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韵玩砚qiuyunwanyan
走过凝重的冬,踏入浪漫的春,越出热情的夏,闯进一片成熟的秋。当季节更替,树叶落地,银色满际,我们却没办法走回原地。
或许秋的丰收让人欣喜,但秋的凄婉却更加让人刻骨铭心。
秋,它仿佛是一首来自远方乡愁的歌,
不,歌未免太多于铿锵了,
它更像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秋于江南,是隐隐绰绰的婉约,是草木未凋的怅惘;
大到季节的悲喜,小到落叶的坠地,都充满着禅意。
它褪去了春的青涩和夏的躁动,
阅尽千帆,看惯炎凉,
从而更加来得清,来得净,来得悲凉。
郁达夫说:“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米芾在《砚史》中亦曰:“得美石无瑕者必先作此样”。这里的“此样”即是指砚。
于是三样合一,便有了此件作品。
艺术家以玉为纸,以砚为笔,泼洒出最诗意的秋天。
只见转朱阁,低绮户,落叶二三,碧瓦飞甍,长檐环绕,候鸟慵懒,俯卧栖息。
砚石细腻温润,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摩之寂寂元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暖嫩而不滑。
古人言:“四宝砚为首,笔墨兼纸,皆可随时取索,可终身与俱者,唯砚而已。”
砚台是中华民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大约源于仰韶文化时期,在漫长的时期内,都有着极大的实用价值。
但是,随着时间的演变,为了书写而存在的砚台也开始转变为一种玩砚文化,古人三三两两于腰间缠绕,于手间把玩着一方砚台。
到了如今,对于现代人而言,砚台已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文具,而成为了集雕刻,绘画于一身的精美工艺品,是文人墨客竞相收藏把玩的对象。
玩砚,慢慢地演变成了一种时尚的风气,它浓缩了中国各个朝代文化、经济乃至审美意识的各种信息。
或许一块砚台不仅仅是用来研磨的器物,更是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风骨。
此款玩砚,以玉为天然画纸,以秋韵为创作主旨,抚摸之,柔滑、清凉,让人感受到砚台之美、生活之趣。
在一方玩砚上,烙印着中国古人的意志,也浓缩着文人的诗意和情趣。
当季节不断轮回,当岁月不断流转,这一片落叶,这一抹秋色,在玉砚之中封存。
阅尽世间的荣与辱、繁华与萧条,看惯世态的炎凉和人间的冷暖。
在砚台上雕琢一抹秋色,让砚台书写春秋。
或许无论何地的秋都是好的,这一抹砚上秋色,邀你我共赏。