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籽玉很多都带皮,且皮色多样,多被人冠以动听的名字,如:秋梨皮子、枣皮红、洒金黄等。这些皮色是如何形成的呢?原来,天然玉石经过天然的搬运、氧化等作用,就形成了从黑、褐、深红、黄到浅黄各色各样、深浅不一的皮色。这些皮色的形状和分布又不尽相同,有的整片覆盖,有的斑驳陆离,还有的可能只是局部的零星一点。其结果,就是色彩的赏心悦目。五彩斑斓的皮子若能在玉雕中作为俏色好好运用,则更会为玉雕作品大大加分。
俏色玉器的创作有两个因素:一是玉石给定的颜色条件;二是设计者用色和造型结合的能力。玉石出现两个以上的色彩就可以创作俏色作品了。
俏色玉雕一般是以玉石的主色作底,兼色作俏,色不混、不靠,物象逼真。主色是玉石中基本的大体积色彩,兼色是杂于主色中的其他色,例如白玉红皮籽料有一层薄薄的红皮,里面通体洁白,白是主色,红皮是兼色。在作品中只有保留白玉红皮才使作品有生气,体现白玉红皮籽玉的美丽。
高明的玉匠充分理解和运用玉的俏色,顺色取材,因材施艺,或雕人物、或琢动物、或作山水、或刻花卉,鬼斧神工,达到天工合一的效果。
我们目前所知的最早的俏色玉雕作品就是河南安阳小屯村北出土的营玉鳖,为距今3000年前殷商时代之玉器。工匠巧妙地把握玉料的自然色泽和纹理特点,将原有黑褐色皮保留下来琢成鳖的背甲,头、腹、足均为青白色,黑色双目和白爪上都留着黑色爪尖,神韵天成,妙趣横生。
一件妙趣横生、生动鲜活的俏色玉器远比一件单色玉雕更具赏玩价值,收藏价值也更高。因为一件俏色玉器不仅要求玉石本身具备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的“天时”、“地利”,更要求玉雕师傅有天马行空的思维及巧夺天工的技艺。也就是说,只有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才能雕出一件设计巧妙、技艺精美的俏色玉器,可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