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玉马首龙为地道的马首龙,在红山玉器中尚未见过同样玉品。如此造型的艺术表现力不能不令当代人惊叹!鬃前的马首占玉器的大半部分,此部分为此器的重点加工处,口、鼻、目、耳、鬃,均精工细琢。其尾上扬为扇面形,颇似玉勾形龙的片状鬣鬃。
突出玉器的重点,突出生肖或人神的主要特征,这是红山玉器艺术造型的特征。原始美术,多为平面上的线条构成的形象,良渚文化基本上是在方柱状器物平面上细刻艺术形象,齐家文化圆雕很少,多是阴线发展为阳线,或变化片状器物的器型为动物状。而红山文化玉塑的形象,则迥然不同,已经从原始人类原稚的平面形象中脱颖而出,一跃站立起来,豁然成为三维空间中活生生的圆雕艺术形象。它已经与五六千年前西亚两河流域的原始玉塑并肩而立,而且玉器数量与艺术质量是那个时代地球上独一无二的。此玉马首龙可见红山文化圆雕高超的艺术技巧与艺术水平。龙马结合,自古就体现一种奋发图强、一往直前、奋进不息的精神,即龙马精神。我们的伟大祖先红山古人,正是以这种龙马精神创造了不朽的红山文化。
此玉马首龙,其色状均为沁后的表象,玉质不详。包浆浓厚,浆色有红褐色,有绿色、有黑色,有模糊色,总体泛红色。大小沁孔包浆重叠,孔口沁浆多为青白色。红山仿品中用一种红褐色杂灰白色石英的花石料,经强酸咬蚀,几乎近似真品。
用放大镜观察玉表,可见遍身沁浆,浆体有点状,有片状,有条状。其浆色有紫红处,有黄褐处,有黑处,有绿处,浆色有大片处,有微小处,小至毫米之内,颇似彩笔点染之状,其小之状只有自然而微妙之功力方能形成,绝对不存在人为染色的可能性。沁孔之口处的浆壳,有的脱落,孔口内的侵蚀物质十分丰富,而且状态自然;有的孔口并未脱落,而明显为壳状,覆盖在孔口之上。自然沁的绝妙之处,在于极微小的孔与孔之间相隔仅毫米或几毫米之间,其孔口的浆色竟截然为异色,白色、绿色、黄色、红色、黑色、灰色等等,彼此不尽相同,而且有的小孔口上形成泡状的亮珠,清代人称其为“泡点”,其为真品古玉的证据或特征之一。除沁孔之外,遍体布满密集的沁坑。玉表上沁有金属点,金属点亦有多种颜色,白、黑、灰、黄,色点极微小,均深含在玉表玉浆之内。此器受沁之状,真可谓集受沁色状之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