Emerald to date|迄今最大颗赞比亚无油祖母绿
几个世纪以来,哥伦比亚都是世界优质祖母绿的主要供应地,但在过去的二十年,随着哥伦比亚祖母绿产量的下降和巴西以及赞比亚等地祖母绿新矿床资源的陆续发现,赞比亚祖母绿逐渐成为世界重要的祖母绿产地,祖母绿产量占世界祖母绿供应量的20%以上并呈上升趋势。赞比亚在1976年开始大量地开采了令人惊叹的蓝绿色绿宝石,饱和度高,颜色呈亮绿或带蓝绿色,从浅绿到暗绿,特别之处是赞比亚祖母绿出众的透明度、光泽和净度。让大众对祖母绿的颜色和品质有了另一层的体会,从此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搅动着祖母绿宝石的市场,成为藏家的新宠。
这一枚镶嵌在钻石项链上面的56.87克拉赞比亚祖母绿宝石颜色浓郁,干净清透,没有经过也不需要绝大多数祖母绿宝石都需要进行的注油净度处理。在瑞士权威宝石实验室古柏林的特别著录中强调,这是古柏林实验室至今为止所鉴定的最大颗来自赞比亚的未经注油祖母绿宝石。
RussianAlexandrite |俄国亚历山大变色石
亚历山大石最初在19 世纪30 年代被发现于俄罗斯的乌拉尔山脉,但至今在全世界内的产区少之又少,目前而言只有斯里兰卡、东非和巴西发现了它的身影,优良的材料依然非常稀少而珍贵。就像印度克什米尔传奇的蓝宝石,亚历山大石在俄罗斯的开采时期也仅仅持续了短暂的几十年,由1900年代初至今一百多年来,并无任何新的矿石被发现。因此任何来自俄国的亚历山大石,至少拥有一个世纪的历史。
Pigeon'sBlood |「鸽血红」红宝石
亚历山大变石是金绿石中非常罕见的变色类别。这颗重达9.651克拉的亚历山大变色石在阳光或日光灯下呈现蓝绿色,在烛光和白炽灯下呈现紫红色,并且颜色的变化非常明显。其它宝石品种也有根据光源变化发生颜色变化的效应,但只有这种宝石的变化彩最为惊人,这种效应甚至直接被称为「亚历山大效应」,世人常常赞誉它为「白昼里的祖母绿,黑夜里的红宝石」。
像所有彩色宝石一样,最重要的质量因素之一是颜色。对于亚历山大石来说,还有变色效应的明显度。来自俄国的亚历山大石在两方面的表面都是最出色的。它拥有两种鲜艳且饱和的颜色,蓝绿至紫红,它们之间的色彩变化强度令人惊叹,是后期发现的其它宝石样本的比对标准。宝石内部若含铁元素太多,通常宝石变色中的颜色就不会有纯绿或纯红般的美丽。
Finest Water|古柏林实验室命名「上善若水」
Colombian NoOil |哥伦比亚无油祖母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