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下游到了崧泽文化良渚文化期,地域的关联促进了文化共识的形成
【导读】4月27日,文汇讲堂第169期“上海文明探源:贯古通今向未来 上海6000年”(简称“上海6000年”),启动首讲《最初的上海: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到良渚文化》。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杰主讲,苏州市考古研究所所长程义参与嘉宾对话并共同回答线上线下提问,上海市文物局副局长向义海做全场点评。央视频、喜马拉雅、文汇报微信视频号同步直播,上报集团融媒创新空间技术运营团队做技术支持。
“上海6000年”系列由文汇报社、上海博物馆、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联合主办,中国文物学会文化保护传播专委会协办,含七场讲座九场研学。经整理,分主讲、对话、提问(含精彩瞬间)、点评(含自测题)四篇与读者分享。此篇为对话。
程义(左)与陈杰对话
开埠取得的成绩使得公众容易记住上海百年历史
文汇讲堂:为何很多人都不知道上海有六千年史?从考古学者视角观察是何原因?
陈杰:首先还是传播不够。对上海来说,大家了解更多的是她近现代以后的历史,因此会有“2000年看西安,1000年看北京,100年看上海”之说,很多人理解的上海就是从小渔村逐步发展而来。的确,开埠后仅10年上海基本已成为远东第一大城市,这样的辉煌让很多人忽略了她有深厚历史积淀的一面。例如上海港口的功能,前几年青龙镇遗址的发掘就已证明,其在唐宋时期已具备国际贸易港口职能。所以,哪怕强调近百年历史,也无法割裂其更遥远的远古时期,这就是今天我讲的主题“最初的上海”。
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做关于上海考古和历史的传播工作。2014年,策划了《申城寻踪:上海考古大展》;在上博东馆的建设中,专门设置了“考古上海”的主题展览;未来北馆的主要建设目标也以考古为主题。希望通过多方位的展览展示讲座平台,让更多人更了解历史悠久的上海,也更喜欢上海。
2014年《申城寻踪:上海考古大展》 来自网络
除文字记载历史外,现代考古学会让历史朝前延伸
文汇讲堂:您在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工作,是否遇到同样的困惑,您如何看待苏州的史前史?
程义:在没有考古学之前,中华文明的历史主要以文字记载为主。早期文献记载,夏之前还有三皇五帝时期。夏当然是一个王朝,这在《史记》中记载得很清楚。但在这之前,古人没有给我们留下具体文字,这段历史就无法明确传播。现代考古学传入以后,我们发现还有数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百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甚至更久远的时代。所以,随着考古学和研究手段的深入,历史有着朝前延伸的可能。
海湖相互作用,苏州比上海成陆略早,约有一万年
程义:对于长三角这一特殊的地形地貌和地理位置的认识,现代人与过去人有一些差异。我们经常说沧海桑田,长三角过去很长时间是大海,有时又是陆地,有时又被淹没了。我们一直说“冈身”,就是一些较早成陆的条状台地。人只能在陆地上生存,早期人类就生活在冈身之上,因为上海成陆时间较短,所以说它有六千年历史。
主持人李洁询问程义,6000年前,从苏州到上海要多久,回答是1-2天船程
苏州跟上海非常相像,因为它是太湖东边的一个湿地,在海和湖的相互作用下逐渐成陆,成陆的时间只是由西向东慢慢往前延伸的一个过程。与上海相比,苏州可能成陆更早一些,但也不会太长,目前大约达到一万年左右。
“满天星斗”打破“一源说”,崧泽、良渚玉器贡献极大
文汇讲堂:苏秉琦先生说过“满天星斗”,严文明先生也说过“重瓣花朵”,这也给长江下游的考古突破留下空间。从崧泽文化圈来看,如何以最新考古成果来解读从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再到良渚文化的长江下游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中的地位?请程所长站在苏州的角度或者结合苏州近几年史前史的考古成果,详细讲解一下。
苏秉琦先生的“满天星斗”理论影响深远
程义:这是所有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问题,当年苏先生提出“满天星斗”理论,后来严先生又说中华文明是“双重花瓣型”的,两者都离不开文化区的概念。过去,我们认为中华民族都是以北方、中原为中心,认为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中原是华夏的正脉,周边都很落后。但有了考古学之后,特别是长江下游的崧泽、良渚这样大型的遗址被发现之后,不论是水稻种植、家畜养殖、陶器制作,还有一些非常关键的生业方面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长江中下游非常发达的玉器都有所发现。中原就是陕西和河南交界的地方,苏秉琦先生说陕西的华山就是中华的华,这应当是华夏的起源地。但在这周边发现的玉器相对较少,这启发我们打破了中华文明起源的“一源说(一个中原)”模式。后来他提出了“满天星斗”,这时长江下游的崧泽、良渚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愈发显得重要了。
我们称中国是玉之国,至今大家都非常喜欢玉,这一传统可能也源自北方,红山的玉器很出名,但是崧泽和良渚的贡献也举足轻重。“六瑞礼器”包括玉璧、玉琮、玉圭、玉璋、玉琥、玉璜,《周礼•春官•大宗伯》中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其中,祭天的“璧”和祭地的“琮”都来自良渚,“璜”的起源还是在崧泽时期。
起端于崧泽文化时期的玉璜
随葬品反映崧泽时期已出现阶层分化,有了富人和穷人
程义:最近苏州也在做苏州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太湖东部的马家浜遗址分布相对较少,但到了崧泽时期遗址突然增多。崧泽时期的人类具有审美差异和贫富分化。在东山村遗址中,大型墓的随葬品有一百多件,仅玉器就有几十件。中型墓的随葬品有三四十件,小型墓有十几件,也有墓一件随葬品都没有。与崧泽时期相比,马家浜人的随葬品都是陶器为主,女性鲜有玉璜、玉玦。
但到了崧泽时期就不同了,有的墓主人有许多玉璧、玉钺,有些墓只有几件陶器,说明此时社会已出现了阶层分化,出现了富人、穷人、管理人员、体力劳动者等,这对后期社会的进步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进一步产生了阶级、国家的雏形,所以长江下游对中国社会的贡献非常重要。
东山村考古最新发现,随葬品有明显差距。程义4月26日参观所拍
“崧泽文化圈”的文化面貌具有高度相似性,出现文化共识
文汇讲堂:“崧泽文化圈”是您或上海考古学者特别提出的吗?崧泽文化圈涉及长三角地区史前文化的相互影响。例如,凌家滩文化距今5800年,崧泽文化是同时期的文明,两者在地域上究竟是如何相互影响的?是否有像现代人思维中相互学习或者婚配之类的情形?
陈杰:人的活动是相互关联的,一个人不可能独立生存。有人的交流,就有了文化上的交流。“崧泽文化圈”是由其他学者提出的,但是这个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利用和认可。从文化面貌上进行比较,凌家滩遗址也属于大崧泽文化圈中非常重要的遗址,比如与江苏东山村遗址相比,它们在陶器、玉器等方面,两地器物都有高度相似性。广泛的文化交流对于形成统一的地区文化传统至关重要,所以我经常强调从文化的历史发展看整个形成过程。
我们现在经常说长三角一体化,因为这其中还存在一种文化共识,在该区域内,人们更容易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和文化上的认同。比如2015年我参加“全国十大考古发现”进校园的活动,当时江浙地区三个项目共同竞争“十大考古发现”,除了广富林遗址外,蒋庄遗址和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的调查与发掘最终入选。当时北京大学活动的学术讲座主持人介绍,我们这些项目都是来自“包邮区”。虽是戏虐,也反映出这一地区在历史上的连接和文化上的认同。这种文化上的基因是一脉相承的,这对于我们理解现代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十节玉琮相距千年相隔千里的传播,显示文明的潜移默化
文汇讲堂:最近举办的“三星堆特展”中有一个金沙十节玉琮,有人说该玉琮是从良渚文化传过去的。良渚文化距今约4300年,而金沙文化距今约3000年,中央电视台的历史片中就提到良渚文化,推测是当时的先人带着十节玉琮一直顺着长江到了上游,珍藏了一千年,然后十节玉琮才在金沙地区流传,因为它与金沙本地玉琮很不相同。您如何评价这个推测?这是否说明上海或者江南地区的文化也在影响着其他地方?
陈杰:我们对这个过程细节无法描绘得那么清楚,但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到,我们经常说文化上的联系或者历史与现在的联系,有些是很难直接进行比较的,因为很多东西是潜移默化的。比如长江下游地区的早期文明发展,以玉器为代表的礼制体系的建立非常关键。这种以器用制度来体现社会等级的形式,一直延续至夏、商、周三代时期以青铜礼器的系统。
正在上博东馆展览的金沙十节玉琮,九个间距并不相同,留下了很多谜 来自网络
另外,历史传承中,一些特定的观念逐渐被固化下来,《周礼•春官•大宗伯》中提到以玉做“礼器六瑞”,“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璧和琮是其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但实际上它与当时良渚时期玉琮的概念完全不同,两者没有直接关系,因为跨越了千年。金沙遗址发现了玉琮,时间上与良渚文化相差一千多年,距离上相差近两千公里,这种跨越时空的联系很难说互相之间有什么直接关系,但我们可以看到,在商代或者商代晚期金沙遗址对玉或琮的崇拜依然存在,这是长江下游文明对于中华文明发展过程的影响。
中华文明是多元一体的,各个地区的文明组成了现在的当代中国,这是我们理解中华多元一体过程非常重要的出发点。
程义:我们在三峡包括湖北西部这片地区的考古工作相对较少。考古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遗址被发现就可能会揭开很多谜团。关于金沙玉琮的问题,实际上还有许多谜团没有完全解开,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也许将来会有一些新发现,当前不要急于下结论。
什么能代表上海史前文明高度?象牙权杖当仁不让
文汇讲堂:关于史前文明,谈到九千年的河南贾湖遗址就想到骨笛,谈到长三角地区万年上山遗址就想到稻米,谈到五千年良渚文明就想到反山墓地的“玉琮王”。请教一下陈馆,以后谈到上海史前史的时候,是不是也有代表性的器物,例如象牙权杖?这在考古学上是否存在以偏概全或其他学术问题?
2014年《申城寻踪》展出的福泉山出土的象牙权杖的复制品 来自网络
陈杰:如果非要找一个比较独特的器物,象牙权杖必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代表。迄今为止,上海市青浦区福泉山遗址墓葬里出土的两件象牙权杖,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好、雕刻最精美的史前象牙器物。考古发现有一定的偶然性,也需要注意现场的应急保护,当时现场发掘墓葬时,发现象牙权杖的材质很酥脆,一不小心就会粘下器物表皮上的纹饰,所以最后只能把墓葬运送到室内进行清理,因为室内有更好的保护条件和工作条件,这样才得以保存下来。
这类器物反映了除玉器之外,良渚文化可能也存在利用其他稀有材料作为礼器系统的器物,比如象牙权杖一类的东西可能是身份的象征。所以,如果说上海地区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些史前遗物,能够代表上海文明发展程度的,那象牙权杖肯定是最重要的代表之一。
象牙权杖是古人权力的象征,反映当时的社会思想与社会结构
程义:我觉得陈馆说得非常精彩。古代人表达身份的特征非常明确,就是我能够占有你的劳动,而我可以不劳而获。古代标识身份的物品都是靠占有别人劳动来体现,象牙即使在现代技术下加工,其难度也非常大。那么繁缛的纹饰,并且纹饰上还有一些类似神徽的图案,象征性的代表权力或与自然界、甚至超自然的沟通,这种权力往往都掌握在一些上层人士手中,所以象牙权杖非常稀有,在早期遗址中保存的非常完美且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它既有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意义是为我们提供当时一些社会思想与社会结构,还有其他隐性价值,将来若能再发掘一些材料,对它的阐释可能会更加深入,它的意义也就更加重要。
象牙权杖(右)的纹饰(上)与良渚神徽(下)颇像
现代考古需要年代学、地理学、生物学等交叉学科辅助
文汇讲堂:陈馆长,您在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后,在华东师大地理环境系读了博士,这显示出交叉学科在考古领域越来越有它的地位和施展。您当初如果不学地理环境这门学科,是否会对您进一步考古发现产生一定的制约?
陈杰:因为现代考古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考古。过去,我们只要做好田野考古工作就行,但现在考古需要很多学科一同参与,比如我们想了解年代需要年代学专家,想了解环境就要地理学专家,想了解人类饮食还需要一些生物学专家等等,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到考古内容越来越广泛。
青年陈杰在学习动物考古
所以,我在个人的学习和研究中也比较注重这些内容。我本科硕士都是考古专业,但读博时希望能够拓展自己的研究领域,也能够服务于现在所做的考古工作,所以选择了地理学,之后还从事动物考古的工作。因为考古发掘过程中,除了发掘出陶器、玉器、石器之外,最大肉眼所见的遗存就是动物骨骼。这些研究都需要持续地投入大量精力,我仅仅只是做了一些粗浅的工作。正是因为考古研究中有了更多学科的参与,使我们对于过去的认识越来越清晰,了解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这也构成了我们中华文明起源非常重要的基础。
整理:金梦 李念
作者:程义 陈杰
文:程义 陈杰图:拍摄周文强 PPT来自嘉宾授权 编辑:李念责任编辑:李念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