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永锡书御制二十四气诗(十七)寒露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律中应无射。气寒露结凝。天根昭水涸。辰角见霄澄。(小字注。秋分。加十五日斗指辛则寒露。三礼义宗曰。九月之时露气转寒也。国语曰。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水涸。注云。大辰苍龙之角。角星名也。朝见东方。寒露节也。天根。亢氐之间也。谓寒露雨毕之後五日。天根朝见。水潦尽竭也。)月皎悬如镜。云轻散似缯。雁鸿来不爽。雀蛤化相承。菊砌黄华焕。枫屏红锦蒸。欣看滋晚稼。序顺协休徵。臣永锡敬书。
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清永锡书御制二十四气诗(十七)寒露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律中应无射。气寒露结凝。天根昭水涸。辰角见霄澄。(小字注。秋分。加十五日斗指辛则寒露。三礼义宗曰。九月之时露气转寒也。国语曰。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水涸。注云。大辰苍龙之角。角星名也。朝见东方。寒露节也。天根。亢氐之间也。谓寒露雨毕之後五日。天根朝见。水潦尽竭也。)月皎悬如镜。云轻散似缯。雁鸿来不爽。雀蛤化相承。菊砌黄华焕。枫屏红锦蒸。欣看滋晚稼。序顺协休徵。臣永锡敬书。
元代程钜夫行书墨迹《薄云之谊帖》纸本,纵18.8厘米,横59.8厘米,故宫博物院藏。此帖为程钜夫书法的传世孤本,用笔轻灵快捷,体势略显扁方,点画婉转生动,略仿苏轼面目,是典型的士流书法。程钜夫(1249—1318),初名文海,字钜夫,因避元武宗名讳,后以字行,号雪楼,郢州京山(今属湖北)人。元世祖时,授应奉翰林文字,历仕四朝,累官翰林学士承旨。力主元朝监察官员必须有宋人,要求元朝敕书须用汉文,...
684 名人书信手稿 名人信札 程钜夫书法 名人手迹信札钱钟书毛笔信札手迹欣赏钱钟书(1910-1998),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标签:信札...
1613 名人书信手稿 名人信札 信札 名人手迹信札清初文人毛奇龄书法艺术欣赏毛奇龄(1623—1716),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号秋晴,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弟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他在书法艺术上也功力深厚,有自己的艺术风格,在清代初年很受推崇。毛奇龄的书法,骨力骏健、笔势挺拔,儒雅清奇、个性强烈,是文人书法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位。 毛奇龄行书《为奉峨侄孙作七律诗轴》,纸本126×5...
205 名家书法学习 书法练字 书法艺术 书法名家作品欣赏张即之行楷书法《比留空山帖》,31.5×58.5厘米,来源:嘉德秋拍。张即之(1186-1263),字温夫,号樗寮,安徽和州人。参知政事张孝伯之子,爱国词人张孝祥之侄。张即之以能书闻天下,有 “宋书殿军”之称,又与陆游、朱熹、范成大三人合称“南宋四大家”。本札是直接带交受信人的,并未写有上款,也没书写作书的日期。但从书写内容及其书法风格看,应是张即之晚年告官归里后所书。舒缓徐疾,粗细相间,节奏...
1587 张即之 张即之书法 张即之行楷书 毛笔书法作品梁诗正书法题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这幅跋作很明显是受到唐颜真卿的《多宝塔碑》的影响,骨骼秀挺,气息连贯,气质文雅,错落有致,疏朗分明,作为梁诗正行书代表作,在馆阁体盛行的清代,相对难得地呈现出了丰富的个人笔意。该文章所属专题:梁诗正书法标签:梁诗正书法 ;该文章所属专题:梁诗正书法标签...
1533 梁诗正 梁诗正书法 软笔书法作品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