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是拍摄一张相片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而镜头除了控制光圈外,「焦距」也是很重要的元素,各位同学一定要好好了解焦距的意义和实际使用方法,这篇文章便简单介绍一些必学的基本知识吧!当然也会谈及焦距和构图的关系,上课的聆声响了!
(一) 先明白甚么是「实际焦距」
如果你在购买镜头时够细心,会发现有些镜头网站上的规格会标明 「18mm(实际焦距 28mm)」等,这是因为镜头的真正焦距会受感光元件的大小影响,看看以下表格:
镜头显示 | 实际焦距
全片幅 (1x) |
实际焦距
APS-C (1.5x) |
实际焦距
M4/3 (2x) |
---|---|---|---|
18mm | 18mm | 27mm | 36mm |
50mm | 50mm | 75mm | 100mm |
200mm | 200mm | 300mm | 400mm |
由此可见,如果你是用全片幅 (FF) 的 18mm 镜头,在 APS-C 的相机上便会变成 18×1.5 = 27mm 的视觉了!这样在拍摄广角相片时便有机会不够广,但在远摄上反而更有优势(200mmx1.5 = 300mm)。
(二) 广角镜能包含更多景物
广角镜因为可视范围更广,你可以拍摄更多的景物,这样在拍摄广阔场景,或是当场地太小时便可以大派用场了。但在使用广角时需小心相片内有太多元素,令相片变得杂乱,缺少焦点。
广角镜可以拍摄大范围的相片。
(Nikon D700 f8@16mm)
(三) 长焦镜能排除不要的元素
长焦镜拍出来的视角比较窄,相片不会包含大范围的景物,排除不要的元素,这样可以让读者集中焦点在一样东西(主角),适合拍摄特写相片,或是背景很杂乱的时候使用。
利用 200mm 长焦把不必要的东西(例如多余的天空)排除在相片外。
(四) 广角镜拍出深景深
要拍出浅景深(前清后蒙)有 3 个元素,其中一个便是「焦距」了,焦距越长,拍出来的相片越容易产生浅景深效果,因此如果你用的是广角镜,焦距很短(例如 16mm),这时即使使用了大光圈(例如 f/2.8),只要小心选择对焦点(离相机远一点),拍出来的相片也会有深景深,全部景物也会清晰锐利,适合拍摄大范围风景之用。
如果想全张相片也清晰,可以利用小光圈加上广角镜拍摄。
(Nikon D700 f/8@16mm)
(五) 长焦镜拍出浅景深
另一方面,如果你使用了长焦镜(如 200mm),即使你的光圈变小(如 f/8),相片也很容易产生浅景深,因此在使用长焦距时需小心留意景深的问题;而又因为很容易做到浅景深,长焦镜也适合拍摄特写、人像等题材,不过手持使用时要留意安全快门,以免相片因手震而变模糊。
另一方面,如果使用长焦例如 200mm,可以拍出浅景深效果。
(Nikon D700 f/4@200mm)
(六) 广角镜夸大空间感
广角镜除了可以保持深景深外,其中一个特性便是夸大空间感,令「远的东西变得更小,近的东西更大」,也会产生夸张的变形,我们只要好好利用这些特点,便可以拍出更具张力的相片,是风光摄影、建筑物拍摄时常用的镜头种类。
利用 16mm 的广角镜可以拍出具张力的相片。
(七) 长焦镜压缩前后景
使用长焦镜头,除了之前提及到的浅景深,也有着另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压缩前后景」,在长焦镜头下,背景跟主角的大小和距离的分别会减少,相较使用广角镜,远处的景物不再变得小小的一点,反而变得大了和看起来距离更接近主角,这样可以令整体相片也变得丰富紧密起来,各位同学应多加利用。
相隔一段距离的柱也因为使用了 200mm 的焦距而压缩起来,变得更紧密。
后记
初学摄影的同学一定要清楚明白以上的知识,这样在真正拍摄时便可以更加清楚自己究竟想要甚么效果,而且也不会花钱错买不用的焦距镜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