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殿科·简介:
1954年生,四川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擅长中国画。
13年部队生涯,在部队一直从事文化工作和政治工作。
1987年转业到成都西藏饭店从事美术工作。
其作品经常参加全国和全军各类展览,并被《人民日报》、《中国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美术》、《美术观察》、《当代美术教学范画集》等报刊发表。
作品《吉祥如意》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铜奖,《塞外江南》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印作2000年礼品挂历,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人民美术出版社建社50周年,荣宝斋新记50周年,浙江省慈溪市人民政府,日本村上美术馆等单位收藏。
王殿科出生于四川广元,在西藏和新疆等部队中度过了美好时光。
他之酷爱绘画艺术,起源于参观某次画展,从此变被动欣赏为主动创作,兴趣日增,欲罢不能。尽管在南疆军区工作期间他接触过叶浅予、黄胄、杨之光和靳尚谊等, 调总参工作后,更结识了龙瑞,但是,他没有受过艺术院校的科班训练,也没有经过名师的口传心授,他走上绘画道路,完全靠着发愤自学。
他画过水粉,搞过木刻,但最喜爱的是中国画。
现在他转业在成都从事实用美术,整日置身于都市的熙攘和喧闹中,却不断从往日的生活经历中提取创作素材。
对故乡风土人情的依恋,对边疆少数民族生活风情的追怀,成了他在创作中迸发灵感的源泉,成了他用画笔吟唱的主题。
他既画山水,也画人物和花鸟。
山水画多取材于川北和川西北山乡,画的是山乡新貌,都萦绕着浓郁的乡土情结。
他往往用点到为止的散落笔墨和几抹明丽的色彩,十分自由地描写松竹纷披花树缤纷的山野景色,又以细秀的线条勾画 出掩映于花树丛中的农舍鳞次和新楼栉比,更以生动的笔法写出陶情于自然的牧羊少年和捕鱼儿童。简略的勾皴,软中有硬的粗线条,显示出山光水影的大片渲染。
在描绘巴山蜀水中融入了北方画派的雄畅,却突现了略带麻辣味道的天府之国的清秀、宁静与湿润。既表现了山乡的今昔变化,又歌颂了人与自然永恒的和谐。他的人物画,不像山水画那么写意,画得都很工致,不但精心刻画人物的神情,而且十分注意环境的抒情意匠,甚至为了强化生活情趣在细节的描绘上也一丝不苟。他常常以细丽的线描,和谐而丰富的色彩,牵动情思的细节刻画,充满感情地揭示边塞少数民族平凡生活中的动人之美,描绘新疆维吾尔族生活风情的作品尤为引人入胜。有的画春到边疆,满树桃花掩映着推窗而望的母子,屋角的电视天线更增加了春意融融;有的画晌午时分,维吾尔族少女精心照护围成一圈小摇床上佯睡的幼儿,身边多彩的玩具显然吸引着幼小的心灵;有的画视野开阔,维族老少全神贯注地聆听热瓦甫的弹奏,身后的几只羊羔则随着音乐的节拍而嬉戏追逐??可以看到,为了充分展现动人的生活情致,画家不拘一格地采用了多种构图,或景大于人,或穿插透漏,或对称排布,但并没有因形式而掩盖内容的弊病。
王殿科的中国画艺术虽还不是十分完美,但那种把生活中的美 好事物与真情实感融而为一的动人情趣,那种在记忆和向往中升华生活感受的一往深情,使他的创作保持了汩汩的源头活水。
善于在广泛学习中化为我有的学习方 法,又促成了他在艺术技巧上的进步。
我想,如果他在山水画中能克服较散和过于求脱,在人物画中再提高造型能力同时强化表现情感的形色,他的中国画肯定会有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