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玉挂坠
读《诗经》,随处可遇跟玉相关的诗句,其中“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佩玉将将,寿考不忘”、“何以赠之,琼瑰玉佩”出自《秦风》各篇。大家可能不会料想到,剽悍尚武的秦人,竟然也有如此温情旖旎的咏玉诗篇。
事实上,考古资料揭示,春秋时期的秦国玉器,不仅制作和使用颇成规模,而且其器型、纹饰、工艺等方面,大大不同于晋、楚等其他国家或地区,自成一体,别开生面。这种最初萌芽于春秋早期、成熟并流行于春秋中晚期、秦国独有的玉器风格,被称为“秦式玉器”。
杨建芳、刘云辉两位先生都曾系统归纳“秦式玉器”的特点,主要集中体现在器型、纹饰与工艺三方面。
器型方面,秦式玉器的主流仍是璧、璜、珩、玦、觿等与中原玉器种类大致相同的器型(纹饰却为秦式),但长方形透雕龙纹牌饰、宫灯形龙纹镂空玉佩、亚字形玉佩等许多几何形状的器物,为秦独有,构成了饶有特色的秦式玉器群;
纹饰方面,秦式玉器最流行和最独特的,就是以方折回转的细阴线,组成几何形状的各式龙纹。这种龙纹有繁有简,有具象有抽象,但折角方硬近九十度,且只有阴刻,不见浅浮雕和高浮雕,跟春秋中晚期中原诸国浅浮雕与楚式玉器“不减地浅浮雕”手法表现的龙纹特点大相径庭。可以说,这种几何形状的方折龙纹,构成了秦式玉器独一无二的纹饰特征;
工艺方面,秦式玉器流行较浅细的阴线刻及透雕,没有浮雕,圆雕求形而不求工细。同时,秦式玉器在镂空、钻孔、切边、开口、研磨、镶嵌等工艺方面也有自身特色,如镂空多见“山”字形、“L”形、“工”字形、“T”形孔等方折硬角的几何形状。玉器边缘多切成斜边。
1986年陕西凤翔南指挥村秦公一号大墓(秦景公墓)出土一对宫灯形龙纹镂空玉佩,白玉,扁平体,外形酷似宫灯。整器呈二龙首尾相接状,中间镂空透雕出相互交叉的龙足,方折而尖锐。器物正面满饰方折的几何形龙纹,背面光素无纹,有两对用于缝缀的隧孔。此对玉佩的器形、纹饰与工艺,均可视作秦式玉器的典型范例。
秦由一西北边陲的蕞尔小国,到一统天下的霸主,不按常理出牌,是秦成功的关键。政治军事上如此,文化上也同样,而特立独行的秦式玉器,便是秦文化卓然不群的一个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