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峰·简介:
张春峰出生于河北省武强县。笔名武艺号西园,居号泥香草堂。着名的书画家、当代国学、民间美术研究者。1950年初,曾与北京书画院王雪涛、吴光等书画家合作。
1952年曾任职本县政府委员,同年入选河北省艺术干部学校美训班学习,期满后选留河北人民出版社任美术编辑、创作员,1959至1961年在中央文化学院编辑班深造,授课于叶圣陶、沈雁冰、周巍峙、邹雅等先生。
1961年10月30日在文化学院学习期满后,回到原来的工作单位——河北美术出版社,为贯彻中央“文艺十条”执行华北局的指示:“振兴武强年画,发展河北美术”,选派他带班深入武强画乡与当地相结合,进行调查研究,继承发扬革新武强年画,适应时代和广大群众的需要,创办武强画店,主持日常工作,贯彻领导意图,发展以本省为主力的创作队伍,加强作品的地方性,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华北年画、版画展览会上博得了广泛的赞誉。当时河北请来指导创作的中央美院叶浅予和郭味蕖两位教授给与高度评价。作品在北京展出时,受到中央和华北局领导的关注和接见,时间是在1966年的2月8日。在此接见之前的1965年12月25日,张春峰作为全国年画、连环画出版创作座谈会的代表,就曾受到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国家对民族民间艺术的重视和领导人的接见,使他备受鼓舞。其勤奋耕耘,挥笔泼墨,创作出大量的作品及着作。他编撰了《怎样编绘连环画》、《年届年俗与年画》、《民间年画艺术的再发扬》、《雅俗契合的典范》、《新兴木刻运动的创举》、倡导并参加创建了世界上首家目前最大的年画博物馆——武强年画博物馆;武强年画被国家定为民族民间文化遗产首批保护工程十大试点之一,与他的奉献不无关系《民间花鸟字考辨》,主编《河北武强年画》史志文献图册、电影、电视剧本,中央和地方台、社出版拍播。合着的《年画技法》一书,1984年在挪威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展出,同年奥地利福尔特大学出版社译为德文结集出版。书画是一种文化味很浓的艺术,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很难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张春峰是一个典型的文化书画家,从他的书画作品中可以体会到其对中国文化的精到见解。20世纪60年代初源于我国远古图腾创作的《下山虎》,突破了传统画虎的构思,达到了“凶不可恶”恰到好处的分寸。相继创作的《雄鹰图》即保留了武强年画构图饱满的艺术特色,又吸收国画花鸟的空间处理,为雄鹰安排了展翅高飞的空间,在用色上大胆运用了灰色套版与红色点染印制的技巧,使画面有一种清新、苍劲的厚重感,体现了一个文人画家所追寻的大俗大雅的艺术风格和乡土特色。表现的是传说中的炎帝红日和其教母神鹰。他的木版画《雄鹰图》、《母子虎》被美国旧金山博物馆和奥地利中国南亚研究所分别收藏。张春峰的画固然值得称道,而他运用宫廷艺术和民间艺术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融诗书画一体创作的“形义飞白书”则更具艺术特色。是承汉唐飞白书笔法发展而来,书有画意,画合书趣。正是“非书非画亦书画诗在书画形意中,书画交融求神韵,师法自然求性灵”。曾人选第六届全国美展,获“20世纪艺术创作大奖”、“世界华人艺术大奖”、“世界文化艺术交流功勋金奖”。2002年,他以“龙凤”为题材,表达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获“金杯奖”,并收入《当代华人大师艺品精粹》中英大型画册出版。2005年被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授予“百名中国书画家”荣誉称号。他的字画受到着名画家、炎黄艺术馆馆长黄先生的高度评价并被收藏。此外他的作品还被作为礼品赠给华国锋、李德生、张爱萍、杨成武等多位国家领导人及朝鲜金正日和日本前驻华大使谷野作太郎等领袖人士,和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如前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联书记高占祥,美学家王朝闻,前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张仃,日本宁都宫大学田所竹彦教授和奥地利对华友好及文化关系促进会燕珊·翁特里德副秘书长等人。张春峰的杰出成就使他获得许多殊荣,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相继又被联合国世界杰出华人文化研究中心授予“首席专家”称号,并获得国家文化部、出版署、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儿童少年文化协调中心颁发的奖章、奖品和荣誉证书。他的作品《草书虎字》曾获新加坡第五届“醒狮杯”中国全国精品书画创作大赛特等奖,并在东南亚与中国巡回展出。其作品入选《20世纪国际文化大系》其传略被江泽民主席题词“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中国当代高科技人才系列词典》和《东方之子》、《国际华人成就博览大典》、《国学辞典》、《共和国的脊梁名人风采卷》、《世界杰出华人风采录》等多种辞书。张春峰离休前任河北美术出版社副社长、编审等职。河北民间美术研究会首任会长,武强年画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副会长、民间木版年画出版研究会常务理事长、中华名人书画院院士、纽约东西方艺术家协会民俗艺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艺委会特级书画师、西域文化交流中心顾问、兼任中国台湾国宝画院教授等职。在诸多的成绩和头衔背后是张老几十年如一日的默默耕耘,其一丝不苟潜心而为的执着精神,令人敬仰。应记者之邀,张老当场泼墨挥毫。他铺展宣纸,饱蘸浓墨,大笔一挥,一个“寿”字即由奔放跌宕之态,又由朴茂多姿之美。用笔意态飞扬,以奇为正,点画顾盼多姿,妙不可言。汲取了民间美术的营养,且富于创意,有横刀立马、气概轩昂的气象,达到诗书画的完美统一,令人叹为观止,钦佩不已。妙笔绘丹青,书画着人生。张老一生以画为伴,以书画会友,把满腔热忱都投入到书画创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