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清代‘苏工’如何影响宫廷玉雕(古玉知识)

时间 : 04-28 投稿人 : 美术资料网 点击 :

清代‘苏工’如何影响宫廷玉雕(玉石百科) | 玉石百科

清乾隆玉镂空花薰

在中华灿烂的琢玉历史中,苏州琢玉工艺历来以技艺精熟、造型新颖著称。据宋代《吴郡志》载,早在唐、五代时期,苏州就有琢玉的工坊和知名艺人了,到了元明时期技艺更加纯熟。明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载:“良匠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巧妙的工匠促使苏州玉雕具有玉质柔润、雕凿细腻、造型优美、纹饰丰富、薄厚均匀等工艺风格。

苏州玉雕蓬勃发展的趋势在明嘉靖、万历年间达到高潮,出现了享誉全国的苏州琢玉名师陆子刚,其技艺高超,为文人徐渭、张岱等推崇,被誉为“吴中绝技”。从此,苏州玉雕正式成为中国玉雕最高工艺的代表,而苏州玉雕工艺由工匠的迁徙传播至北京皇宫,辅助促成清宫玉雕风格由北方浑厚、古朴的风格向南北融合之风转变。

苏州琢玉吸引清宫关注

苏州玉雕工艺经过明代的急剧发展,到了清初,已至臻完善。工艺材料、工具逐渐明确,工艺流程逐渐规制,工艺特征逐渐突显。苏州琢玉工艺流程繁多、精细谨慎,一般而言,一件苏州玉雕的制作分为制作解玉砂、粗雕、细雕、抛光四步。苏州玉雕的精美工艺吸引了清朝皇室的关注,由此引发了苏州工匠大规模北上制玉的现象。

清代苏州玉雕的发展较明代而言存在更多优势,首先是玉料的充足供应。乾隆皇帝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后,将和田地区划入版图,玉料可以保持充足的供应,对清代玉雕产业的发展无疑为一大有利因素。

乾隆二十四年(1759)朝廷为采玉设和阗办事大臣,由皇亲国戚担任。此后和田玉大量开采,虽然清政府设办事大臣将玉器开采后直接运往京师,但走私现象依然十分严重。乾隆后期,朝廷开始打击走私,“1779年在阿克苏截获了走私玉石四千三百八十二斤十五两,其中楂子玉(即山料玉)四千三百三十五斤三两,子玉四十七斤八两,山料玉与子玉之比为91比1。”(详见林永匡、王熹著《清代西北民族贸易》)仅1779年一年,阿克苏一地就查获了4000多斤和田玉料,可以想象和田玉料在当时是以多么巨大的量进入内地。和田玉料的输入使苏州琢玉有了良好的基础,不但使苏州琢玉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更通过对大量玉料的雕琢促进苏州琢玉技术的发展。

清代‘苏工’如何影响宫廷玉雕(玉石百科) | 玉石百科

清乾隆 玉狗

另一方面,工匠组织出现了新的变化,在明代苏州玉匠均为匠户,一日为匠,世代为匠。清入关以来为争取民心取缔匠户制度,之后“苏州的琢玉均为个体小手工业,主要以个体手工作坊为主,这种作坊都是分散的一家一户的小商品生产者,自产自销”(参见钱静著《苏州玉器工艺的传承研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苏州琢玉工匠人数越来越多。“溯自前清时代,苏地业此者三数百,商而工则三千余人”。

工匠组织也由传统的家庭、师徒发展到行业工会,行会的作用主要是制定行业规则、整合行业内资源、避免恶意竞争、保护本行业经济利益并办理同业善举,在清代手工业行会中还需要同行之间均摊官府差务。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苏州创立玉业公所。

“太平天国后,同业又通过捐资组织建立了同业公会称为珠晶玉业公会,地点在周王庙。”(参见苏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编印的《苏州工艺美术》)光绪时此公会又改称为宝珠公所,周王庙玉业公所对各工坊业主、工匠的凝聚力很大。据《宝珠公所设立万年台木位,黄祝山英洋捐入公所碑》可知,一位黄姓坊主因无家人继承财产,便将身边所有财物变卖成洋钱用以玉业公所购买房产。在玉业公所的领导下,苏州琢玉行业在清乾嘉时期得到了空前发展。

专诸巷益出妙手

明清以来,中国有三大玉雕产地:苏州、扬州、北京。北京承袭元代宫廷琢玉基础,形成雍容大气的玉雕风格。在明代,著名琢玉大师陆子刚据传被征入宫为皇家琢玉(参见杨伯达主编《中国玉器全集》),留下一批精美的玉器。可以说,此时苏州的顶级玉雕工艺就已经出现在北京皇室,并且受到皇家的青睐,但其工艺是否传到北京玉雕界,尚缺乏佐证资料。清代初期,苏州专诸巷已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琢玉中心,已出现“光玉行”“打眼行”等明确的专业作坊,沙沙的琢玉之声昼夜不停,乾隆帝曾写诗称赞说:“相质制器施琢剖,专诸巷益出妙手。”专诸巷碾琢的玉器,器身柔和莹润犹如小儿肌肤,造型优美别致,轮廓清晰,胎厚薄均匀,玲珑剔透工艺奇巧,清代宫中的传世精品多出于此。

清宫皇室对玉器等特种工艺十分重视,自然对苏州玉雕青睐有加,苏州玉工开始进入内廷并主导玉器的设计与制作。清雍正初年,宫廷在造办处设玉作,下令征调苏州玉匠到宫中供职,并令苏州织造官员把好的玉料送往北京。乾隆元年(1736年),宫廷建如意馆,苏州不但向朝廷提供玉匠、玉料,还担负为造办处加工玉器的任务。

苏州玉匠姚宗仁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由当时任江西督陶官的年羹尧选派进京,是雍正时期以及乾隆前期内府玉雕的关键代表人物,很多重要的玉器由他设计、画样。如《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记载:“乾隆六年二月初一日,太监张明交青玉一块,由姚宗仁画样。十六日,姚宗仁画得凫罇纸样一张,呈览,奉旨准做。”乾隆初期和田产玉基地尚未获得,玉料较少,内府造办处的玉雕作坊规模有限,画出重要玉器的图样后,还得交给苏州织造,让其在苏州找工匠制作。

“三月初一日,如意馆持出青玉一块,弘历谕交织造图拉办做。乾隆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织造图拉送到青玉凫罇一件呈进讫。”(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编《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

从档案中可以看出,这件凫罇从设计到完成用了整整六年零九个月,耗时极长,这里面有来回运输的时间、有制作的时间,还有可能存在每制作完一个步骤就要进宫展览的时间。由于这种模式的效率低下,有时清廷干脆向苏州织造直派做玉活计,这样连玉带工都由当地包办。如“乾隆八年正月二十七日,将‘考古图’二本交与安宁、图拉,按图上选定的玉辟邪、玉马、玉仙人等共六件,要他们寻好玉工勉力照图上记载的尺寸,各仿旧做一件。(《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

由档案可以看出,乾隆初年苏州织造已有了自己的玉作为皇家琢碾玉器,这一现象一直延续到清末。道光年间,由于国力衰微,玉器制作大为减少,但代表皇家道统的玉宝、玉册还是由苏州玉器作坊承做。而到了光绪时期,“皇帝的御用宝三十五方,也是交苏州织造刻做的。”(参见杨伯达著《清代宫廷玉器》)正是因为有清一代,苏州成为皇家玉雕制作的中心,苏州玉雕的发展更加迅速,商号众多,成为全国最大的玉雕制作、销售地。

清代‘苏工’如何影响宫廷玉雕(玉石百科) | 玉石百科

清中期 和田玉桥形笔架

苏工北上助力宫廷玉雕

清乾隆初年,玉雕制作上仍沿袭明代玉雕的特点,变化缓慢,但逐渐形成苏州碾玉技艺与宫廷趣味融合的新风格。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后,和田玉料大量输入内府,造办处急需扩张人力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玉雕需求。根据笔者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的统计发现,雍正、乾隆时期,档案所见的从苏州征调来的玉雕工匠有27人,雍正时期有顾继臣、顾耀宗父子二人及姚宗仁,顾氏虽然是以雕砚台的工匠入选内府,但也经常参与玉器雕刻。而苏州玉匠朱彩、金振寰、顾觐光等被征调入宫,共有24人。这些苏州玉匠为内务府造办处以及圆明园如意馆玉作的玉雕作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此造办处生产的玉雕从质量乃至数量上都得到了极大提高;另外,由于原料优异、图样精美、帝王的审美情趣也加入其中,这些玉雕的工艺水准甚至超过了苏州玉雕。

除了常驻造办处或者如意馆玉作的苏州玉匠外,有时因特殊需要玉雕人员会猛增,如乾隆四十四年为太庙新制一色玉的玉宝、玉册十六份,临时从苏州调京玉工两批共十六人,用一年时间刻汉字四千余、满字八千余。征调苏州玉匠是因为乾隆帝认为苏州玉工技术“精练”,北京刻手“草率”。

乾隆皇帝对苏州玉匠的高度评价经常出现于苏州玉匠雕刻的清宫玉器。比如清乾隆和田玉刻诗碗外壁琢惜书乾隆御题诗:“谁云山苇逊水丘,看此双盂本一盂。质拟羊脂昆峤韫,珍因鼠窃峪关趋。市讥簿示权怀罪,庭献那忧卞泣诛。吴匠不教施俗样,考工聊命述淳模。水天圆月光相哄,樽俎宾筵礼或殊。读史误如浮夫白,定当持赠蜀人苏。”

清代‘苏工’如何影响宫廷玉雕(玉石百科) | 玉石百科

清乾隆 玉双人耳盂

其中“吴匠不教施俗样”是指苏州玉雕工匠并不因循守旧,在玉雕工艺上能够创新,雕刻出别具一格的玉器。苏州玉匠的创新不止一例,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宫玉器中,有一件以巧雕著名的作品清乾隆桐荫仕女玉山,其玉质洁白,如同羊脂,带有橙色皮质,采用立体圆雕的手法将庭园、门洞,两扇活动的门、相互窥望的两位仕女雕刻等栩栩如生。玉器利用皮色雕成桐树垂檐、湖石抱柱,山背芭蕉丛生。蕉荫下有石台、石座。设计巧妙、雕工细腻、色彩和谐、比例适度,立体感强,描绘了江南优美的庭园景色。在器物的另一侧有弘历皇帝的御识:“和阗贡玉,规其中作碗。吴工就余材琢成是图。既无弃物,且完璞云。御识。”由乾隆皇帝等人的题识可知,这件玉器是利用玉材中心挖去碗后的剩料,由苏州玉工加以精心巧妙的设计琢制而成。

乾隆皇帝在位60余年,苏州玉雕工匠始终主导着宫廷治玉的作坊,雕刻出了大量具有苏式玉雕工艺特点以及江南风情的作品。

苏州玉雕经历代发展,到了清代初年,已经形成了巧夺天工的工艺水准与规模化的玉雕从业集群。这些为苏州玉雕工艺的对外输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由于皇帝雅好、宫廷对精美玉器的需求持续上涨,苏州成为皇家采购和定制玉器的不二之选。

清代‘苏工’如何影响宫廷玉雕(玉石百科) | 玉石百科

清乾隆 玉刻诗大碗

乾隆年间,玉料的充足供应以及皇帝生活的极端奢侈,宫廷除了向苏州继续采购玉器外,多次从苏州征调玉雕良匠来充实宫廷造办处以及圆明园如意馆玉作,在这一过程中,苏州玉雕以其精美绝伦的工艺风格,受到皇帝的赞扬和喜爱,其工艺、样式、风格等玉雕元素开始在皇家乃至京师范围传播。尤其是宫廷玉雕,乾隆之后的宫廷玉雕始终带有浓厚的苏式风格,而精美巧思的苏式玉雕与大气雍容的北京玉雕共同形成了在中国皇家玉雕历史中数量最多、器型最丰富、工艺最精美的清宫玉雕。

相关文章

  • 沈华:从玉文化的发展历史看玉料的使用过程(古玉知识)
    沈华:从玉文化的发展历史看玉料的使用过程(古玉知识)

    玉文化发展史中有代表性的几个地域文化特色,在以前文字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些补充和完善,前面几篇文章应该可以说基本告一个段落,下个月要陪社科院和考古所的专家一起去三星堆遗址考察,到时候再接着写一些关于三星堆的研究和发现。今天早上接到一个朋友的短信,他把手中收藏的一些滑石类玉璧送归我做研究,十分感恩,在你们的支持下,我才有将玉文化继续推广和普及的动力,今天的文字主...

    1148 玉石常识 玉石文摘 玉石文化
  • 戴玉有哪些规矩和讲究?(玉器讲解)
    戴玉有哪些规矩和讲究?(玉器讲解)

    新疆和田玉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玉石之国”的美名,古人视玉如宝,作为珍饰佩用。因而玉石不仅作为首饰、摆饰、装饰之用,还用于养生健体。古今传说戴玉能逢凶化吉,保平安。戴玉的规矩你都知道吗?一:只戴自己的玉若是别人送的全新的玉给你,佩戴是没什么问题。但若是一些来路不明,或者是别人戴过的玉,那么就不要佩戴在身上,只有自己的玉才能保佑自己。当...

    373 规矩 玉器常识 玉器文摘 玉器风水学
  • 和田玉"鱼"挂件有哪些含义?(玉器常识)
    和田玉"鱼"挂件有哪些含义?(玉器常识)

    鱼,是和田玉挂件、摆件等玉雕中最为常见、也最古老的题材之一。一般来说,和田玉鱼题材的挂件象征生活富足,携带好运、金玉满堂等含义。1、“鱼”谐音为“余”,素有连年有余、生活富足的吉祥含义。直到今天,逢年过节、生日喜庆之时,国人仍习惯煮上几条鱼,不为满足口腹之欲,只为讨那一份吉祥如意的好口彩。在以“鱼&...

    740 和田玉 挂件 玉器常识 玉器文摘 玉器风水学
  • 我本是玉儿身,为啥叫我绿松石(玉石百科)
    我本是玉儿身,为啥叫我绿松石(玉石百科)

    最近有人问小编绿松石为什么会位列四大名玉之列呢?它可叫绿松石啊。像和田玉,岫岩玉,独山玉,看字面意思就是玉。说绿松石之所以这么贵,值不值,是不是玉?咱们小编就说说绿松石是不是玉石吧!新疆和田玉一级白玉籽玉玉牌 祥云平安无事牌我国地质界老前辈章鸿钊先生在他名著《石雅》对绿松石名字有过注解:"此(指绿松石)形似松球,色近松绿,故以绿松为名。在明代之前,只能在皇宫...

    1905 和田玉 绿松石 玉石资料 玉石讲解 风水玉石
  • 玉在宋代服饰中的地位:流行趋势,审美观念的变迁与传承!(古玉知识)
    玉在宋代服饰中的地位:流行趋势,审美观念的变迁与传承!(古玉知识)

    引言宋代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朝代,其文化和艺术水平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宋代服饰佩玉作为宋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非常独特的意趣和价值,引起了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本文旨在对宋代服饰佩玉的意趣进行深入探究,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出发,分别分析宋代服饰佩玉的社会背景、审美特点以及文化价值。论点一:宋代服饰佩玉的社会背景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

    1099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文化
  • 和田玉电子商务有保障吗?(玉器选购)
    和田玉电子商务有保障吗?(玉器选购)

    无论是那个行业,电子商务对消费者选购都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性。足不出门就能买到想要的东西,不需要你费时费力。但是,换到很传统的行业,进行电子商务可不可信呢?比如,新疆和田玉石等珠宝玉石行业。很多朋友不够理解,或心存顾虑,或望而止步。到底可不可信呢?有没有保障?和田玉手镯近几年,和田玉上演了一幕幕疯狂的石头的场景,很多人疑问和田玉属于贵重奢侈性消费,一件和田玉产品...

    1979 新疆和田玉 玉石资料 玉石讲解 玉石市场
  • 玉文化的历史背景(玉石文化)
    玉文化的历史背景(玉石文化)

    中国的玉文化艺术史始于新石器时代。 原始先民最早用玉的动机是在原始美感的驱使下,将美丽无比的玉石制成饰物,佩挂在身上。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6000-8000年)的红山和良渚文化玉器,充分体现了材质的美感,饰纹抽象简练,艺术构思夸张且与图腾崇拜有密切关系。 夏商周玉器主要采用夸大局部,突出神韵的象征主义手法。富于装饰性,观赏性的俏色玉器的出现,说明追求真实得艺...

    813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文化
  • 新疆和田玉要不要上油保养?(玉石百科)
    新疆和田玉要不要上油保养?(玉石百科)

    关于新疆和田玉要不要上油保养的问题也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分别考虑。料性非常好的料子保存时非常简单,直接放着就行,不需要擦油,有几块料子脂份极佳,放了几年了,从不擦油也不盘,任何时候拿出来都是油腻腻的,所以说好玉保存也省事,放着别管他就行了。和田玉挂件什么样的和田玉需要上油保养呢?和盘玉一样,石性重的玉擦点油会使她看起来更润一点,而且要经常擦,不然过段时间又干了...

    1343 和田玉 新疆和田玉 玉石资料 玉石讲解 玉石养护
  • 沈阳故宫珍藏的清宫白玉(玉石常识)
    沈阳故宫珍藏的清宫白玉(玉石常识)

    清宫传世的白玉制品聚集了当时各类雕刻制作工艺,如圆雕、透雕、高浮雕、浅浮雕、线雕、减地、阴刻等等,除以白玉雕制单体器物之外,还有连缀器、镶嵌器,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白玉的表现功能。如意是清宫最盛行的赠礼之物,由于美玉十分珍贵,宫廷中曾流行木柄三镶如意,而这类镶嵌如意上的“三块瓦”有许多都是由白玉镂空雕刻制成,清代中晚期此类器物盛极一时。...

    1807 白玉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文化
  • 和田玉如何盘玩?(玉石常识)
    和田玉如何盘玩?(玉石常识)

    和田玉也需要盘玩,和田玉非常具有灵性,人们相信和田玉越盘养,就会越美丽。因此和田玉如何盘玩保养,也是要有一定的讲究的。那么,和田玉如何盘玩?和田玉籽料的盘玩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喜好,而且也根据个人的经济条件以及其它方面的因素而有不同的要求。对于盘玩新手或是经济条件一般的玩家可选择品质一般但具特色的和田玉籽料进行盘玩,这样既可满足个人乐趣,也会具有一定的升值空间。...

    1274 和田玉 盘玩 玉石常识 玉石文摘 玉石风水学
  • 投资收藏翡翠,心态很重要(玉器收藏)
    投资收藏翡翠,心态很重要(玉器收藏)

    投资收藏翡翠,心态很重要。可以说心态决定了你的投资取向,所以我们在投资过程中一定要把心态调整好。以下几种情况是很多朋友常有的,我们要在平时的投资过程中尽量去克服掉。 1、遇到有缘分的翡翠犹犹豫豫 购买翡翠的眼缘很重要,如果您一眼就从众多珠宝中相中了的翡翠,那么就不要在关键时刻磨磨唧唧,犹犹豫豫了!因为一旦错过,剩下只有懊悔,因为好东西一般是不等人的。2、从来...

    1176 玉石知识 玉石百科 玉石文化
  • 佛教“七宝”指的是哪些宝玉石?(玉石知识)
    佛教“七宝”指的是哪些宝玉石?(玉石知识)

    南红玛瑙  同一本经书,不同历史时期所说七宝也不同,以《无量寿经》为例,汉代版本的七宝为金、银、琉璃、水晶、砗磲(也叫车渠)、珊瑚、琥珀;曹魏时期版本所载七宝为紫金、白银、琉璃、水晶、砗磲、珊瑚、琥珀;唐代版本的七宝为黄金、白银、琉璃、颇梨、美玉、赤珠、琥珀;宋代版本的七宝为黄金、白银、璃、颇梨、砗磲、珍珠、琥珀。玄奘译《称赞净土经》所说七宝为金、银、吠琉璃...

    929 七宝 佛教 玉石 玉石知识 玉石百科 玉石文化
  • 关于和田玉的沁色(玉石文化)
    关于和田玉的沁色(玉石文化)

    沁色和田玉  沁色,是指玉在自然环境中长期与水,土壤已经其他物质相接处,周边的水或矿物质侵蚀,使玉器部分或整体的颜色发生变化的现象。沁色往往是单一颜色,少量有两种颜色。沁色会深入至玉的深部,在纵向呈深浅的过渡。  和田玉籽料的沁:通常来说,和田玉籽料原石大多数是带沁的。和田玉籽料在河道中的翻滚,遭受河水的冲刷侵蚀,就会产生一些绺裂或肉质疏松的地方,开始慢慢被...

    1872 和田玉 沁色 鉴别 玉石知识 玉石百科 玉石文化
  • 翡翠手镯知识大全(玉石知识)
    翡翠手镯知识大全(玉石知识)

    翡翠玉石能保平安挡灾辟邪,佩戴自己喜爱的翡翠手镯可以心想事成。手镯打碎时,它可以将你的信息和希望送到天国,让你的希望得到实现。特别是年长的妈妈们,拥有一只自己喜爱的翡翠手镯是一辈子蒙昧以求的愿望。玉手镯的构思设计一般都以吉祥、爱情、祈福为主题;佩戴它,人们相信可以具有吉祥、平安、永恒、幸福、富有以及前程远大、逢凶化吉、遇难呈祥等寓意,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更使...

    1797 玉石知识 玉石百科 玉石文化
  • 和田玉!玩古、玩新、玩料?(玉石学堂)
    和田玉!玩古、玩新、玩料?(玉石学堂)

    中国人历来对和田玉宠爱有加,仅从姓氏上看,大凡王字偏旁的字都是各种美玉,本人才疏学浅,没有统计,估计这类字少说数十,多则上百,可见人们对美玉是多么的钟爱。至于诗歌中讴歌美玉的那就数不胜数了,有“书中自有颜如玉”,比拟美丽的;也有“钟鼓馔玉不足贵”,显示富贵的;当然还有“守身如玉”,寓意贞...

    222 和田玉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文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