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如来
和田白玉珍贵稀有,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而白玉的熟度是衡量其价值的重要标准。白玉的“老熟度”主要从结构、玉色、手感、形状等方面来辨别。“老”指的是老气,“熟”指的就是成熟了或熟透了。老气的籽料不一定就是指非常熟透的那种,而成熟度很高的,基本是很老气的。一块老熟的料子,必定有好的细度、密度和混厚度,而一块生嫩的料子,它也许细度好、密度够,但是欠混厚度。
白玉的熟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
1、结构:
“熟”玉密度和硬度会比一般的玉石略高,而玉薄之处有时会显透,但区别于青海料水性的“嫩透”,是韧性与刚性并存的“熟透”。整体观察“熟”玉的质地柔韧中又透显出刚性,会散出一种宝光感。
2、手感:
要判断玉的手感,要把玉在净水中浸泡至少一昼夜,去除其表面油迹污渍的残留,以避免影响真实手感。“熟”玉从水中取出时,由于其表面毛孔细密,可以观察到水与玉会迅速分离,甚至不用擦拭玉就会将水几乎完全排除。
将“熟”玉握于手中摩挲感觉,如婴儿肌肤般的凝脂之感便会在此刻出现,顺滑流畅,毫不滞手,甚至让人担心它会脱手而出。
玉牌,婉清
3、形状:
通常熟玉的过渡自然,其整体形状没有明显的棱角而显得十分圆滑,触摸起来手感细腻柔润。
4、毛孔:
“熟”玉的质地紧密,其毛孔也相对细微,表面不会有较深的坑洼,毛孔大小也相对较平均,但一定要区别于喷砂毛孔的机械平均感。用肉眼观察,“熟”玉表面毛孔折光柔和流畅,不会有粗滞感。
5、玉色:
“熟”玉之色应是有油脂光泽的暖白色调,这种色调自然而然地会给人一种精光内蕴之感,不是极白,却又比极白更让人感觉心情静谧。“熟”玉之色的“暖”是必须被强调的,色可以偏青,但绝不可偏灰偏冷。
6:皮色:
熟玉的皮色往往多数为洒金皮,而且是活皮或者油皮,通常这种老熟的光白籽的表面具有一层淡淡的黄色包裹,如果不仔细观察,一般是不易察觉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