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青釉刻花三足瓷樽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06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青釉刻花三足瓷樽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青釉刻花三足瓷樽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78101)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青釉刻花三足瓷樽❖图片

青釉刻花三足瓷樽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刻花三足瓷樽

青釉刻花三足瓷樽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刻花三足瓷樽底部

青釉刻花三足瓷樽❖简介

三足瓷,东汉,高23厘米,口径17.7厘米,足距15厘米。

樽口内敛,圆桶形器身,直壁,平底,下承以人形三足。附圆盖,盖顶中央置一系,周围置3纽。灰白色胎。盖面刻水波和花叶纹,器身两侧并刻花草纹。

此樽出土于广州东郊红花岗。

樽是一种温酒用具,流行于汉晋时期,主要为或黄釉陶器。整器应附盖,其中博山形盖较常见。隋至南宋有较精致的或制品,以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樽最为著名。


相关知识科普


青釉

瓷器釉色名。一种含铁量在1%—3%左右,经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呈现青绿色泽的釉,是中国最早的颜色釉。商周时期原始瓷器的青黄釉色是青釉的初级阶段。汉代已烧制出釉色纯正的青釉瓷器。至唐代日臻完美,被誉为“千峰翠色”。宋代的粉青、梅子青如同青玉,色泽与质感之美达到顶峰。明清之际,永乐朝的翠青、冬青(即东青),雍正朝的粉青、豆青等均色调匀净,苍翠欲滴,烧制水平已臻于炉火纯青的境界,出现了很多名贵品种。

刻花

陶瓷装饰技法之一。用竹、骨、铁制的平口或斜口刀状工具在已干或半干的坯体上刻出花纹。其特点是雕刻较深,花纹有层次。刻花在宋代陶瓷装饰中极为普遍。如耀州窑、定窑、磁州窑、景德镇窑等刻花都各具特点。刻花一般常与划花结合运用,故亦常称刻划花。此种技法至今在陶瓷器制作中仍有使用。

塑贴

亦称“堆塑”、“堆贴”。印出或塑出立体状的纹饰贴于器物坯体上的一种装饰技法。

铺首

衔接门环的底座式装置。多为金属制,故又称“金铺”、“铜蠡”。以兽面衔环状为主,亦称“兽环”,还有龟、蟾等多种形式,取其吉祥祛邪的象征意义。铺首作为装饰,在商周时已见于铜器之上,可能尚早于用以为门饰。

铅绿釉

以氧化铅为主要助熔剂的一种低温釉。因釉料中含有少量的氧化铜,故器物釉面为绿色。铅在潮湿的环境中受到水和大气的侵蚀,在一定条件下,受侵蚀的部分渐从绿色的釉面析出,经长期积淀形成的物质使器表呈现出银白色的光泽,故称铅绿釉,又称银釉。

黄釉

低温黄釉瓷器创烧于明洪武时的景德镇官窑,以后各朝多有烧造。以“黄”与“皇”谐音,故以黄色象征皇家的尊贵,黄色瓷器亦只限于御用。黄釉瓷器均采用两次烧成,即先高温烧成涩胎或素白瓷,然后施黄釉,再入窑经850-900℃烘烧而成。由于黄釉瓷器常以浇釉法施釉,故有“浇黄”之称。对于颜色娇嫩如鸡油者,人们又称之为“娇黄”或“鸡油黄”。统观历史上的黄釉瓷器,以明弘治朝之产品最受称道,被视为黄釉瓷器的典范。其釉面光洁,釉色浅淡娇嫩。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诸多弘治黄釉瓷器来看,其呈色几无差异,表明当时黄釉瓷器烧造技术之娴熟。

白瓷

青瓷和白瓷的区别在于胎釉中含铁量的多少,如果含铁量下降到1%以下,就能烧成白瓷。成熟白瓷的出现大约在隋代,它比青瓷的出现晚约四百年。白瓷的烧制成功标志着制瓷工艺的进步,它为元、明、清彩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青瓷

即指成熟的青瓷器。因釉料中含有一定的铁元素,经高温烧制后,呈青绿色或青黄色,所以称为青瓷。成熟青瓷烧成于东汉时期,浙江是我国青瓷的发源地。东汉晚期窑址出土的青瓷。质地致密,透光性好,吸水率低,系用1260℃—1310℃高温烧成;器表通体施釉,胎釉结合牢固;釉层透明,莹润光泽,清流淡雅,秀丽美欢。这说明东汉时期的青瓷,已经具备了成熟瓷器的各种条件。从东汉起,历经六朝,唐宋以至明清各个时期,青瓷始终盛烧不衰。并涌现出各个朝代的名品佳作。

汝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宋时属汝州,故名。汝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宋人叶寘在《坦斋笔衡》中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州为魁。”可见汝窑是继定窑之后为宫廷烧制贡瓷的窑场。其器物多仿青铜器及玉器造型,主要有出戟尊、玉壶春瓶、胆式瓶、樽、洗。胎体细洁如香灰色,多为裹足支烧,器物底部留有细小的支钉痕迹。釉色主要有天青、天蓝、淡粉、粉青、月白等,釉层薄而莹润,釉泡大而稀疏,有“寥若晨星”之称。釉面有细小的纹片,称为“蟹爪纹”。汝窑烧宫廷用瓷的时间仅20年左右,约在北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到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故传世品极少,被人们视为稀世之珍。

相关文章

  • 木纹釉粉彩牡丹纹书式墨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木纹釉粉彩牡丹纹书式墨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木纹釉粉彩牡丹纹书式墨床,清乾隆,高4.8厘米,长8.8厘米,宽4.2厘米。墨床仿木几式,墨床边及四侧面施酱褐色仿木纹釉,床面饰白地粉彩牡丹纹,床面一边贴塑粉彩书卷,又如床上置枕,可供湿墨倚靠。清乾隆朝的瓷质墨床多有仿竹木釉、家具式者,其造型均秀巧新奇,施釉刻意摹仿竹木器的质地感,并施以五彩、粉彩等纹饰,成为一类清雅优美的文玩。...

    233 粉彩 五彩
  • 德化窑双耳三足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德化窑双耳三足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德化窑双耳三足炉,明,捐献自蔡流轮。...

    2001 德化窑
  • 青花三果纹执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三果纹执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三果纹执壶,明宣德,高27.5厘米,口径6.2厘米,足径10厘米。壶体为玉壶春瓶式,撇口,细颈,垂腹,圈足。一侧有弯形长柄,柄上有小系,另一侧附长流,流与颈间有云板相连。流、柄、口高低相若。通体青花为饰,颈部绘蕉叶纹,下饰缠枝莲花一周,腹部两面有菱形开光,一面开光内绘折枝桃,一面绘枇杷果,开光间绘缠枝花卉。近底处绘莲瓣纹,流与足墙均饰忍冬纹,柄饰朵花纹。...

    324 青花 执壶 玉壶春瓶 小系 蕉叶纹 缠枝 缠枝莲 菱形开光
  • 磁州窑白地黑花诗文如意头形枕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磁州窑白地黑花诗文如意头形枕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磁州窑 白地黑花诗文如意头形枕,金,高13.2厘米,长31.0厘米,宽22.0厘米。枕面四周以黑彩随枕形勾边,边框内以黑彩题写行草体诗文:“春前有雨花开早,秋后无霜叶落迟。”枕的周壁以黑彩描绘卷草纹。经与窑址调查和发掘所获得的资料对比研究,可以确定这件瓷枕系金代河北磁县观台窑烧造。金代磁州窑瓷枕大量使用民间文人创作的诗歌进行装饰,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除了此枕...

    1586 磁州窑 白地黑花 卷草纹 卷草 瓷枕 长江
  • 粉彩开光镂空花卉纹灯罩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开光镂空花卉纹灯罩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 开光 镂空 花卉纹灯罩,高29.7厘米,口径10.8厘米,足径11.2厘米。灯罩直口、长腹、圈足。形似灯笼,中空,口底相通。口、足上各绘黄地粉彩朵花纹一周,肩、胫均施抹红镂空变形蕉叶纹,腹部为镂空绿地粉彩钱纹缀以红蝠,四面各有一开光,开光内绘白地粉彩四季花蝶草虫纹。开光四周施蓝地粉彩缠枝 菊花纹一周。这件粉彩镂空开光花卉纹灯罩制作工艺高超,镂空技术精湛...

    328 粉彩 开光 镂空 花卉 蕉叶纹 缠枝 菊花纹
  • 斗彩折枝花纹浅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斗彩折枝花纹浅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纹浅杯,明成化,高3.4厘米,口径7.4厘米,足径4.8厘米。杯敞口,浅弧腹,圈足。内底绘十字宝杵,交叉处书一。十字宝杵围以8个变形,莲瓣内均书一梵文。外壁斗彩绘折枝花4组。细沙底,无款识。外底釉及年款被后人磨去。此杯属成化窑新创的形制,造型和纹饰都很新颖。釉质莹润,突出青花和绿彩,色彩淡雅清新。此种杯除画折枝花以外,还见有画养者,均传世不多。明官窑瓷器以梵...

    1308 斗彩 折枝 青花 梵文 莲瓣纹 五供
  • 黄地粉彩蝴蝶纹羹匙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蝴蝶纹羹匙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蝴蝶纹羹匙,清同治,长16.7厘米。羹匙内施黄釉,以蓝、绿、粉及金彩满绘形态各异的蝴蝶,外以白釉粉彩为饰,对称绘折枝 花卉纹3组,图案间红彩书“同治年制”4字楷书款。口沿处描金彩一周。其淡雅的黄色与蓝、绿等色蝴蝶相配,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1381 粉彩 黄釉 折枝 花卉 描金
  • 白釉瓷武士俑 - 河南博物院瓷器
    白釉瓷武士俑 - 河南博物院瓷器

    隋代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        1959年河南省安阳县张盛墓出土        高73厘米           俑站立于覆莲座上,头戴盔,身着甲,左手似原执兵器。通体施白釉,釉厚处略呈青色,正表明了白瓷源于青瓷的渊源关系。...

    783 瓷器 白釉瓷武士俑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白釉珍珠地梅瓶 - 河南博物院瓷器
    白釉珍珠地梅瓶 - 河南博物院瓷器

    白釉珍珠地梅瓶宋代(公元960-1279年) 高39厘米,口径9厘米 河南方城征集 小口,短颈,圆肩,瘦长腹,卧足。灰褐胎,通体施白釉,足内露胎。腹部刻划珍珠地大叶牡丹纹,肩部与足上部分别刻有覆、仰莲瓣纹。为河南鲁山段店窑产品。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an's Resplen...

    1576 瓷器 白釉珍珠地梅瓶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哥釉葫芦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哥釉葫芦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哥釉葫芦瓶,明代。...

    1895 葫芦瓶
  • 青花缠枝花纹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缠枝花纹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花纹罐,明永乐,高17厘米,口径14.4厘米,足径9厘米。罐直口,溜肩,鼓腹,小圈足。通体青花装饰。颈上绘,肩、圈足外墙均绘海水纹,腹部绘缠枝花纹,近足处绘如意云头含纹。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此器造型新颖,纹饰繁密,描绘细腻,形制和纹饰均受到伊斯兰文化的影响。...

    868 青花 缠枝 卷草纹 卷草 灵芝
  • 白釉青花四字小盅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青花四字小盅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青花四字小盅,清康熙,高4.7厘米,口径6.2厘米,足径2.7厘米。盅直口,敛腹,圈足。内壁有青花篆书“黄、中、在、流”四字。外底青花双圈内有“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款。此器造型小巧,装饰简洁,胎体极薄,几近脱胎,为康熙官窑精品。相同的小盅我院共藏有四件。除了明永乐青花器外,只有此四件残器具有这种装饰风格,其代表了康熙朝高超的制瓷工艺水平。...

    667 青花 永乐青花
  • 黄地粉彩梅鹊纹羹匙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梅鹊纹羹匙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梅鹊纹羹匙,清同治,长17厘米。羹匙内施黄釉,绘梅树两组,上开满粉色梅花,黑色喜鹊或飞于其中、或栖于树枝,形态各异,形象生动。外以白釉粉彩为饰,对称绘折枝 宝相花、牡丹花卉纹三组,图案间红彩署楷书“同治年制”四字款。口沿处描金彩一周。...

    728 粉彩 黄釉 折枝 宝相花 花卉 描金
  • 五彩人物纹海棠式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五彩人物纹海棠式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人物纹海棠式盘,明天启,高2.3厘米,口径18.2×11.7厘米,底径14.8×8厘米。盘呈海棠式,敞口,浅腹,圈足。口沿施酱釉。内底画红彩海棠式,开光内以五彩描绘江中泛舟图,江面上一位船夫正在划桨,船上坐有二人正在交谈,岸边衬以松树、山石。外底署花押款。此盘造型别致,釉面洁白,器足圆润,画面主要以红彩为主,绿彩点缀其间,整体色彩淡雅,笔意粗率奔放,虽寥寥数...

    211 五彩 海棠 海棠式盘 开光 青花
  • 仿斑竹五彩花鸟纹墨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斑竹五彩花鸟纹墨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斑竹五彩花鸟纹墨床,清乾隆,高2.5厘米,长8.6厘米,宽4.3厘米。清宫旧藏。墨床仿竹床形,床边及四足施淡绿釉,上饰褐黄色斑点,颇似斑驳的嫩竹。床面饰白地五彩山石花鸟纹,背面署红彩篆书“九畹山房”四字款。此器造型秀巧新颖,悦目怡人,釉彩柔嫩淡雅,仿佛通体散发出自然的馨香,是一件雅韵十足的瓷质文房用具。...

    1814 五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