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皮不重质
近年来在和田玉的收藏品市场中,出现了很多钟爱和田玉皮色的藏友,痴迷于和田玉美妙的皮色中,如:枣红皮、砖瓦红、橘黄皮、姜黄皮、虎皮、撒金皮、乌金皮等等。这些皮色固然很好也非常难得,但是要看生在什么地方、什么料质上。首先要认定我们是爱玉玩玉者,以玉为本,而不是爱石玩石者(收藏观赏石、奇石另当别论)对于质地最差的玉来说,再好的皮色也全无所用,而如果一块好的和田玉再有上好的皮子,则是锦上添花、画龙点睛,也就增加了它的稀有性和价值,所以好的皮色要配好的玉质才是完美的,重皮不重质是本末倒置,从收藏、增值、保值的角度看,只有皮没有质的原料不具备增值作用和可收藏性。
重料不重工
“玉不琢不成器”,玉虽然很珍贵,只有成器后才能体现出真正的价值。目前有些和田玉收藏爱好者在选购藏品中一味追求原料的品质,而忽视了雕工的优劣及设计体裁的文化内涵。
收藏当代新疆和田玉藏品,首先要分清什么是商品,什么是作品。二者有着根本上的区别。商品是可以重复生产的大众消费品,没有艺术灵魂,充其量也只能是工匠技艺的表现。一件好的和田玉作品,它体现了制作者的文化学识、艺术修养、雕琢功力,使人们在品味、鉴赏、把玩中得到享受,特别是玉雕大师们的杰作及获奖的名家名作,每件都是神形兼备,都是珍品、神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会变得越来越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