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斧·简介:
张丹斧,男,近代文学家、报人、收藏家、书画家。原名扆,后名延礼,字丹斧,以字行,晚号丹翁、亦署后乐笑翁、无厄道人、张无为、丹叟、老丹等,斋名伏虎阁、环极馆、瞻蔍斋,江苏仪征人,生于清同治七年(1868),逝于1937年。
诗人张丹斧是扬州冶春后社重要成员,南社社友,民国着名报人。在上海曾任《大共和日报》主编,《神州日报》编辑,后又在《晶报》工作10余年,与袁克文同为主笔。他为鸳鸯蝴蝶派重要成员,与李涵秋、贡少芹齐名,为“扬州三杰”之一。
事迹
他是民国大收藏家,酷爱古泉的他是与之有同样爱好的袁寒云的座上宾,收藏钱币、书画、甲骨等藏品几百件,苏州的老宅(现址为苏州人民大会堂)曾专门有一个房间用来摆放这些藏品。张丹斧最喜欢的还是钱币。张丹斧与方地山、袁寒云、宣古愚有同癖,喜蓄古泉,长将好友所藏古泉借来一一拓印,加以说明。张丹斧还收藏有毛公鼎拓片,上面有张丹斧亲笔题写的拓片名称“毛公鼎”,最珍贵的是张丹斧还将毛公鼎上的文字进行了整理,书写与拓片底部的空白处。张丹斧对甲骨文很有研究,与研究甲骨文的学者郭沫若是往年交,郭沫若曾就甲骨文求教于张丹斧,张丹斧还曾作过一首同郭沫若开玩笑的嘲谑诗。
他还是一位勤奋的书画家,擅书法,时人誉之“神似瘦金”,存世的书法作品较多,而画作较少。在他的孙子张家钰家中,还保留了一幅张丹斧的《兰花图》,画面简洁清新,淡淡的几笔勾勒出兰花的神韵,右侧还有张丹斧书姜夔的《扬州慢》词一首。张丹斧还曾加入过上海的蜜蜂画社。扬州图书馆收藏有张丹斧的印谱《环极馆印谱》,收录了1927年以前张丹斧的印章,其中有丹斧、张丹斧、江北张君、后乐笑翁等多枚为自己刻的印章。
关于张丹斧的死亡,大多数人会提到“抗日战争时,敌机乱掷炸弹受惊致疾而死。”据他的孙子张家钰说,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张家钰的夫人谢锦英听婆婆说:日本飞机轰炸苏州前,张丹斧就带着儿媳和孙子孙女到苏州的阳山山区躲避,年近七旬的张丹斧久病在身,唯一能主持家事的儿子张梦梅远在外地,躲避战乱时,家中的大小事情都要他来操持,日军的飞机每天乱掷炸弹,年迈的张丹斧一病不起,不久就去世了,死后就葬在阳山。2007年前后,张家的坟地被平掉了,建成了现在的阳山旅游度假区。
张丹斧为人玩世不恭,其文均以嬉笑怒骂、落拓不羁着称,笔墨以三昧出之。“补白大王”、掌故作家郑逸梅这么描述张丹斧:“谈起张丹斧,几乎众口一词地加他一个徽号‘文坛怪物’,在笔端提到他,脑幕中兀是浮现着胖胖的躯干,穿着青布袍子,外加着一件背心,头戴罗宋帽,白发飘疏,容颜却很红润,手里摩挲着古泉汉玉,口头禅常有什么‘奇谈’、‘好东西’的印象来。”
张丹斧祖宗当年曾在户部当官,因为手下卷款逃逸,皇帝就让他出家当了和尚。张家祖上是到扬州做官,然后定居扬州多子街,现为甘泉路。张丹斧只娶了一个妻子,家里人只知道“张氏”,却不曾留下她的真名。张丹斧只有一个儿子张梦梅(在邮政部门工作)。媳王静兰,也是大户人家的千金,其舅舅就是曾任江苏省主席的韩德勤。有孙子张家钰。曾孙女张潮。
张丹斧·相册
张丹斧·画像·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